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诸葛亮能不能调动张飞呢?答案是:不能。
或曰,[廖立传]有载:“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可以肯定,诸葛亮是刘备入蜀后处理荆州问题的一把手。
然,外交事,属政或军?
诸葛亮传:“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
先主传:“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又习惯性地将诸葛亮冠于关羽之前)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刘备却为何偏偏要任命两个人来“镇荆州”呢?答案似乎很明显,既一主政、一主军。而特别分任两人,则说明军政互不相统。
那么,张飞属于哪个系统呢?军!
那么,进攻益州是属于什么行为呢?军!
如此,本次主将为谁甚明。
又,从上列资料中可以看出,此次进军路线为:巴东郡(白帝)--巴郡(江州)--而后三分兵力。
我们还可从三个方面看出,张飞才是此次军事行动的主将。
1、兵力三分前的情况。
[张飞传]载处理严颜事。
为何不是“诸葛义释严颜”?或曰张飞为前锋、诸葛在后面。奈何张飞连等等的性子都没有么?
2、三分兵力后的情况。
张裔传:“张飞自荆州由垫江入,璋授裔兵,拒张飞於德阳陌下,军败,还成都。”
虽然此时已然兵力三分,但主将所率应是最强的兵团。为何不是“璋授裔兵,拒诸葛亮于某某处”?
3、其他。
宗预传:“建安中,随张飞入蜀。”
为何不是随“诸葛亮入蜀”?当然,或者宗预本是张飞的直系属下。由于[宗预传]无载,不得而知。
又法正传:“......今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邈道侵......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
诚然,法正此信有恐吓的成分。但是,若说刘璋方连此军主将为谁都不知道是荒诞绝伦的。
如果此次主将果是诸葛亮,那么单书张益德就失去了其可信度。因为对方会怀疑,主将不是诸葛亮么?咋又冒出个张益德?得出的结论就是:不可信。岂非适得其反?此智者所不为也。
他应该说“今诸葛亮所率张益德数万之众”,既突出了“万人敌张飞”,更点出他还只是副将,主将另有其人。对方则会想,“万人敌张飞”都难挡了,还有个在他之上的诸葛亮,岂非更不得了!
所以,此处单书张飞就已经清楚明白地指出了主将为谁。
再说点关于“恐吓之信”的题外话,为什么明确了张飞是主将后,仍说法正此信含有欺诈恐吓的成份呢?主要是其后所说的孙吴部队。实际上这支部队是不存在的,而其中所列将帅更是值得玩味。
“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这位“孙车骑”之“弟”是谁?不提。却单点李异和甘宁,这两位又是谁?
其中甘宁为大家所熟知,本为益州将,后转荆州,再入孙吴。
刘焉传注引英雄记曰:“荆州别驾刘阖,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不胜,走入荆州。”
而李异就有点复杂了。关于“吴将李异”的记载,除法正所说外还有两条:
陆逊传:“(建安二十四年219)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异将水军,旌将步兵,断绝险要,即破晏等,生降得凤。”
先主传:“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 蛮夷遣使请兵......(章武二年222)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
然,为何孙吴大将若干,法正却偏偏要提这个不甚著名的李异呢?因为牵涉到在蜀中极负勇名的甘宁,遂不免猜测:难道与其并列的李异,亦在蜀中薄有微名么?
经查,得出关于“璋将李异”的两条记载:
刘璋传:“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璋又从之,遣法正请先主。”
刘璋传注引英雄记曰:“赵韪素得人心,璋委任之。韪因民怨谋叛,乃厚赂荆州请和,阴结州中大姓,与俱起兵,还击璋。蜀郡、广汉、犍为皆应韪。璋驰入成都城守,东州人畏韪,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战,遂破反者,进攻韪於江州。韪将庞乐、李异反杀韪军,斩韪。”
由是以为,“璋将李异”与“吴将李异”实为一人尔。“璋将李异”既可先叛赵韪,后又恃功骄豪,自然亦可在益州刘璋请荆州刘备入蜀,外抵张鲁、内则安己时逃归入吴。
五、巴西太守
张飞传:“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以飞领巴西太守。”
向朗传:“蜀既平,以朗为巴西太守,顷之转任牂牁,又徙房陵。”
论者以此二传相比较后,认为向朗先于张飞任巴西太守,窃以为是。然其时限或仍需商榷。
武帝纪:“(建安二十年215)十一月,鲁自巴中将其余觽降。封鲁及五子皆为列侯。刘备袭刘璋,取益州,遂据巴中;遣张郃击之。十二月,公自南郑还,留夏侯渊屯汉中。”
然,此项记载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刘备是否此时方得巴中?否。
其次,曹操有否攻伐刘备之意?否。
由是得知,“刘备袭刘璋,取益州,遂据巴中;遣张郃击之”语,有误。
而附合此说的,还有[夏侯渊传]。
夏侯渊传:“(建安二十一年216)会鲁降,汉中平,以渊行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平巴郡。太祖还鄴,留渊守汉中,即拜渊征西将军。”
两说皆是曹操先“使张郃等平巴中”,而后“曹操还”。
[夏侯渊传]还犯了两个错误:其一,“会鲁降,汉中平”等事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其二,“巴中”不等于“巴郡”。
我们还是看看双方主要当事人的记载。
张郃传:“至阳平,鲁降,太祖还,留郃与夏侯渊等守汉中,拒刘备。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
张飞传:“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皆云曹操“留”夏侯渊、张郃守汉中,是其已返矣。
曹操既有“得陇望蜀”语,欲坐山观虎斗,安得又遣其与刘备交战。此应为曹操十二月还邺后夏侯渊等的私自行为。
而直至此时,张飞尚不是“巴西太守”。我们再来梳理一下事件经过。
先主传:“是岁(215年),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遣黄权将兵迎张鲁,张鲁已降曹公。曹公使夏侯渊、张郃屯汉中,数数犯暴巴界。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於瓦口,破郃等,收兵还南郑。”
先是,黄权将兵迎张鲁。
黄权传:“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於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黄权到达时,张鲁已降曹操,时已过十一月,然后黄权攻破杜濩、朴胡。黄权为什么要攻击此二人呢?因为他们是曹操所署巴东、巴西太守。
武帝纪:“(建安二十年215)九月,巴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举巴夷、賨民来附,于是分巴郡,以胡为巴东太守,濩为巴西太守,皆封列侯。”
然实际上此时这两郡都归刘备所有(巴西太守既向朗,而巴东郡此时称“江关都尉”),杜濩、朴胡等只能盘据在之前居住的夷、賨之地。
其实,曹操的目的仅为给刘备方添乱尔。然夏侯渊等不作此想,竟于二人被灭后发兵入侵,黄权不能挡,刘备遂令张飞往拒。
此时的刘备已“引兵还江州”,而“令张飞进兵宕渠”。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当是直接派遣张飞从江州沿宕渠水而上。如若要从成都调张飞来,还不如自己引兵前往更快,难道只有“俺老张”才能制住“此小张”么?因此,张飞应是跟随在刘备身边的东征大将之一。亦因此,张飞直至此时,尚不是“巴西太守”。
从另一方面来说,刘备会不会于此时去忙着解除向朗巴西太守之职,转任牂牁,又以张飞领巴西呢?毕竟无任何资料表明张郃之军有曾侵犯到巴西郡治阆中县。因此,愚意以为,此事应发生张郃“引兵还南郑”之后。
而张飞又与张郃“拒五十馀日”,在时间上应已至建安二十一年(216年)。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