不出都督所料,眼皮薄的小兵确实有的。这么多的金银从脚下踏过,就象触电一样,心里发热。他们想,我们当兵打仗就是为了铜钿银子。如果能拾到一块稍微大一点的金子,可以抵上我们几个月的军饷呢!于是,嘴上答应“是罗”,身子一蹲,手在地上一捞,不管捞到是金是银,是大是小,就往口袋里一塞。
正好周瑜回过头来看见。本来是斩齐的队伍,突然中间的一个人缩下去,非常明显。都督立即将令旗一摆:“停队!”
大将们一听,知道肯定有人违令了。
周瑜圈转马头往后扫去,到这个小兵面前勒马:“呔!大胆不法小卒,竟敢违抗本督将令!”
这个吴兵刚刚站直身子,见大都督到了自己面前,吓得魂飞天外,连忙把手中的东西丢掉。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周瑜抽出宝剑,“嚓”地一剑,将他挥为两段。在战场上违抗将令,那当然没有什么好客气的。另外一些也拾了金银的,连忙偷偷地掏出来丢掉。有的小兵吓昏了,把身边的金银统统掏出来扔了。扔了以后才想起来,哎呀,这是出兵以前发的饷呀!是我的肉里钱,怎么也扔了呢!但是丢也丢了,又收不回来的,更不能向都督说明,只好抠心剜肉,自认倒楣。这笔进帐连诸葛亮都没有算到,拾曹家的金银还要收孙家的小费,那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周瑜将宝剑入匣,拨马回到队伍前面,挥舞令旗,率兵继续追赶。
树林中的汉兵们看得清楚,江东兵将果然不拾,拾了也都呕出来的。糜竺等到周瑜的队伍跑光,心想,现在可以去拾了,这是一个空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而且军师只保我有一个时辰的险,即在一个时辰内,周瑜的人马是不可能回来的。但是,干这种既紧张、又有趣的差使,一个时辰是很快的,我们就要趁这段时间又快又好地把地上的金银拾光。
于是,糜大夫带领三千弟兄出树林,到大路边。先命队伍站定,他自己骑了马在路中央朝四面侦察了一番,看清金银抛洒在多大的范围内。一看,圈子并不大。因为曹兵曹将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丢的,很明显都在这一块地方。踏勘清楚,便命三千弟兄分三层把这块宝地团团围住:内层是拾金队;中层是照明队--一人手擎两个火把,两个人火把照料一个人,拾到哪里,照到哪里;外围是保卫队--背朝里,面向外,手执钢刀,提防意外。糜大夫吩咐,既要拾得快,又要拾得干净。
那一千拾金队的弟兄也非常有秩序,事先都操练过的:包袱布往地上一摊,各人自拾面前金,莫管他人脚边银。拾清一处,往里推进一步……圈子越来越小。起初一千个人拾,后来变八百,再六百,四百……一直拾到中心点。总之一句话,比扫帚扫的还要干净。
弟兄们在拾的时候,糜竺骑着马在外面兜圈子,一则注视四周动静,再则注意有没有人揩油。结果都很正经,没有人拿。一是因为糜竺以身作则,自己手都不沾;基二,拾了金银回去有赏的,大家不敢舞弊;第三,每人后边都有个照明的,旁边还有别的弟兄,互相监视着,外边糜大夫在四周巡视,大家也无法下手,更不愿担一个贪小利的不良名义。
