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回 二请诸葛酒肆揖二翁 三顾茅庐隆中定三(2/2)

    皇叔想,倒也形象得很,继续问道:“三弟,唱下去!”

    张飞:“没得了!”

    刘备:“只有一句岂能成为歌?至少要有两句,请三弟想来。”

    张飞:“太麻烦了。”

    刘备想,这个麻烦你自己找来的,这里又没有人逼着你唱歌,既然唱到,一定要唱象,因此命张飞说:“三弟,第二句一定要请你做出来。”

    张飞想了长久,对刘备说:“大哥听了,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刘备想,照你这样象加法一样地唱下去,不要说两句,你一直可以唱到新野县。

    后面的云长对张飞说:“三弟,待愚兄来助你一句,叫‘飞入水中都不见。’”

    张飞听完放声大笑说:“好得很!”

    皇叔想,到底我家二弟,这一句更加形象了。因为雪落入水中,顷刻间全部融化。因此称为“飞入水中都不见。”二请诸葛亮就这样地结束了!这正是:“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归意感伤。东屋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停鞭回首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岗。”弟兄三人下了卧龙岗,带着手下,推着车辆回转新野。文武与子民认为已经请到了孔明,都出城迎接。不料,仍旧设有把这位先生请到新野。大家为皇叔的空跑一趟大扫其兴。但是,刘备绝不灰心。他想,总有一天孔明要回转卧龙岗。

    光阴如箭。辞旧岁,迎新春。到了建安十三年的春天,手下人匆匆赶来新野,向皇叔禀报说:“这次我们打听到确实的消息,诸葛先生果真回转了卧龙岗。而且现在家中。”刘备听到这个消息,他准备了礼物,问两个兄弟:“你们卧龙岗愿意同去吗?”他们回答说:“大哥愿去,我等理当奉陪。”子龙与皇夫人说:“希望这次能把先生请来新野。”皇叔想,初请诸葛亮在去年的秋天,二请诸葛亮正在隆冬天气。今日三请诸葛,正在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季节。弟兄三人到了卧龙岗,因为来过两次,不需要问什么讯了,直往孔明府上而来。过小桥,穿庄场,皇叔正在向前走去,前面匆匆跑来一人,刘备一看,便知是在二请时见到的诸葛均先生,皇叔立即向他招呼说:“先生,去冬一别,今春再见。刘备在此有礼了!”

    诸葛均本来低着头,没有注意到。忽然听到刘备的声音,抬起头一看,果真是皇叔。心想,他们弟兄三人可算得一片诚心了,为了我家二哥来此卧龙岗前后三次。因此,恭敬地回了一礼,说:“皇叔驾到,在下失礼了!”

    刘备:“闻得令兄在家,特来相请!”

    诸葛均:“我家二哥现在家中,皇叔可去一见。在下有些俗事,失陪了!”说罢,他就在皇叔身旁擦身而过,匆匆而去。

    这时,张飞虽然一起到此,认为孔明已经知道了我家大哥前来请过两次,他还不赶来新野,再要我等来此相请,架子可算天下最大的了。又见到他的兄弟,对我家大哥聊聊几句,转身就跑,他实在忍不住心头之气,脱口而出说了一声:“好大的架子!”

    刘备立即向他喝住,说:“三弟,千万不可无礼!等你见了孔明,切莫出语伤人而使前功尽弃,误了大事!”

    弟兄三人拴好了马,皇叔又来亲自叩门,只听得里面小僮走了出来,把门打开。皇叔一看,真巧!三次都是这个小僮,知道他喜欢俏皮,因此今日皇叔讲得十分详细,对着小僮说:“小僮请了!伏龙、诸葛亮、孔明先生可在里边?”

    小僮抿嘴一笑。因为,刘备上次说了诸葛先生,结果成了诸葛均。今天他是吃苦学乖,连姓连名带字号都一齐报了出来。小僮想: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今天,总算被你等到了。所以,回答刘备说:“我家老师早已回来!”

    刘备:“可能进去相见?”

    小僮:“皇叔只管请进!”

    刘备:“二弟、三弟,请在外面等候,待愚兄一人进见!”

