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单骑冲阵真的不该享有与正战单挑相同的权重吗?
    作者:煮酒正熟

    笑笑的观点“武将冲阵辉煌主要靠马”,以及据此推出的观点“单骑冲阵能力所享权重应低于正战单挑”,煮酒以为都颇可商榷。

    煮酒以为,战马、武艺,是优秀武将冲阵辉煌所必不可少的两大条件;而对方缺乏殊死战意,是能成就冲阵辉煌的另一不可忽视的条件。

    没有超高的武艺,光有战马,也成就不了神勇辉煌的单骑冲阵。具体例子如神亭之战,刘繇一方只有太史、无名小将和千余军马,孙策一方则还有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12人。假定由孙策继续缠住太史,徐盛缠住小将,则其他10将如果哪怕有一位能达到赵云的武艺、甚至赵云武艺的60%,那千余军恐怕也早被冲散了!可事实上,孙策等12骑始终被太史及千余军围攻,只办得且战且走,显然处于下风。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此战孙策方是孙策+徐盛+赵云+马超,还会让太史带着那千余军迫得且战且退吗?

    可见,超高的武艺,与拥有战马一样,也是单骑冲阵的必要条件。

    其他例子包括凌统逍遥津之单骑战,结果是身中数枪,绕河狼狈逃窜,侥幸得脱;濡须口周泰、徐盛数番冲杀之下,也是身被数枪、各带重伤。

    这几位在冲阵时也都有战马,冲阵结果却是狼狈万分、侥幸得脱,与赵云、文鸯长时间单骑冲阵之神勇绝伦,直有云霓之别!即使与马超的冲阵表现相比,也是多有不如。

    周泰、凌统、徐盛与赵云、文鸯、马超在单骑乱战方面表现出的明显差距,难道能归结于前三人无战马、后三人有战马吗?很显然,这种差距只能归结于前三人武艺不精,未臻超流。

    对方缺乏殊死战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条件。具体例子如磐河之战,公认前三国冲阵第一人的子龙,挟枪挑麴义、击溃袁绍中军之势,面对殊死力战的数百袁绍亲军居然硬是冲突不入!!此处毛本很是替子龙粉饰了一哈,凭空让子龙“连挑数人”,罗本中的子龙则表现更让人失望,看着袁绍干瞪眼就是冲不进去而且连小卒都杀不了!(我以为罗本的处理相当精彩,体现了一种不为尊者讳的自信,因为关、赵公认是作者着意力挺的人物(看赞诗数目和内容就知),但作者却并不刻意掩饰他们的“污点战例”。毛本做这个手脚,反倒显得器局狭小了一点。)

    可见,步卒一旦拥有殊死的战意,其战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完全不是笑笑所说的“铁蹄踏过,士兵必然非死即伤,要不就是慌忙闪避,结果被铁蹄冲开血路。”

    在这种情况下,武将即使拥有战马和超强武艺,一时之间也难有作为。(这一点其实与实战情况完全吻合,因此应该说此处演义逻辑与实战逻辑差距不大。)

    另外,罗本中还有“马步军兵前后齐搠赵云。曹军一齐拥至。”那样惊险万分的场景,可见,军卒面对单骑冲阵的武将,并不总是慌忙闪避结果被冲开血路。因此武将能冲开血路,当然要靠马,但更要靠超强的武艺(特别是防守能力,包括军器舞动速度)。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