他们在这里拾,一批一批散兵游勇陆续经过,几十个一伙,几百个一群。一批落伍的曹兵,为追赶丞相大队,路过此地,发现地上有许多金银,猜到这是丞相为了阻拦追兵而用的遗金之计。好多弟兄都在拾,身上的号衣一律反穿着。他们想,这是谁家的人马呢?哦,大概是自己人。生怕江东兵要和他们抢夺,所以号衣反穿,使人家吃不准。他们比我们早到一步,运气好!我们插不进去了,那也就算了。看了一看,就继续赶路了。小股的吴兵路过的更多,--凡是不属于周瑜大队的人马,上岸后全都象散了群的鸟,各处“自由活动”,有的想捞外快,有的想立功;大将寻大功,小兵找小功。他们看到有一班反穿号衣的人在拾金银,心想,大概是自家弟兄。曹兵现在象脱缰的烈性马,又象丧家狗,狂奔乱窜,不可能有这样大的胆量和这么好的秩序。这所以要把号衣反穿,无非是都督不许拾,他们在偷偷摸摸捞油水,或者是都督布置下的拾金队,把曹兵曹将抛弃的金银收集在一起。那末,就让他们去拾吧。只怪我们的脚短,发不了这样的财。看过就走了。
正当汉兵们快要拾完的时候,又来了一批吴兵,约三百余人。虽然他们也认为这班反穿号衣的老兄是自己人,但是,并不马上就跑。心想,反正他们就要拾完了,等他们走了之后,我们再去看看,或许我们也能沾一些便宜。
总共不到一个时辰,地上的金银已经全部拾光,一千小兵的手中多多少少都是各人一包。照明队员把火把插好的插好,踩熄的踩熄,全都抽出腰间的钢刀:两千保护一千。糜竺集合队伍。三千军队立刻排得整整齐齐。糜大夫又吩咐,大家把号衣穿正。全体汉兵马上把号衣脱下,翻个身,重新穿上。打旗的小兵把大旗挥开。
旁边那三百多个吴兵一看,他们的号衣上前面一个“刘”,后面一个“汉”。啊,是刘家的一班穷鬼!胆子倒真不小,竟敢跑到如火如荼的战场来拦路抢劫!但他们人数很多,大约有三千光景,比我们多十倍,奈何他们不得。再一看旗帜上:“大汉皇叔麾下,上大夫糜”。派头真大,大将都不派,来一个文质彬彬的大夫!吴兵见他们的队伍出发,三百个人一拥而上,趴在地上仔细搜寻。寻了半天,就连金银的屑屑都没有看见,象大扫除一样,一点也没遗漏。如果能拾到一丁点,他们倒也心平了。不料等了半天工夫,一点收获都没有,心里实在气愤得很。心想,站我们索性再等等看,或许有我们的大将路过,就请他追上去,夺回金银,也出出我们心头这口怨气。这些财物本来是曹操丢给大都督的,就应该让我们发点小财。所以他们呆在那里不走。
过了不多一会,西边来了一骑,马上坐着一员白须老将,吴兵们一看,是老都督程普。
程老将军怎么到这个时候才来呢?因为他是奉令接应黄盖的,听说老朋友中箭落水,就带着弟兄们在江面上搜寻,可是找了半天没有黄盖的影踪。后来得悉他已被韩当救起,并送到大都督那里去了,这才率军靠岸登陆。又得知周瑜率领大队追赶曹操去了,便带了本彪人马去援助歼敌,路经这里。
吴兵看见程普,老远就大声喊道:“老都督慢走!”“程老将军慢走哎!”
程普一看,是自己弟兄,便扣马问道:“军士们,有何军情?”
吴兵告禀说,曹操为了阻挡都督追兵,在这里抛下许多金银。大都督追赶曹操要紧,来不及拾取。不料被刘备的人马来捞外快,拾得一干二净。每人一包,金银无数。喏喏喏,就在那边,刚走了不久。老都督,你赶快追上去,把这些金银夺取回来。
程普想,刘备倒可恶得很。我们都督追得辛辛苦苦,他却派人来舒舒服服拾取金银。我现在赶上大队,一起去捉曹操,未必能被我捉牢,况且都督手下不乏人材,也不少我一个,凑热闹没多大意思。既然这里有这许金银,那夺它下来倒是一桩实实在在的功劳。但不知道刘家带兵是什么人。便问:“军士们,刘玄德麾下的哪位将军?”
