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为刘备“七百里连营”正名(2/2)

    刘备虽然没有过人的军事才能,可他的军事行动基本是符合正常的作战规则的。如果不是兵力太弱或者对手乃军事天才,刘备的水平是完全够用的。实际上,就刘备自己的观点,在蜀军里面讲作战还没有人超过他的,大概庞统、法正在战术上可以略胜他一些(所以他喜欢带此二人去作战)。

    而曹丕在军事方面不仅与曹操无法相比,与曹睿也有较大差距的,而且不听劝告。

    其实,连与刘备直接对敌的陆逊都没有这样评价,只是认为:“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它变。”“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陆逊部将也认为:“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 (见陆逊传) 实际上,陆逊认为蜀军的三大弱点为:

    1、 放弃水军,只以陆军沿长江前进;

    2、 进攻时间很久,人马疲劳,思想放松,偷袭容易得手; 3、 营垒分布各处已经固定,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利于部署攻击。 而占据各地险要,实际乃蜀军的优势,只是后来,兵败如山倒,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罢了。

    所以结论是:刘备虽然是连营七百里,但是并没有犯七百里连营分散兵力的错误。其主力仍然集中在夷陵地区与陆逊作战。而演义中竟然安排诸葛亮也这样批评刘备,实在是为了抬高诸葛亮。(说到演义去了,赶紧回到历史中)

    刘备在军事上的最大错误,我认为是:

    1、 没有水陆并进,将水军留在后面,而以陆军单独进军。 这是刘备最大的错误。在山地,由于刘备已经在各险要扎营布寨,陆逊要想迂回切断蜀军,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由于刘备将水军留在后方,陆逊就可以发挥水军的作用,以战船沿长江把部队偷偷运送到蜀军后方登陆,而后切断蜀军。蜀军的前军就是这样被包围消灭的。

    由于刘备的水军估计比较弱小,而且是顺流而下不易撤退,耽心水军被陆逊消灭,所以将其留在后面。实际上,即使水军打不过吴水军,也可以迟滞敌人的行动,为陆军赢得时间。

    刘备的前军被消灭后,已经决定了本次战役的结果,以后的作战,只是刘备能否逃回的问题。因为这时刘备在夷陵战场是以2.5万对敌军的5万多人,而且军心大乱。

    2、 思想麻痹,警惕性太低,极容易被敌人的袭击得手。 由于很长时间两军没有交战,部队的警惕性已经完全松懈,才会被敌军的突击打的全线崩溃。其实陆逊开始还做了一次试探性进攻,也没有引起蜀军的警惕。

    刘备这时没有及时命令部队提高警惕,大概与其身边缺少法正这样的优秀谋士有关。

    3、 深入敌国,应速战速决,拖延时日,士气低落。 由于战事拖延过久,刘备应果断采取措施。或者寻求谈判和解,或者再作最后的攻击,或者直接主动撤退。这样主动权在自己手中,相信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唯一的问题是刘备的面子,这时刘备已经是大汉皇帝,不是从前四处逃命的小军阀了。

    以上观点,希望为刘备正名:七百里连营是真,犯分散兵力的错误是假。刘备的军事部署基本正确。唯一的部署错误是:在沿江地区作战,没有水陆并进。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