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九回 张文远三冲鹊尾 诸葛亮大战许褚(2/2)

    孔明想,象刘备这样的主人总算是有良心的了,但是遇到生死关头,尚且要丢下了我自己去逃生。好吧,你走吧,你看我会不会死在这里!

    刘备走了一段路,想想不好,我好不容易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他对我确实功劳不小,我岂能丢下他一走了之?因此,扣住马匹,回头观看。一看,奇怪!诸葛亮非但不逃,相反,四轮车在向许褚马前迎上前去。皇权想,难道你真的要与他打吗?是要打的。孔明一生总共打过三次。今天是第一次,大战许仲康,火烧新野县;第二次是赤壁大战之后,孔明掠四郡,在零陵城下,把守将邢道荣杀得落马翻缰,将他生擒活捉;第三次是进西川,取夔关,战刀王,收阳平。因为孔明未出茅庐就有考虑,将来我若当了统帅,或许有些战将不服,认为我只会用兵,不能上阵交战。虽然,这种说法是毫无道理的,但是我尽量要使人家无话可讲。他想,有些敌将虽有万夫不当之勇,然而有勇无谋,匹夫之辈。我尽管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以巧取胜。于是,孔明就研究出来一种车战──不是春秋时代的车战,而是在他这辆四轮车上的特殊战法。

    现在,许褚见诸葛亮的四轮车直往自己马前撞来,倒也一呆,连忙将马扣住,倒退几步,大声喝道:“呔!诸葛亮,你与我住了!”

    孔明车停,手执羽扇,对许褚一指:“马上许仲康听着:你武艺如此高强,投在曹操门下,实是可惜。听亮良言相劝,速速丢刀下马,卸甲归降。如若不然,本军师家伙无情!”

    许褚一听,啊!你诸葛亮也会使家伙?今朝我倒要看一看,你的武器是什么东西。

    许褚:“诸葛亮,尔的家伙在哪里?快快拿将出来,待许褚一看。”

    诸葛亮:“尔且听了:亮的家伙胜过十八般兵器,杀人不见血迹。”

    许褚想,你的武器这么厉害?我倒也不大相信。说道:“诸葛亮,你休要虚张声势。有什么家伙,只管拿将出来!”

    诸葛亮:“许仲康,尔坐稳马背,看仔细了!”说罢,右手将羽扇摇动,左手对扇一指──“喏喏喏,这便是本军师的家伙。”

    许褚一看,一把羽扇。“哈哈!这算是武器?”再对自己手中的象鼻九环紫金刀看看,你这扇子能同我这口刀较量?笑话奇谈!诸葛亮肯定另有花头,倒有点吃他不准。但是,打一定要打的,如果见了诸葛亮不劈他一刀,回去如何向丞相交代?还以为我私通刘备呢!不管怎样,先劈一刀试试看,看他究竟有什么花招。所以喝道:“妖道诸葛亮看刀!”说罢,刀起盘头,“呼──“往孔明盖顶一刀。

    孔明端坐车上,不慌不忙:“且慢!”竖起手中羽扇,对着劈下来的大刀,摇摇晃晃地迎上去。

    许褚一看──“咦!”真的用扇子同我的大刀打?!不觉一愣,九环刀顿住。

    这时,许褚再一想,我去管他干什么?让他扇子就扇子,我一刀劈了下去再讲。便牙齿一咬,“嗨”地一刀。其实,扇子怎么能招架大刀呢?《三国》不是《封神榜》,诸葛亮的羽扇也不是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孔明把扇子向上一举,这是一个信号,叫两个推车的童子把四轮车向后倒退。两个童子早已训练得非常娴熟,立即把车子猛地向后一拉。如果拉长路,那是速度不可能很快的,但是一下子的暴发力,却相当迅速,四轮车“呼”地退下一丈左右。许褚一刀劈空,家伙往下一沉,人住前面一冲。连忙稳住身体,收转大刀,抬头一看,诸葛亮就在面前。

    孔明对他用扇子招招:“来啊!”