“嗨!老将军,如果有大将率领,那倒还气得过点,来的是一位文官。”
程普想,刘家实在穷,大将都派不出一个,但又拚命想发财,竟然派个文官到战场上捞外快。真叫命穷心凶!“军士们,跟随老夫追赶上前,夺回金银。”
“是。”
吴兵们十分起劲,一路追,一路喊:“呔!孤穷兵留下金银,咱们程老将军来啦!”
程普也在吆喝:“孤穷军慢走,留下金银!”
糜竺带了三千兵点马而行,不费九牛二虎之力,得了这许多金银,心里洋洋得意:军师真是神机妙算!我接令时还满腹疑云,不敢相信,而且有点惊慌意乱,一个文人怎么能到战场上去虎口夺食!现在想来,只要算得准,非但真有金银可拾,而且毫无危险。回去一桩大功!
正在此时,走在后面的汉兵已隐隐约约听得杀声,回头一看,果然有吴兵追来。立即高喊:“糜大夫,不好了,吴兵吴将追上来啦!”
糜竺在马上回头一看,果然不错,一队人马赶来。便对弟兄们讲,大家不用慌!你们看,前面不远处就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我们只要钻进林子,吴将骑了马是进不来的。而且他们生怕中了军师的埋伏,必定不敢绕过竹林追赶。这都是军师锦囊上早有安排好的。大家跑快点!
汉兵听说军师早就算准有追兵来,都定下心来。加快脚步向竹林奔去。
程普追了一段路,心中开始犹豫起来了:诸葛亮既然能算准有金银可拾,难道就料不到有人会追吗?如果中了他的埋伏,非但金银别想夺到,恐怕性命也要丢掉。这种赔本的买卖我不能干。再说,虽然夺回这些金银是一桩功劳,但在整个赤壁之战当中,毕竟还只能算作微不足道的小事。况且现在是孙、刘联兵,诸葛亮到江东也做了几件好事,让穷刘备沾一点小便宜也不罪过的。那就算了。程老将军正打算下令收兵,忽然望见前面转弯处闪出一员大将。心想,你看,诸葛亮果然派大将接应来了。立即下令停队,自己扣住马匹,远远地察看动静。
其实,来者并非孔明的救兵,而是已经反叛了的曹将路招。他骗取了乐进的战马,准备去投奔刘备。跑到半路,想想不妥:我以前曾经归顺过他,而他坚决不收;现在再去降他,他会要吗?再说,现在是诸葛亮在当家,他与我素不相识,收留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即使收了下来,刘备那么穷,我在那里也不会有什么好前途的。倒不如去投奔周瑜吧。一来,江东的实力本来不弱,这次大胜仗打下来,就更加强盛了,在他手下为将也有奔头;二来,周瑜目下正在追赶曹操,我若帮他一起去拿捉这老贼,他一定非常欢迎,我还可以马上立一点功劳,作为进见之礼。所以路招重新圈马回来。
现在,路招看见迎而过来一支刘备的人马,后面还一员老将带兵追赶。不问可知是东吴的兵将,因为曹操的人马连逃命也来不及,哪有去追赶别人的工夫呢?路招感到奇怪:他们孙、刘联合,为什么要同室操戈,反目以待呢?侧耳一听,吴兵都喊“留下金银”。再对逃跑的汉兵一看,他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提着一个小包袱。这才明白,原来是为了争夺一些金银,而不是真的在斯杀。他想,这倒巧了,我要面见周瑜,正愁没有什么可以表示我的忠心,如果我帮孙家夺下这些金银,奉献给周瑜,不正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吗?不过,我与刘皇叔毕竟有点交情;孙、刘两家又是友邦,所以只能夺其钱财,不可伤其性命。好在刘家领兵的是一位文官,不必动刀动枪,只消吓他一吓,让这些小兵丢下包裹就行了。于是,路招立马横刀,拦住去路,大喝一声:“呔!孤穷官兵留下金银!”
