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olybull
太平道
天灾,。这恐怕是对东汉末年最简单明了的刻画了。黄河两岸的连年大旱,彻底打碎了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秩序。流民如蝗,盗贼蜂起,这就是那时的现实。
在现实中无法得到保障,就只好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于是邪教产生了。
太平道的发起人张角,传说是一个落地秀才。那时没有什么科举,所以也不知道这落地了的秀才,究竟是如何一个身份。一个讲究出生门第的时代,推举是最为简单实用的;而一旦公认的,身世判定成为评判人物的一个出发点的时候,推举本身也具备了极强大的说服力。
扯远了,张角的所谓秀才出身显然是罗灌水杜撰出来的。也许他只是随着一位学者学了些书经之类的,学的可能还不错。于是,他的老师想为他谋个功名,但最终却只是空欢喜一场。所以,张角很郁闷,开始喝酒,开始没日没夜的睡觉。(读书人发泄的方法真实没创意。)
睡多了,喝多了,渐渐的就不太有效了。也许他还有一个研究黄老之道的朋友,总之他在玄学里领悟到了另外一个境界。他逐渐超脱了原先浑浑噩噩的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信仰的怀抱里。他并不是哲学家,多少算一个思想家,他的《太平清领道》还是有些价值的。
不过那时候,他的邪教还没有产生,他仅仅在少数的同伴之间传扬着他对天地万物的领悟。那时候,他依然是一个读书人。但流民如蝗,盗贼蜂起的现实,给了他契机,一个把他的思想宣扬给天下的契机。张角的骨子里,终究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见到天下人的苦难,总是有一种救民于水火的冲动。他做不了官,于是就只好在精神上减轻人们的痛苦。他开始在一定的范围内,宣扬他的理论,引起人们的共鸣。也许,他还是一个愤青,开始含沙射影的攻击政府。这样一来,他的信徒开始增加了。在受苦难者面前,斥责引起苦难之人,是博取支持的最有效手法。张角一定使用得很好。
张角开始准备建立自己的宗教。他有很多信徒,特别在他家的周围。信徒们开始把自己与旁人区分开来,以体现他在信仰上的不同。宗教是信仰的集中,只有宗教的建立,才能维持住他们崇尚的信仰。张角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些,但他直觉应该这样去做。
现在张角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他有很多的追随者与他一起来制定教规,演习仪式。而张角在自称神之意志的同时,也不忘给那些为建教出过力的兄弟们加以封号。这样,太平道产生。这也使得后来的黄巾起义,多少带有了一点宗教起义的色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