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再写三国 (五) 董卓效霍光,行废立(2/2)
    这两人的离开,极大的挫伤了公钦的士气,连袁隗不得不倒向了董卓一边,亲手完成了废立的仪式。此后不久,少帝母子便被董卓下令毒死。

    对于董卓这样做的得失,向来议论纷纷。比较多的观点,认为董卓这样做笨到了家。他们的理由是:董卓如果是忠臣,他为国家找个好皇帝,那是好事,但他不该那么操之过急,在自己的声望还不高的情况下,强行废立。如果他是奸臣,要篡夺王位的话,那一个一无是处的少帝明显比陈留王更适合充当傀儡。

    这样的分析的确有道理,但我认为它少考虑了一些因素。

    首先,关于废立。废长立贤,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很正常的意见事情,应该如此。可古人不这样想,除非长子长孙真的大逆不道,做了十恶不赦的事情,不然很少有人支持废长立贤。在普通的名门望族如此,在皇族之中更是如此。所以董卓无论早废还是晚废,他的道义上要承担的责任,并不会因为他在名望上提高而减轻。甚至过高的名望,会反过来束缚住他的手脚,让他无所适从。

    其次,就局势来讲,董卓并不是当时的唯一选择。兵乱中十常侍与何进的死,让很多公钦大夫失去了依赖的靠山。董卓的发迹,可以说不过是真空期现象。一旦局面平定下来,朝中势力又会重新分配。到时,他这个暴发户式的外人,还能不能权倾朝野,那可就是未知之数了。王允、袁隗乃至卢植都有可能成为取代他董卓的人。于是,借着民心未定,朝中大员们都还在观望着时候,行废立之事,把反对他的人或杀或逐,成了董卓一个不坏的选择。

    第三,董卓无后。他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了牛辅。《演义》里说李儒是董卓的另一个女婿,并不确实。牛辅有没有的得到董卓的信任,我们并不清楚,但就记载来看,牛辅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再加上,董卓认吕布为义子一事,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董卓没有让牛辅继承他家业的意思。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作出一系列决定的时候,是本着无后这么一个心理背景。于是,在我看来,他篡位的可能性变得很小,而他对陈留王的喜爱也就可以解释成是对晚辈的期许。他十分有可能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刘协能够掌起大汉的江山。

    当然,他以后轻浮的作为,让世人更多的把他看成了一个祸国殃民的权臣,一个有心驻空大汉朝的奸佞小人。说到底,董卓不过是一个暴发户,一个在权利真空中,歪打正着的暴发户。他没足够的能力,驾驭偌大的一个局面。他最后的覆灭,也原原本本,出自他自己的手笔。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