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三国中的两大可疑战役
    作者:langrenly

    三国时期有三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官渡、赤壁、彝陵这其中,官渡和赤壁之战都大有可疑。

    官渡一战,演义中说是七十万对七万,这基本是扯淡可是史书上给的数字呢?按《三国志》本传记载,袁军十余万,屯营东西数十里,而曹军不足万人,才六百多匹马。这个数字显然也不大可信,古来征战胜利都虚报杀伤人数,同时大幅度压缩己方实际前线兵力,这是惯例。而陈寿不知是疏忽还是怎么也就信了,对此,裴松之作了很好的批注,具体可参见三国志魏记一,我就不引了,大概翻译一下,说重点。

    曹操起兵时五千人,又收了青州黄巾三十万,择其精锐编了青州兵。就算分兵守护各地,主战场上人也不应该这么少。曹操一生战术高明,用几千人打十余万,谁看不出来这是必败的战役?如果双方兵力对比真达到十比一,袁绍大可包围住曹军,“十则围之”,何必搞什么阵地战呢?更怎么可能允许后来徐晃劫袁军粮草、曹操火烧乌巢等事情发生,这说明什么?袁军兵力也不够多线布阵啊,他不是绝对的优势兵力。

    战争结束后,据说曹军杀死了袁军七八万人,七八万人奔逃,七八千人追都追不过来,怎么杀法?最后,钟繇传记载,钟繇运了两千多匹马给曹操,可是说曹操只有六百骑兵,马都哪里去了?

    因此,裴注的观点得到认同,现在普遍认为官渡主战场,袁绍大概十万兵,曹操约摸七八万兵,虽然有差距,但不是传说中那么大,战术的优势可以弥补。

    再说赤壁,这就更加可疑,关键是曹操投入了多少兵力?演义的八十三万不可能,当时中原人口一共将近三百万,减去一半妇女,再减去一半老幼病残(恐怕还不止一半),青壮年大约只有70多万,这里头还得有屯田的,当官的,念书的……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周瑜向孙权汇报的曹军实力为:曹操的中原部队15~16万人,新收降的刘表军7万,全部军队合计22~23万多人。 这个数目差不多。一直以来也是认为赤壁 之战是二十多万对四五万的战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