    刘备跟着小僮进了草屋,走到第二进的草堂口,对上面观看。只见这位卧龙先生高卧在那里,他面朝外,背对里,睡在一只竹榻上。小僮准备上前禀报,刘备便将他一把拖住,轻轻对他说:“小僮,请勿吵闹先生,让他好好地安睡,刘备在此等候便了!”

    就这样,皇叔站在草堂之下,躬身而立,声息全无。小僮一看,心想,刘备可称得诚心诚意的了。当时皇叔想,既然孔明就在眼前,早晚可以同他见面说话,何必心急呢?说笑话,你就是睡到明天这个时候,总是要起身的。我既然到此,稍等有何妨!

    你刘备有这样的耐心,外面的张飞感到自己大哥,进了草屋已久,为什么到现在不见他出来?因此,他与云长说:“二哥,待兄弟到里面观看一下?”

    云长虽然也感到孔明架子太大,但是他在礼貌上还是十分注意的。大哥命我弟兄二人站在外面,这就说明不可失礼。尤其三弟生性鲁莽,万一闯出锅来,大哥岂不要责备于我?因此,关切地对张飞说:“三弟,你往里面千万要注意,不可无礼!”

    张飞:“二哥你放心便了,兄弟前去悄悄地一看。”

    张飞恐怕被刘备发觉,他就轻手轻脚地走了过去。他到得第二进的草堂之下,只见自己大哥象身犯重罪的犯人一样,低头站立着一声不响。可是见到上面一个道家打扮的人,想必定是孔明,只见他高高地睡在那里。这时的张飞,顿时环眼怒睁,咬紧牙关,真恨不得跳上前去,一把将他从竹榻上拖下来,一想不对!因此他又怕被刘备发觉自己闯了进来,只得耐住性子回到了外面,见到云长,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可恼啊,可恼!”

    关羽:“三弟,恼从何来?”

    张飞:“二哥,你哪里知道,我家大哥他象囚犯一般地站立在草堂之下,这个南阳的农夫高高地睡在草堂之上。他有多大的本领,竟敢于藐视我家大哥?!这样的风和日暖,他还在呼呼大睡,真是一个懒夫,待老张去拿一把稻草,放上一把火,将这老棚烧掉它,看这妖道还起来不起来!”

    云长一听,虽然同样心中感到有气,但是你三弟这样的做法不但得罪了孔明先生,也是违抗了大哥的命令。因此,用阻止的口吻对张飞说:“三弟,岂可如此无礼!昔日大哥与我们说道文王聘请子牙之事,三弟忘了么!我等应与大哥一样,不可藐视贤能之人!”

    幸得被关将军阻挡,要不然张飞的性格说到做到,果真要放火,这样不是要弄出事来了!现在,他见到自己二哥对他的劝阻,只可连声叹气,但他不敢妄动!

    再说,里面的皇叔立了好久,只见上面诸葛先生身体微微地动着,翻了一个身,好象是苏醒过来了,但是还没有站起身来。他的口中自言自语地说着:“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刘备一听,心想,你自己做的梦,当然只有你自己知道。其实,不是这样解释的!他的意思是:俗语说,人生如梦。尽管它象个梦,但这个梦怎样来做法,都是由自己来支配的。自己的命运由着自己来掌握!一个人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掌握好,那是多么的危险。孔明这两句,就是表明他能自己掌握自己的一生命运。皇叔认为这是两句空话。但是,只听他继续说道:“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这是表明春天日长的意思。最后听他开口问着说:“有客来否?”

    小僮听到动问,立即上前禀报先生说:“早有新野县刘皇叔到来,等候已久了!”

    诸葛亮:“何不早报?”

    小僮:“恐怕吵闹于先生。”

    诸葛亮:“贵客到此,待我更衣相见。”

    方始他从榻上起身后走向里面。小僮将竹榻移到了旁边,刘备等着先生。无多片刻,只见孔明从里面走了出来。皇叔看到他立地八尺左右,脸如冠玉,两条剑眉,一对俊目,正土鼻,四方口,两耳贴肉,腮下三缕清须,头戴一项纶巾,身穿鹤氅,腰中一条丝带,足上粉底马靴,手执羽扇,飘飘然似神仙一般,真有仙风道骨之气,看得刘备心明眼亮,要紧走上前去,对孔明深深一礼,开口说道:“伏龙先生,刘备久慕大名,如雷灌耳。今日得见,如鱼得水。刘备有礼了!”