    许褚哪肯罢休,马冲上来,横过九环刀:“看刀!”

    向孔明左腰一刀。如果劈着,连人带车劈成两段。诸葛亮便起羽扇向左边招架:“慢来!”扇子往左,就是指挥小僮把车子向右,“格楞!”四轮车向右闪出丈把路。

    许褚:“咦!”又劈一个空,刀往左边荡过去,人在马背上一晃。

    如果是两将交战,家伙同家伙顶住,倒可以借对方之力,现在他等于自己同自己打,特别吃力,好象一个人练拳一样,冬天都会打出汗来。孔明很轻松,只要在车上用羽扇指挥;扇子向上,车子往后;扇子向下,车子往前;扇子向左,车子往右;扇子向右,车子往左。这两个小僮忙得很,把车子推来拉去。许褚更忙乱,老是“哇呀呀呀……”大刀上下左右挥动。孔明东西南北避闪,象捉迷藏一样。

    其实,诸葛亮这个战法是有破绽的,聪明些的大将劈了三、四刀就会发觉。

    许褚连砍了十刀左右,也有所醒悟了。心想,诸葛亮这样躲来躲去,我的刀劈下去时,马也不能停。刀管刀劈,马管马跑。对!诸葛亮啊,这下你完了!

    孔明见他在马背上呆顿顿,知道他已经发现漏洞,在动脑筋。便起羽扇四面转动,指挥小僮:要准备长距离跑了,你们也上车吧。这辆四轮车的构造和用法,已在前书表过,这里不必赘述。两个小僮见军师下令,立即跳上车子,在孔明背后的座位上坐好,四只小脚踩上盘车。此时,许褚转定念头,将马一拎,喊一声:“诸葛亮,你往哪里走!”冲上来又是一刀。

    小僮踩动盘车,四轮车向后倒退。许褚的马不停,孔明的车也不歇,始终保持一段距离。许褚仍旧劈不到。仲康将马扣住,诸葛亮车子也停。许褚叹口气,无可奈何。刘备在刘封和五百兵车保护下,边看边退,心想,原来诸葛亮用这样的办法。许褚啊,你上了当还没有晓得!许仲康追追停停,停停追追。虽然他的战马跑得很快,但是诸葛亮的车子可以向左右行动,骑马毕竟没有这样灵活。刚要追到,孔明车子突然往旁边去了。许褚只得扣住马匹,看准方向,掉转马头再追。眼看将要追到,车子又不见了,……许褚杀得性起,不顾一切,根本不去考虑追了多少路,打了多少时间,到了什么地方。五里路程,转眼而过,不觉已经来到了新野东门城外。

    刘封和五百兵卒保护皇叔退进城关。孔明的四轮车“格楞……”亦然进城。到城里大街之上,车子停下。

    许褚的马顺势追上吊桥,勒住丝缰,抬头一看,只见城门大开,城里关门闭户,街上不见行人。许褚见状,不敢轻进。

    孔明在车子上对他招招羽扇:“来啊!”

    许褚:“许褚不来!”许褚想,空城莫入。我追到此间未能把你杀了,也只得算了。

    孔明见他不肯进来,对两个小僮看看,你们有没有办法骗他进来?两个小僮想,那好,我们来帮帮你先生的忙吧。二人立即跳下车子。一个叉起了双手,装得气喘吁吁,好象再也拉不动车子了。另一个还要好,干脆跑到墙脚边上去小便了。

    许褚一看,两个推车人已离开车子,我马上冲上去劈他一刀,不管劈得到,劈不到,这最后一刀总要劈一劈的。再说,所谓空城莫人,空营莫入,是为了防止中埋伏。现在,他们君臣就在我的面前,不论是火攻也好,乱箭也好,他们自己先要中着。想到这里,许褚更加胆大了,便一声吆喝:“妖道诸葛亮、枭雄刘备听着──许褚来也!”将马一拎,直往城里冲去。

