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元年(252),孙亮即位,太傅诸葛恪辅政。诸葛恪维修东关东兴堤,并于堤左右结山挟筑两城,各留千人守之,引军而还。魏大将军司马师出军围攻东兴堤两城,诸葛恪率师赴救,大败魏军。
二年(253)春,诸葛恪欲大出北伐。他遣使入蜀,约姜维同举,谓魏已现亡形,吴蜀东西并出,置彼不得兼顾,破之必矣。姜维从之。吴臣多上辞劝谏不宜劳兵数出,诸葛恪不听,率二十万大军出征。夏,吴军围合肥新城,欲诱魏援军决战,但魏军不应。吴军连月攻城不克,又加炎暑大疫,士卒死伤涂地。秋,魏进救兵,诸葛恪力竭而退。
诸葛恪不但不以此为训,反而还欲复出。孙峻见民众怨嫌,与孙亮谋画除之。孙峻在宫中置酒,请进诸葛恪,构以谋反之罪杀之。
孙峻是孙坚弟孙静的曾孙,既诛诸葛恪,便专朝政。民间曾传言诸葛恪欲迎立孙和,孙峻赐孙和死。孙峻素无重名,骄矜险暴,动辄刑杀,奸淫宫人,并与鲁班公主私通,世人侧目。孙登子孙英,孙静孙孙仪相继谋诛孙峻,皆事泄自杀。鲁班向孙峻说鲁育与孙仪同谋,孙峻遂杀鲁育。太平元年(256)秋,孙峻督兵入淮,途病死,以后事托付堂弟孙綝。
吕据不满孙綝朝政,连和滕胤欲废之。孙綝立即起兵,除掉二将。孙綝堂弟孙宪恨孙綝待其薄,谋杀之,事败自杀。二年(257),十五岁的孙亮身临正殿,亲览政事。孙亮嫌孙綝专权,多所难问。孙綝畏惧,使诸弟分典禁兵,欲以专朝自固。三年(258)秋,孙亮与鲁班、全尚等谋议诛之。孙綝获悉,起兵围宫,黜孙亮为会稽王,流徙鲁班、全尚。孙綝迎立孙权第六子琅邪王孙休。
孙休与张布、濮阳兴有旧,皆拔擢重用。孙休悉孙綝预谋不轨,乃暗与张布、丁奉谋,于腊八朝会日诛之。会稽郡谣言孙亮当还为天子,孙休迫其死。孙休将宫中府中事悉委张布、濮阳兴二人,二人遂共相表里,专擅朝政。孙休则闲览群书,竟言自己对明君暗主,奸臣贼子,古今贤愚成败之事,无不知也。永安七年(2)秋,孙休病死。时蜀国刚刚灭亡,交趾郡又发生叛乱,吴人恐魏军乘隙而入,而孙休子幼,负不起大事,故欲择立长君。濮阳兴和张布闻孙和子孙皓有孙策之才,遂迎立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