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资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三国官制的组织和特点(2/2)

    卫尉,徼巡宫中。

    太仆,掌舆马。

    廷尉,掌刑狱。

    大鸿胪,掌诸侯国及归附各族。

    宗正,掌宗室亲属。

    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货币,其属有督农。 少府,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

    执金吾,徼巡京师。

    太后三卿,卫尉、太仆、少府,均随太后宫为官号,位在九卿上,其属有丞。

    大长秋,皇后卿,掌奉宣皇后意旨,其属有丞。 太子太傅.掌辅导太子。

    御史中丞,受公卿奏事,举劾弹章。

    符节令,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符等。

    中领军、领军、前领军、行领军,掌领禁卫诸军。其属有中护军,步兵、屯骑、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

    殿中督,掌督守殿内。

    地方官有四征、四镇将军,以东西南北四方分将军之号,兼统州刺史。

    持节都督,于缘边诸郡置之。其属有护军、监军。 司隶校尉,如汉制督察京师,不典益州事。

    州刺史,掌循行郡国,录囚徒,考殿最,或置牧。其属从事史、假佐诸行事,部郡从事、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从事、主薄书佐。议曹从事、劝学从事、典学从事、督军从事、祭酒从事、前后左右司马。

    郡太守,掌治其郡。

    郡都尉,典兵禁,备盗贼。

    县令、长,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掌治其县。

    三.吴国的官制组成和特点

    吴国官制的明显特点就是虽无创造,但和魏、蜀均有诸多不同之处。反映出吴国统治者坚持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并不步别人之后尘。

    丞相,置左右丞相,此与魏、蜀不同。

    太傅,不常置。

    大司马,置左右大司马,掌武事。朱然曾为左大司马 ,全琮曾为右大司马。此外仍称大司马。 上大将军、大将军,掌征伐,陆逊、吕岱曾为上大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

    太尉,典兵狱。

    司徒,主民事。

    司空,掌水土。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不常置。

    光禄大夫,掌劝善规过。

    尚书令、尚书仆射、列曹尚书,尚书令总典纲纪,无所不统。尚书仆射主门封,掌授禀,假钱榖。诸曹书有选曹尚书、户曹尚书、贼曹尚书,其属有郎中等。

    中书监、令,监典尚书奏事,令平尚书奏事,同掌机密。其属有中书郎、左右国史。

    侍中,出入侍从,备顾间,或拾遗补阙。

    散骑中常侍,掌「规谏」。又有散骑侍郎。

    秘书监、典艺文图籍,其属有秘书郎、主书、主图、主书令史。

    太常,掌礼仪祭祀,其属有博士祭酒、太史令、太庙令、园邑令。

    光禄勋,掌宿卫宫殿门户,其属有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南北中郎将、羽林督、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绕帐督、帐下左右都督。

    卫尉,掌徽巡宫中。

    太仆,掌舆马。

    廷尉,掌刑狱。其属有丞。

    大鸿胪,掌诸侯国及归附各族。

    宗正,掌宗室亲属。

    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货币,其属有典农校尉、都尉、节度。

    少府,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其属有御府令、中藏府令、中左右尚方令、平准令。

    执金吾,掌徼巡京师,其属有武库令。

    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路寝建筑。

    太后三卿,卫尉、太仆、少府,均随太后宫为官号,其属有丞。

    大长秋,皇后卿,掌奉宣皇后意旨,其属有丞。 太子太傅、太子少傅,掌辅导太子,其属有中庶子、庶子。又置有太子宾客,左辅都尉、右弼都尉、辅正都尉、冀正都尉,辅义都尉、左右部督。

    御史大夫,掌受公卿奏事,举劾弹章,又置左右御史大夫,永安五年(公元二六二年)以廷尉孙密、光禄勋孟宗分为之。其属有中执法、左执法、侍御史、监农御史。

    符节令,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等。其属有符玺郎。

    领军将军、左右领军,掌领禁卫诸军,其属有中左右护军,武卫,步兵、屯骑、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

    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

    地方四征、四镇将军,以东西南北四方分将军之号,兼统州刺史。

    持节都督,都督诸州军事,于濒江之要地置之,其属有护军、监军。

    州刺史,掌循行郡国,录囚徒,考殿最,或置牧。其属有从军史、假佐从事等,部郡从事。又有师友从事。

    郡太守,掌治其郡。

    郡都尉,典兵禁,备盗贼。

    县令、长,掌治其县,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