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23章 千古忠臣
    诸葛亮卒,刘禅素服发哀三日,李邈上疏曰:“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今其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三国志·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刘禅怒,下狱诛之。有人欲为诸葛亮在成都立庙,刘禅以其近宗庙为由而不从。向充等上表曰:“亮德范遐迩,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宜近其墓,立庙沔阳,以崇正礼。”(《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刘禅乃从之。

    晋代魏,司马炎向故蜀臣樊建咨问诸葛亮治国之策。樊建曰:“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司马炎曰:“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三国志·樊建传》注引《汉晋春秋》)文立向司马炎上言:“故蜀之名臣子孙流徙中国者,宜量才续用,以慰巴蜀之心,倾吴人之望。”司马炎从之,诏曰:“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其孙京宜随才署吏。”(《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五年》及《三国志·诸葛瞻传》注引《晋泰始起居注》、山涛《启事》)诸葛京出为郿县令,后至江州刺史。司马炎令陈寿编撰《诸葛亮集》。

    当诸葛亮屡出陇右时,曹睿恨其是“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略》)。当诸葛亮长眠定军山后,司马炎却乖道欲“得此人以自辅”。司马骏谓诸葛亮托身非所,劳困蜀民,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这与司马懿的一些看法相似。司马炎也不会不知其所短,而少言其短,多扬其长,自然有之寓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