    诸葛亮:“山人年幼无才,何劳闻名?我还礼了!”

    孔明吩咐小僮在草堂上摆着两只座位,招呼皇叔坐了下来。小童送过茶水。刘备先开口对孔明说:“先生,刘备前两次登门拜访,未能相见,留便条于令弟,料想先生览过了?”

    诸葛亮:“山人见得皇叔的留条,知道皇叔忧国忧民,恨亮无才无能,辜负了皇叔一片仁义之心。”

    刘备:“前日相遇司马徽老先生,早已谈及先生是当世之奇才。元直在临行之时,与刘备言道,先生有子牙、子房之才,想必他们决不会欺骗于我。先生何必客套?”

    诸葛亮:“司马徽老先生与元直兄都是良才。皇叔缘何弃凤凰而求鸦鹊,抛美玉而求顽石,实为可惜也!”

    皇叔听到孔明这番说话,他想起了初请诸葛之时,遇到崔州平的一段话。看来孔明也无兴汉之心,莫非他并不是客气,是借此推托?刘备想,我要兴汉,非要将你请出山不可!为了请你孔明,我受尽了风霜之苦。今天见到了你的面,一定要说得你孔明出山扶助。皇叔见他年龄既轻,却有如此之才,再称到伏龙,岂会徒有虚名而实无真才!我刘备见你孔明是如鱼得水,当作唯一的生命。刘备想到这里,不觉流下了眼泪,对孔明哭泣着说道:“如今天下大乱,万民招灾,干戈不息,皇业欲堕。刘备奉诏灭贼,十余年来屡遭颠沛。要是先生不愿助我刘备,那汉事何日能兴,刘备又有何面目见天下人喔?”说罢,刘备涕泪交流。

    他这样伤心地流泪,孔明倒一时很难说话。他想,刘备与我初次见面,竟会如此表示。因此,今后孔明出山之后,逢到必要的时候,就常常命刘备作此表示。因此有人说:刘备的眼泪是他的法宝。这不过是笑话罢了!事实上,孔明早有助刘备兴汉之心!主要是听到皇叔为汉室的重兴一片诚心,此乃是责无旁贷。此等是大事,要不即使你再哭也是没有用的。到这时,孔明对着刘备说:“皇叔仁义之心,亮早已明白。又受你三顾茅庐之恩,我理当出山扶助!”

    刘备听说诸葛亮愿意出山了,他便停止了悲伤,对孔明说道:“先生愿意扶我哉,乃是苍生之有幸也。”

    他说罢,便笑了起来,“哈……!”孔明看到刘备这种时而哭、时而笑的情形,他也笑了起来。皇叔见到此情,便将自己的座位向孔明身边移了一移,靠近他问道:“请问先生治乱之计!”

    诸葛亮站起身来走向里面。不一会,他拿出了一件东西挂在草堂的中间。刘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西川五十四州全图”。所说刘备在一生中,他看到了三种主要的图。今天在卧龙岗见到了孔明给他看的西川图,往后张松出川献给皇叔的又一种西川图,到今后刘备为关云长报仇扎下的连营图。前两图对皇叔是有利的,后一张图是对他不利的。孔明在原位子上坐定之后,对刘备说:“皇叔请听了,如今曹操自从灭袁绍以来,雄兵称百万,战将有千员,挟天子以令诸侯,独霸中原,暂时只能避其锐气,待机再战。江东孙权,三世占领南方六郡,有长江之天险,始终只能和而不可战。因为曹操北方平定,必有平定天下之心,并吞东吴。皇叔应当东联孙权,北据曹操。此乃兴汉之大纲,千万不可违矣!荆襄位于崎角之地,它四面受敌,如今刘表坐镇,但不久长矣。”孔明说到这时,他倒过身子,指着中间这幅图画对刘备说:“皇叔请看,这便是蜀中五十四州全图。”孔明继续对刘备说:“皇叔,西蜀地险民强,人才出众,土地肥沃,所产之物传于天下,进能伐,退能守,今是刘璋为主,此人胸无大志,结底要归于皇叔。依亮看来,先取荆襄为基地,然后长驱西蜀,西川定,东川翻掌便可占领,则三分天下定也。”