糜竺真的被他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只见前面来了一员敌将,也不辨他是孙家的还是曹家的。其实,子仲应该认识他的。只是因为事隔多年,印象淡漠了:加上小路上的火光不似江边那么亮,一眼望去,只见模样,不辨亲疏;还有一点是神经紧张,根本没打算在这时会遇上敌人,也就无心去管他是张三还是李四了。糜大夫想,这下完结了,前是河,后是井,死得割割裂裂!军师啊,想不到你也会失算的啊!你锦囊上只说后面有人追赶,可没有料到前头还有人拦截呢。我们辛辛苦苦地拾了半天,等于是全部帮人家出力,为他人作嫁衣裳,白起劲,空欢喜!
汉兵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糜竺身上:我们腹背受敌,赶快丢掉包裹逃性命吧!糜竺想,那怎么行!拾来这些金银都不容易!妹夫现在穷得嗒嗒滴,常常遭到人家的白眼和鄙视,这些金银可以大派用场呢!我妹子为了皇叔,能在长坂坡中舍身投井,难道我做哥哥的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反不及女流之辈,贪生怕死,苟且偷安,不能为主公拚一拚命吗?想到这里,他横下一条心,就一点不怕了。准备死了还怕什么呢?刘家的人虽穷,忠倒挺忠,勇也很勇。糜竺打定主意,从腰间“哐,刮!唰--”抽出三尺青锋。汉代的文人都佩宝剑的。回头一望,见后面的吴将在观望,知道他们不是一家人,从而也就推断出了前面此人定是曹将。糜先生本领蹩脚,嘴巴倒蛮硬。“从奸贼将听着!若要金银,本大夫青锋之上领取!”
小兵对他看看:不想活啦?你这口剑能派什么用场,还是咱们的腰刀强一点呢!你也不看看人家手里的大刀,是什么份量在那儿!你这剑碰上去,肯定当啷一响就飞得找不到了。这种剑我们小兵称它为“响不剑(见)”。小兵轻声对他说:“糜大夫,何必送死呢?!”
“就是死了,这也有个讲究啊。”
“为了这一点金银白白送掉一条性命,不知还有什么讲究?”
“这就叫‘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嗨!死到临头,你还开得出玩笑呢!再一看,糜大夫在对他们眨眨眼睛,努嘴巴。哦,明白了。他示意我们逃往竹林,他将用性命来拖住曹将片刻,保住金银,故而叫“人为财死”。小兵早已心领神会,暗暗使了个眼色,互相打个招呼。一下工夫,三千个汉兵都心里有数了。
路招听他说“青锋之上领取”,心中暗暗好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说出这种硬绷绷的话来,也不怕把牙齿给砸了!你这种剑一百柄都不在话下,真是太自不量力了。既然你叫我领,那我就来领一领吧。一刀把你的剑打飞,让你知道一点厉害,马上丢掉包裹逃命。路招故意虚张声势,喝道:“你坐稳马背,俺来领取了。看刀!”
“呼--”刀起盘头。突然,三千汉兵“哗--”一窝蜂向竹林拥去。路招倒吓了一跳,手中金刀顿住。正好那个打大旗的小兵扛着旗帜从他旁边跑过,大旗在他面前一掠。路招的眼梢上带着旗帜中间一个“糜”字,立即收下金刀,对糜竺仔细端详起来。
糜子仲举着宝剑招架了好一会,还不见刀劈下来。心想,反正这一刀劈下来,就是不丧命,也要折胳膊断腿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劈下来,想必他想运足功夫要把我劈成肉酱了。可是对前面一看,对方已把大刀收回,正眼瞪瞪地望着自己,好象在与别人相面那样认真。糜竺不懂他这是什么意思,还在叫着:“贼将,你来来来!”