    哪里知道,两个小僮十分机灵,小便是假的,眼梢一直在注意你的行动。见你放马,他们立即转身跳上车子,踩动盘车,如飞而去。刘备也明白,孔明是在骗许褚进来。因此,率众先往前跑。许褚一进城,行动更加不便,因为街道狭窄,这口大刀只能一直竖在那里。诸葛亮的四轮车却比刚才更能发挥其长处了。你的马追过来,他“格楞……”向旁边小巷内弯了进去。你马不留缰冲过了头,要重新回过来,再追进小巷。他见你追上来了,又往旁边一拐弯……就这样,曲曲弯弯,转来转去,从东门绕到了北门。

    此时,刘备、刘封等已经出了北门。诸葛亮的车子也到了北门城外,许褚紧跟着追出北门,已经追得汗流满面,一直到樊河边上,河面上一无船只,二无桥梁,刘备、刘封和五百兵卒都停在那里。两个小僮一看,前面无路可去了,跳下车子,往边上一棵野树上一阣。许褚一看,总算没有白追,现在你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我要你活的,就单手执刀,一把将你拖下车来;要你死的,一刀结果你性命。

    哪知就在此时,孔明羽扇一招,只听得在那两个小僮阣的大树背后“当”地一炮,许褚吓得一跳,连忙将马扣住。只见大树背后杀出一员白袍小将。哪一个?便是赵云。子龙的主要任务是埋伏在东门外面。但是,孔明锦囊上写明:“今天下午,在樊河边上另有一些小事”,就是指杀退许褚。现在,赵云见军师羽扇一摇,立即放炮杀出。

    许褚一看,来一个白袍小将。身材矮小,面目清秀,并无多大威风。因此喝道:“呔!孤穷小将,与我住马!”

    赵云:“啊!从奸贼将,通上名来!”

    许褚:“小将听着:我乃是曹丞相帐前右护卫、痴虎上将许褚。小将何人?”

    赵云:“若问大将军的名姓……啊──”他打了一个呵欠,显得非常困倦。

    许褚一看,连睡都没有睡醒,怎么打仗?我饶你一只手都不在话下。不料,你三只手都要败给他的,你赫赫名将,就是伤在赵子龙的枪上。你一生之中要挨他两钻一枪。今天这一钻子还打得轻些;长坡坡中一钻,要打得你口吐鲜血;到打东川时,被赵云一枪,枪挑在阳平山下。现在,许褚举起大刀,只用五成力气,向赵云当头一刀:“小将看刀!”

    赵云举长枪招架:“贼将,且慢!”枪尖往他刀盘上点过去。

    只听“嗒当”一响,许褚的刀“呼”向后直荡地荡开去。晓得不对,将马一拎,与赵云擦肩而过。许褚想,今天这条性命拾到的,幸亏这小将没有睡醒,如果睡醒的话,我早就完了。刚刚想到这里,背后家伙已经来了。

    赵云见他擦肩而过,甩起枪钻子对准了他后脑──“贼将招打!”说时,“啪”一钻子,许褚来不及招架,只得往旁边一偏,八角形的枪钻在他后脑上一锉,穿冠断发,一层皮锉掉,鲜血直流。

    许褚吼叫连连:“哇呀……!”纵马亡命而逃,窜进新野。

    赵云对樊河面上把手一招,立即过来一批船只。刘备、孔明等上船,渡过樊河,到樊城,上敌楼,君臣一边饮酒,一边观看新野起火。赵云按孔明锦囊上的吩咐,到新野东门外埋伏。

    再说许褚,逃进新野,回头一看,白袍小将未曾追来,方始定心。但是对城里一看,一个人都没有,心中有点不相信,就用刀头点开店铺的排门板,一看,店堂里只有货色,不见人影。刀钻打开人家大门,屋里空无一人。许褚这才相信果然是一座空城。心想,让我赶快去禀报张辽。回出东门,过吊桥,一看,城外营头扎得密密麻麻。因为自从许褚一走之后,张辽等等他不回来,便派手下人去打听。手下人回来禀道:“许大将军在后山遇见诸葛亮,孔明大战许将军。”张辽斥道:“胡说!诸葛亮文人之辈,怎会与许将军交战?”手下便如此这般讲了一遍。张辽一听,啊呀,许褚你上当了!连忙率领大队上前接应许褚。到新野东门外,不见许仲康,便在城外扎下营寨。

    现在,许褚到营前来撂刀下马,问:“营上有人么?”