    这便是孔明“隆中论三分”。他不但定出了兴后汉之纲领,而且讲明了取三分天下之层次。按理来说,在这个时期,刘备与曹操的力量如此的悬殊,整个的汉室天下可称已被曹操所代替。在这非常危险的处境之下,今后能被孔明扶汉兴刘,成为鼎足三分。这确实是历史上罕有之事。这并不是孔明只要助刘备成三分天下,而是因为要取这三分天下已经要历尽艰辛,否则莫说重兴后汉,恐怕连刘备自身都难保住。这便是诸葛亮一向主张的“人定能胜天”的精神。

    刘备听完孔明的一番说话,便问他说:“先生真是高见!听你一番宏论,刘备顿开茅塞。何奈曹操占其天时,江东孙权占其地理,我刘备便如何?”

    诸葛亮:“皇叔放心!常言道:天时不及地理,地理那及人和。皇叔之德播于天下,人心所向,大事可成也!”

    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天时、地理都是客观的条件,人和是主观的因素。因此,孔明在隆中论三分是非常科学的分析。

    刘备问诸葛亮说:“先生何日去新野?”

    诸葛亮:“今天便可!”

    刘备大喜,他立即命关、张进见。云长与翼德从外面走了进来,先见过了刘备。皇叔对他们说:“二弟、三弟,速速上前去见过伏龙先生!”

    云长虽然不服孔明,但是他在礼貌上还是不失的。他走上前来,一躬到底,叫一声:“诸葛先生在上,关某有礼了!”

    张飞本来不愿进见,看在他大哥刘备的面上,他板着脸,称呼都没有,只是对着孔明把手拱了一拱,说一声:“老张有礼了!”

    诸葛先生一看便知道,红黑两将都是小觑于我。但是云长放在心里,张飞放在脸上。一般说来,放在脸上的人比较容易服他;,放在心里的人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倒事实。张飞看他气势汹汹,但是等到孔明出山后,第一次用兵称谓初用兵,火烧博望坡后,把夏侯惇十万兵烧剩九十六个,张飞不但佩服了他,而且愿意拜诸葛亮为师。云长一直要到《三国》最大的一次战争,即赤壁之战时,华容道放走曹操之后,他方始从心底里佩服孔明。

    这时候,诸葛均回来了.孔明便对自己兄弟说,我要到新野县助皇叔去了。你在家中好好地耕种田园,以免荒芜。诸葛均回答说,二哥你只管放心,我自有主张。孔明知道他也有出去扶助他人之意。诸葛均他今后要去相助曹操之后代。《三国》中怪事很多,大哥诸葛瑾相助江东孙权,二哥诸葛亮助刘,诸葛均助曹。弟兄三人各有所见,而且都是忠心耿耿。这暂且不提。

    再说,孔明临行出山时,他去拜见了岳父责承彦,一面向他告别,另一面请他老人家把孔明的妻子黄夫人迁离卧龙岗,搬往西川口有个名唤鱼腹浦的地方。孔明早已与刘备说过,今后向西川进展,所以过去那里。这样,孔明为了汉事大业,要与自己妻子分别多年。第二,孔明想我出山相助刘备,要防止曹操派人来卧龙岗威胁我的妻子,这样会影响孔明的事业。徐母的被囚,徐庶的遭遇,便是一个例子,真是前车之鉴。孔明安好了家,然后准备了一些行李,其中主要的东西是四十只大木箱,每一辆车子上装着一只木箱,木箱中并不是什么金钱财物,而是用兵上的要物。大家知道诸葛亮一出山连烧两把火,就是靠十只木箱初用兵火烧博望坡,再靠十只木箱火烧新野县。还有二十只木箱在《前三国》中没有用着它,要今后在进西川、打东川、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时期才用得着,要等后书孔明用着再提。现在皇叔带来的礼物,孔明收下了一半,作为安家所用,一半退还了刘备。就这样,诸葛亮被刘备请出了卧龙岗。到了新野县,赵云等文武众人听说这位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终于被请了出来!大家出城迎接。

    诸葛亮帮助了刘备,当然皇叔的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日后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