路招偏偏不来,而且十分和悦地问道:“你姓甚名谁?”
糜竺想,哦,对了,利器不杀无名之将,交战之前都要互通姓名的。我到底是外行,不懂得他们大将的规矩。说道:“贼将听了!某乃刘皇叔驾前,汉军师帐下,上大夫糜竺。你……”
不等你问“你是何人”,路招已把大刀往乌翅环上一架,满脸堆笑地拱手道:“我道是谁,原来糜大夫,糜大哥。小弟莽撞了。些许金银何足道哉。大哥请便!后面吴将追赶,自有小弟在此。”说罢闪过一旁,让出道路。
糜竺被他这一阵意外的客套话,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心想,这老兄是不是喝醉了酒,在说酒话?!一会儿要叫我吃刀,一会儿又与我称兄道弟起来了。我何时与你认识的呀!不去管他,有便宜总是要占的,先把性命保住了再说,前面聚集队伍,一拎战马,与路招擦肩而过。绕过竹林,到前面聚集队伍,直往樊口山而去。一边走,一边还在牵挂着刚才的事:今天真是吉星高照,化险为夷,碰上了这么一位痴呆将军。不然命休矣。
其实,路招的脑子很清楚,是你自己糊涂了。你是他的救命恩公呢!当初“青梅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知道自己不能再在皇城呆下去了,便借口去拦截袁术,带兵离开许昌,逃出龙潭虎穴。曹操虽然放他跑,但总觉得不大放心。便派路招与朱灵两人跟刘备一起去,暗中监视他们弟兄的行动。刘玄德心中完全明白。故而一到下邳,便命关羽生擒朱灵,张飞活捉路招。这当然是三个指头捏田螺--稳拿。就把二人押上大堂,刘备亲自审问。斥一声:“大胆朱、路!”--这两个人不分青红皂白,真是不齿于人类的一对猪猡--“备受圣天子衣带血诏,兴汉灭曹。尔等竟敢助纣为虐,前来监视于我。拉去斩了!”朱灵大叫饶命,路招高呼愿降。刘备说,“从奸贼将,刘备不容。”命二弟、三弟各斩其一。正要动手之时,糜竺来了。糜子仲久闻玄德大名,特来投奔皇叔,并将全部家财资助刘备,将胞妹嫁于玄德。他是好好先生,慈悲心肠,见玄德要斩朱、路,便劝道,今日小妹要与皇叔成亲,乃是大喜之日;再说,他们也是奉公差遣,身不由己,而且实际上并未干出什么有害于你皇叔的坏事来。看在我的份上,饶了他们一死。刘备被他这么一说,就赦了这两个人。朱、路谢过皇叔不斩之恩,说,既然曹操是奸贼,那末我们就悬崖勒马,不打算再回去了,愿在皇叔麾下效犬马之力。刘备决意不收。说,你们愿去哪里都不干我事,只是不能留在此地。结果二人还是回到了许昌。但路招把糜竺的活命之恩牢牢记在心上,一直想要报答,可惜没有机会。不料事隔八、九年了,今日在赤壁相见。路招想,早知是他,我根本不会阻拦了,他的救命之恩尚未补报,岂能反去抢他的金银!所以马上赔礼道歉,让开道路,放他们过去。
糜竺带着这个疑团回到樊口山交令,把前后经过对军师讲一了遍。最后说,一切都被你军师料及,只是前面有一员曹将拦路没有被你算着。幸亏我额角头亮,碰到的这员曹将神志不太清楚,起初要将我一刀劈死,后来又忽然与我称兄道弟起来了。不但放我过来了,而且还自告奋勇帮我抵挡后面的吴将。不知这个应该作何解释。
孔明笑着说,你放心,不会有危险的。这种情况我虽然没有完全料到,但基本上都算准了。我料定曹操必然败退聚铁山,周瑜一定全力以赴追赶曹孟德,他们两家的人马都不会跑到这条通往樊口山的小路上来的;除非是有人准备来投奔我们,才会踏上这条路。碰到这样的人,自然只会对你有帮助,而不会有害处的。江东正在打胜仗,不可能人人来投降,来者只有曹将。那末,即使他跑到半路又改变主意,重新回去,那也不妨。因为曹操那里他肯定回不去了,只能去投周瑜。而我们现在是孙、刘联合,他绝对不会伤害自家人的性命。至于那些金银末,也不会失掉的。倘若你过了竹林之后碰到他,那时后面已无吴将追赶,他就根本不知道你们包裹里是什么东西;如果在竹林相遇,你们只要逃进竹林,他就奈何你们不得。说了你别见气,金银走掉以后,你这个人在他们的眼里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不论是曹将还是吴将,都不会来和你这个光棍胡搅蛮缠了。所以,这着棋子貌似危险,实际上却是十分安全的。你是否这样感觉呢?