    守营兵一看是许褚,连忙上前见过许将军,然后进来通禀张辽。张辽与夏侯惇坐在帐上。文远想,空城莫入,许褚闯入新野,定中孔明之计,恐怕回不来了。正要派人去探听消息,守营兵跑了进来:“报禀先行将,许大将军回营。”

    张辽听说许褚回来,又惊又喜。心想,倒要问问他,城内情形究竟如何:“有请许大将军!”

    曹兵:“是!──许大将军,先行将有请!”

    许褚:“来也!”

    但听“锵……”铠甲之声,许褚步入大帐,喊道:“文远,许褚回来了!”

    张辽:“仲康,本先行一路前来接应于你,至此关厢之外,不见你的踪影,只道你中了孔明之计,难以出城。如今你能安然归来,真是你的造化了!”

    许褚:“文远哪,实不相瞒,许褚险些儿不能与你相见!”说到这里,旋转身体,背对张辽:“文远,你看!”

    夏侯惇一看,嗨唷!只见许褚满背的鲜血。张辽一看,原来阿戆中着家伙。心中觉得奇怪,你这么好的本事,怎会被人所伤?

    张辽:“仲康,你中的家伙,不知被谁人所打?”

    许褚:“文远啊,说也惭愧,是被一员白袍小将所打。”

    张辽:“哦?!那末,这白袍小将姓甚名谁?”

    许褚:“他的姓名末,我也不知道。我叫他通上名来,他对我打个哈欠。我道他乃是碌碌之辈,便不去问他姓名。哪里知道,他身手不凡,被他打了一家伙。”

    张辽一听,许褚啊,你上了当了,分明是这白袍小将装腔作势,故意使你轻敌懈怠,他就乘机偷打你一下。张辽叫许褚坐下,传军医官来替他包扎好伤口,然后问道:“仲康,关厢之中究竟怎样?”

    许褚:“新野城里四门大开,城中关门闭户,俺打开几户的大门一看,人影全无。确是一座空城。”

    张辽想,空城不可轻进。我还是在这里等候几天,等相爷大队到,让丞相自己来作主吧。这时,天色已晚,营上点起标灯。张辽下令:埋锅造饭。其实,孔明早已察觉,今日天气有变。如果在这里被你们吃饱夜饭,新野就烧不成了。所以,他要请老天帮忙。

    霎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呼──”。有的篷帐被掀了起来,甚至有些钉得不太牢的马桩,都被拔起或刮倒,战马四下奔窜。小兵们又是带马,又是钉篷帐……络乱纷纷。三将坐在帐上,觉得篷帐鼓动,听得外面风声呼啸,对帐外一看,只见三面大旗猎猎翻卷,旗杆摇摇晃晃。其中张辽的旗帜被风一卷,挂到了夏侯惇的旗杆上。接着,又是一阵狂风袭来,只听得“嘶”地一声,一面“张”字大旗分成两片。

    张辽叹口气:“唉!”

    夏侯惇一看──“嘿嘿!”

    张辽想,我的大旗撕开,是不祥之兆,你还要冷笑!便问:“元让,因何发笑?”

    夏侯惇:“文远此番一定大获全胜!”

    张辽:“何以见得?”

    夏侯惇:“大旗已经撕开,名为旗开得胜!”

    张辽想,你还要讽刺我!但也拿他没有办法。再说曹兵弟兄,听说命令埋锅造饭,每人领好一升米,一只锅,掘好地灶,准备烧饭。但是,风这么大,怎么烧法?好不容易将火点着,一阵狂风,又把火吹熄了,弄得浓烟腾腾,小兵们熏得涕泪交流,下午三冲鹊尾坡,弟兄们肚子?经很饿。现在要烧饭吃,又碰着这样的大风,大家怨声载道。有的小兵脾气较躁,开口便骂:“老子要吃饭,老天来捣蛋!这样的大风,怎么能烧饭?”

