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北伐樊城实乃天助(2/2)

    第二,孙子曰: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行军篇》)。兵法又云: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地形篇》)一句话,军队宜避开阴湿之处,驻扎于高地。于禁在多雨的秋季令自己的军队屯于谷洼之地,无视天时、地利的因素,这是用兵上一个致命的错误。

    第三,兵法上对统兵之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计篇》)曹军主将于禁不懂基本的用兵之法,屡犯错误;且心嫉庞德成功,一再对其用“魏王戒旨”相压服,兵败后又乞哀求降,“必生(指贪生畏怯),可虏也”。看来他是绝对不符合任将条件的。曹军副将庞德以必死的决心去赴战,然而,“必死,可杀也”(《九变篇》)。兵法认为将帅轻生决死,就有被杀的危险,一味逞血气之勇的庞德看来也不完全符合任将的条件。

    关羽水淹曹军,大获全胜,既不是实力过分强大,也不是战术策略上有出奇制胜的特别高招。而是他作为富有经验的将领,注意到了天时、地利的特点,利用了曹军将领对自然条件的疏忽及其用兵的失误。巨大的胜利不乏侥幸的成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