糜竺听得佩服之至。说,既然你一切都算对了,怎么还说没有完全料到呢?孔明道,你正巧碰上一位老熟人,他一听到你的姓名就和你称兄道弟,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糜竺说,那肯定是他弄错人。孔明说,我看不是。要说弄错,那只会在刚一见面时发生,哪有特地问清了姓名之后反而弄错之理?我知道你在家之时,一向好善乐施,急公好义,扶危济困,仁义待人。此人一定受过你的恩典的。你倒想想看,曹将之中有哪一个得到过你的好处的。糜子仲想了半天,搜索枯肠,一点印象都没有。摇摇头说,没有。我与曹将素无瓜葛,一个都不认识的。说起曹将,刘备他倒大多相识的。略一思索,就被他想起来了。提醒糜竺说,当初我要杀朱灵、路招,不是你给他们讨的情吗?经刘备这一点穿,子仲方才恍然大悟:哦,对了,是路招,这而貌回想起来了。于是,刘备就把当初的一段经历给孔明讲了一遍。孔明说,这就对了。因为有此前情,所以他此番又想来降。但又因你主公上回执意不收,故而他半途而废,改投江东周瑜去了。刘备、糜竺连连点头称是,对军师的神机妙算赞叹不已。
糜竺的事情告一段落,回过头来再说路招。他放过恩公之后,见吴将并不追赶,心想,这样最好,免得发生冲突。等一下如果周都督问起此事,我只要说明是为报救命之恩,料想他也是一位通情达理的统帅,决不至于见怪吧。那末,现在我先去向这员吴将打个招呼,然后跟他一起去追赶都督的大队。所以,路招将马一拎,向程普那里跑马而去。
程普老将军看了半天才看出个所以然来,原来前面来的并不是诸葛亮的救兵。心想,不是刘家人,必定是曹家将。不知道他在搞些什么鬼名堂,把金银和那文官都放跑了,还想干什么?程普弄不清是怎么回事。现在见他拍马向自己冲来,心想,怎么,你还要帮着刘家的人来跟我拚命啊?你们曹、刘两家是不共戴天的冤家,这金银本来是你们的,你怎么人和钱都不要,却反而盯上我这个老头儿呢?我才没有那么傻呢,金银已经没有了,还跟你干打空拚有什么意思!?所以,程普圈转马头,率队追赶都督去了。
路招跟在程普后面把他当作向导,去找周瑜投降。
周瑜追曹操越来越近了。曹孟德见遗金计丝毫没起作用,心想,被他们这样穷追猛赶,聚铁山也要失守的。所以传令:“列公,与老夫回马抵挡周郎。”
后面的曹兵往两旁闪开,所有的曹将都圈马回头抵敌,曹操带领众文官督战。
周瑜见曹将杀回马枪,便命令众将迎战。
于是,二家大将混战在一直。虽然曹将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好手不多,又无心恋战,而且骑的都是滑背的草马,使不上劲;东吴将倒都是精勇异常,士气又足,而且骑的都是好坐骑,得心应手。所以,一个吴兵可以抵挡两三员曹将。当然,遇到好手,也只能一对一,打个平手。双方小兵呐喊助威,喊杀连天。
正打得难分难解之时,程普赶到。见周瑜在督战,便到他的马前,拱手道:“都督,程普来迟了。”
“老都督,尔亦来了。”
“是啊。请问都督,适才曹贼抛下的金银,都督何不命人拾取?”
