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人中吕布”为何会落得一身惨败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问三国武功谁第一?小儿皆言吕布,成人皆言关羽。

    为何小儿和成人看问题有如此出入?原因是儿童单纯,看问题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成人功利,看问题也带有功利的色彩。在对待历史人物,古人说应该符合“礼”的要求,用今天的话说是讲政治的需要。无论何种观点,对于不知道走老板路线的吕布来讲都只能是冤死的孤魂。更何况吕布的案子是刘备定的性,曹操拍的板。作为当时的尊曹魏为正统的社会,自然不会为吕布翻案了,作为后来的尊刘抑曹的群体,更没有为他翻案的勇气。

    吕布英勇善战,“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阵。”陈宫评价说:“吕布壮士,善战无前。”吕布应该是三国当然的军神。但是,吕布先是丁原的甘儿子,后来,背叛丁原认董卓为义父,接着又杀了董卓。在愚忠重于一切的封建社会,吕布的反复无常无疑成了触犯整个封建道德和利益。吕布被曹操评为“狼子野心,诚难旧养”。张飞骂他“三姓家奴”。

    在大讲“讲政治”的年代,不论武功如何高深,只要跟不上一把手或实权派的步伐。你就是再有本事,别人也不会看重你。《三国演义》称:温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尊刘抑曹”的罗贯中的对吕布如此评价,不可谓不高。在董卓当政的时代,丁原作为割据势力,背叛丁原对于稳定大局肯定是好事。董卓暴虐无常,非但不能成为领导时代潮流弄潮儿,反而逆时代潮流行事。吕布英勇善战,是一员不可多得晓将。在董卓手下,由于吕布英勇无比,使得纷纷起来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不能有所作为。在袁绍手下做主将时,横扫张燕的数万精兵如卷席。可是,吕布不断背叛旧主的行为,在中国整个忠君就是一切的社会,既不合乎“礼”的要求,也不符合今天的讲政治大局。

    吕布反复无常,当然跟自己的修养有关,但更多的是跟他的领导心胸狭小有着直接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吕布鹤立鸡群,军功无人可比,自然引起将领们的嫉妒、中伤、诋毁和离间。董卓心胸狭小,每事睚眦必报。为了一点小事,一标投向吕布。为了摆脱董卓的加害,吕布起而杀之。吕布接着又杀死三个人,顺利地终结了董卓暴政。袁绍暗害吕布,吕布在窗前让一个歌妓乔装成自己弹琴,吕布才摆脱了袁绍的加害和监控。在投靠到曹操后,自知不是对手的刘备,深怕吕布为曹操所用,便挑拨曹操杀害了吕布。

    吕布除掉了这个暴虐的董卓,在当时可谓天下第一功德。因为这是讨董的袁绍集团,牺牲一个集团军,甚至几个集团军,也不一定能得到的东西。如果没有吕布的“反复无常”,袁绍、曹操的革命说不定还要在黑夜中摸索多少年,其功劳可与西安事变相比美。而关羽脑袋僵化,为了小集团利益,而不顾大局,叛曹后回到割据分子刘备的怀抱,只能加重了分裂的砝码。吕布之所以不走时,一是没有找着明主,二是群体的加害有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