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从廖化做先锋谈起(2/2)

    彝陵之战时,陆逊如此评价刘备:备时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陆逊一人杰,如此评价刘备可见刘备领兵能力,但翻看刘备传,前半生凡率军必败,无一胜仗,何以晚年如此威猛,退曹操夺汉中,逼陆逊占彝陵?只因领兵数十年,经验丰富,是以陆逊也要避其风头,如果是年轻时的刘备与陆逊敌,胜败早已分了.

    故翻看史书,可见三国乱世时初期,群雄并起,英雄辈出,好不辉煌.到了后期,英雄大部走向不归路,剩下的都是以前平庸之辈,却能占据高位.这不是时代在退步,而是时代的必经之路.谁也无法证明,三国后期的廖化一定不如年轻时的万人敌关羽.经验,也是一笔重要的才华.

    看看蜀国后期人杰:姜维的升官经历吧:奉义将军------征西将军------辅汉将军-------镇西大将军-----司马---------大将军,10几年的历程,才成为蜀国的支柱.试想如果在游戏中发现了姜纬,看到其的数值,有那个不会立即把他提拔到最高位呢?但现实就是现实,即时诸葛亮非常欣赏他,也没有破格提拔他,而是按照论资排辈一步一步走.很失望吗?认为对姜维不公平吗?但仔细看历史,有多少名将不是如此走过来的?战国名将白起从军时不过一小兵卒,岳飞亦只是秉义郎.开国大将粟裕当初还只是一名警卫员.是长期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们,一是给他们崭露才华的场所,二是给予他们宝贵的经验,这是最重要的.

    最后谈论下人才的问题吧.人才好比一块玉,不仅要发掘还要雕琢才能成为一块好玉.连和氏壁这样得宝玉也要剖开才能发光.何况人才.人才不仅要发现,还必须得好好培养才能成为大器.当然,不可否认,也有一些天才只要一发掘就是块名玉,例如周瑜,马超.但更多得的那一块块璞玉.需要领导者的慢慢培养,在经验的帮助下成长起来.故邓艾钟会可以在司马懿的身边接受栽培.而诸葛亮却大权一手抓,放任蜀将自我发展.每读与此,常常感叹不已.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