周瑜想,怎么你的见识也这般浅?大敌当前,哪有贪小利而舍大局的?“老都督,追赶曹贼要紧。那些金银,本督收兵回去之时,顺道拾取便了。”
“都督,不待你收兵回去,早已被人拾光的了。”
“啊!何人拾取?”
程普把方才的所见所闻简述了一遍。说,本来我或许还能追上刘家的人马,不料前面杀出一员将,我以为是诸葛亮设下的埋伏,故而不敢造次,只得远远观看,哪里想得到,曹家的人竟会不要自家的金银,把刘家的人和金银统统放过去,反来追赶于我。
正说到这里,听得后面有人连连喊叫:“周大都督慢走,末将来也!”
程普一看来人,指着后面说,喏喏喏,就是这个家伙,一直追到这里来了。此人大概有点毛病的。
周瑜也觉得十分奇怪:我们素不相识,他到这儿来干什么?见他把大刀架在鸟翅环上,恭恭敬敬地在叫自己大都督。心想,莫非是来投降我的么?
路招在离开周瑜三、四丈的地方就跳下马背,步行到周瑜马前。打躬道:“周大都督,末将路招特来归降都督。适才为了报答糜大夫昔日救命之恩,故而放走金银,望都督莫怪。末将甘愿跟随都督生擒曹孟德,将功补过。望都督收留。”
周瑜想,你方才跑到那条小路上去,分明是想去投奔刘备,后来不知为了什么缘故,又回心转意来投降我了。你这种三心两意之人是靠不住的。但是,我又不能不收。我如果不准许他降,别人还以为我是为了那区区金银在和他斤斤计较呢。那末,还是先收下了再说,免得他到了这里还要有二心。便道:“路将军是真心归降本督,请将军立即上阵,一同抵挡贼将。”
路招见周瑜的面色不大高兴,出言吐语也很生硬、冷漠,就连一句体面的客套话都没有,而且要他立即上阵应敌,后悔自己不识人,心想,看来他对我并不感兴趣,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也可能是为了那些金银而我的气。人说周瑜器量小,胸襟狭,今天看来,果然不错。百闻不如一见嘛。嗨!我方才既然救了糜大夫,也算得上为皇叔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糜先生是个忠厚好人,如果请他帮一把忙,他一定会极力举荐的,皇叔也可能会收留下我。我怎么一时之间脑子会转不过弯的呢!可现在再懊悔又有什么用,为时已晚了。既然到了这个田地,只能将错就错,上去交战了再说。便答应了一声“遵命”,便奔过去跳上乌骓马,金背刀一执,冲进厮杀圈子。
曹操正在凝神督战,忽见路招从对面杀进我群,顿时咬牙切齿,气愤填膺。心想,这个逆贼果然降了周瑜,而且还帮着周瑜来砍杀我的大将。不将此贼杀了,后患无穷!便传令:“哪位将军速将路招这个逆贼斩了,与老夫报仇雪恨,并为叛逆者戒。其功非小!”
曹兵立即一起喊叫:“丞相有令,快将逆贼路招斩了,与丞相报仇雪恨呐!”