    兵乙:“好唻,老兄,这有什么办法呢?”

    兵甲:“怎么没有办法?进城去烧好了。风是城外大,城里小嘛!”

    有句俗话说:“风是城外大,雨是城里大。”因为城外空旷,风力没有阻挡,再加上树木摇动,哗哗作响,格外显得风大。下雨时,城里房屋多,屋檐水滴滴嗒嗒,声音分外热闹。军政官听到有些弟兄要想进城烧饭,连连劝阻:“诸位老弟,没有先行将的命令,不能随便进城哪!”

    兵甲:“谁说不能进城?为什么不能进城?难道就把咱们饿死在城外吗?”

    军政:“那好吧,你们先等一等,我来去禀报先行将,看先行将答应不答应。”说罢,军政官奔至大帐:“报禀先行将!”

    张辽:“何事报来?”

    军政:“老天顿起狂风,弟兄们不能造饭,要求先行将下令进城造饭。”

    张辽一听,风确实是大,但城里千万去不得。边上夏侯惇开口道:“文远,哪个说要进城,便将那个杀了!”

    张辽想,你动不动就杀,鹊尾坡上已被你和许褚杀了一批,弟兄们怀恨在心,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现在,这种情绪,就是对你们的行为的反抗。再这样干的话,军心要乱的。现在只有好言安抚:“元让,岂能如此!”转过头来,对军政官说:“传本先行将令,料想狂风即将过去,叫弟兄们忍耐片刻,少停便能造饭。”

    军政:“是。”

    军政官鸣锣传令:“呔!弟兄们听了:先行将叫大家忍耐一下,大风就要过去的,风小了就好烧饭了!”

    哪里知道,风越刮越大,曹兵们实在饿得吃不消了,因为中午到达鹊尾坡时,本来就应该烧午饭吃的,结果冲上冲下,饭也没有烧。现在两顿并一顿,怎么不要饿得“吱吱”叫呢?那个发脾气的曹兵飞起一脚,把锅子踢翻,米和水泼得一地:“混账!不能进城?为什么不能进城?怕诸葛亮的火攻怕到这种样子,那你还好带什么兵,当什么主将?!老天起风,难道也是诸葛亮叫它起的吗?真笑话!我说老哥,你再去通禀一声先行将,风越刮越大了,再不让咱们进关烧饭,咱们要走了。”

    兵乙:“对,咱们要走了。进城烧好饭,吃饱以后马上出来,保险没有事情。”

    军政官一看这种形势,知道解释不清了,再不进城,只怕军心有变。便允道:“好好好,你们别急,我再去通禀先行将。”

    小兵:“那你快去,快去!”

    军政官急匆匆奔上大帐:“报先行将,风越刮越大,弟兄们饿得实在不行了。他们说,进城吃了饭马上出来,料想无妨。再不进关,他们都要走了!他们都要跑了!”

    张辽听完,心想,这倒是个难题。别说弟兄们饿,我们三人肚子也饿了。但是,老天不帮忙!进城吧?危险。不进去吧?倘若弟兄们真的哗变,一轰而散,我也相当不起这个罪责。等丞相来吧?等不及了。怎么办?张辽考虑再三,权衡利弊,最后咬咬牙齿:也罢!眼前只有先进了城再说,烧好饭,吃饱后马上退出来。这么一点时间,谅来问题不大。所以,此番张辽中孔明之计,不象博望坡夏侯惇那样有罪,因为曹操也理解,诸葛亮有老天帮忙。逼得张辽进城,即使我自己领兵,也难免要中火攻。

    这时,张辽打定主意,立即传令:“传本先行将令:大队进关造饭。然而,只可在街道之上,不许擅人民房,谁人违抗将令,立斩!”

    不料,只要你同意进城,就中了诸葛亮的圈套。

    欲知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