曹将们听见此令,都想来杀路招。但因为与吴将打得不可开交,一时都脱不了身。阿戆乐进听到路招二字,特别刺激耳膜。心想,这家伙把我的宝马骗去了,我正要找他算帐呢!想着想着,便虚晃一斧,甩开交手的吴将,直扑路招。“呔!大胆匹夫,竟敢骗去俺的宝马。去吧!”当头就是一斧。
路招起马招架。按本领来讲,路招不如乐进,但乐进骑的是滑背马,明吃三分亏。所以,正好打个平手,两柄武器“当啷……”紧紧咬在一起。路招胯下的这匹乌骓马一看,对面马背骑的是自己的主人,料想自己的背上肯定是主人的仇敌。马虽是畜生,但战马对于要帮主人这一点是懂得的。这匹战马突然来一个屁股一撅,后蹄一拎。在这势均力敌、武器上都吃足分量的时候,怎么可以来这么一个后掀!路招稳不住身体,手又抽不出来,“啊呀!”一声,身子从马头颈边上翻了下去,大刀脱手。乐进顿觉向前一冲,趁势往路招拦腰一斧,“嚓!”尸分两段。乌骓马跑到主人身边,阿戆纵身跃上自己的坐骑。待他回看时,那匹滑背马已经不知被谁抢去了。
周瑜一看,转眼工夫路招阵亡。心想,这样也很好。本来倒很难处置他,现在被曹将杀死,干干净净,就算没有这么回事。
曹操见乐进斧劈路招,心中平了半口气。但是转念一想,这样无休无止地打下去终非了局。这样吧,让他们在这时作对成双地打,我一个人先偷偷赶往聚铁山,命粮营将士布好阵势,作好抵敌的准备。那末,此地的人马退过去就不要紧了。于是,丞相趁大家只注意到圈子里时,便悄悄然退出人群。那你也应该带上个把大将保护保护呀!曹操想,大将现在都在聚精会神地同吴将交战,如果我去叫一个下来,就有人会发觉。本来大家还有相当的士气,一旦得知我一个人先溜走,他们马上就会涣散下来,无心恋战。被周瑜追上来,我仍旧要完蛋。好在这条路上偏僻得很,是不会有人的。所以,曹操单人匹马夺路向聚铁山窜去。
这里的曹将们还以为丞相在背后督阵,因此不敢稍有懈怠,继续拚力厮杀。
曹孟德夺路离开了战场一段路后,趱马飞驰,向聚铁山冲去。
跑了一大段路程,江边上来两员吴将,就是奉命焚烧曹操水营的韩当、周泰。二老十分顺利地烧毁了水营后,赶在周瑜前头上了岸,沿着江边也想找点意外功劳。忽然见大路上扫来一人一骑。韩当眼快,辨认出了就是曹操。而周泰目钝,不以为然,两人争执不下。
其实,两人的判断都是有根据的。韩当看的是上面,一顶相貂,是曹操;周泰看的是下面,两只光脚,不是曹操。身为丞相,怎么会赤着脚又戴着相貂呢?等到曹操近前,两人这才看清楚,身上明明穿的是一领蟒袍,玉带围腰。故而相视一笑:果真是曹操!两人被这种意外的相遇喜得心花怒放:哈哈,老运来了!本来我们只想随便找点功劳,不料会碰上曹操,而且只他孑然一身,光棍一个,连个护卫的大将也没有。二擒一,手到拿来,别想逃得出我们的手掌。二老高喊一声:“呔!曹贼哪里走,韩当、周泰来也。”举着大刀,拍马追来。
曹操回头一看,啊,这里怎么会杀出两个东吴将来的呢?我太大意了,应该带一个大将保护着走的。现在没有办法,只有快逃,离聚铁山越近越有救。丞相的双腿拚命来击马腹,身子磕在马背上亡命而逃,一边还在呼叫:“谁来搭救老夫!谁来搭救老夫!”
滑背马泼开四蹄“啊啦……”疾驰而去。但是韩、周骑的毕竟是好战马,所以越追越近,越追越近……
正是:雄师烧尽偏无救,荒径走绝总有敌。
未知曹操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