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二十 曹操收降张鲁(2/2)

    这三个郡必须有人总管军事。这个总管军事的人,曹操选了夏侯渊。在夏侯渊之下,曹操加派了张郃与杜袭。

    夏侯渊是豫州沛国谯县(安徽亳县)的人氏,与曹操是小同乡,从少年时代便在一起,交情极好(有人说他们二人,原是堂房兄弟;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这个说法,站不住,因为,曹家与夏侯家,在曹嵩以后曾经互为婚姻。我个人的看法是:曹嵩虽不是宦官曹腾的亲生子,却极可能是曹腾的同胞兄弟之子)。

    曹操年轻时候,在家乡行为不端,犯了法,该坐牢。夏侯渊把罪行供认是自己干的,因此而代替曹操坐了牢。不久,曹操却也出了全力,使得地方官把他从牢里释放出来。这一件事,我在以前叙述“曹袁之争”的时候,已经提到过。

    曹操起兵,参加讨伐董卓,以及对袁术、吕布等人作战,夏侯渊一直跟随曹操,先后做了曹操下面的“别部司马”、骑都尉、陈留太守、颍川太守。曹操打平了袁绍,夏侯渊的军阶升到“督军校尉”,专管兖、豫、徐三个州的军粮。此后的几年,他不断地替曹操打仗,打平了不少的各地对曹操“叛变”或“造反”的人:泰山郡的昌稀,济南郡的徐和,庐江郡的雷绪,太原郡的商曜,右扶风(郡)的隃糜县与汧县的氐人,安定郡的杨秋,终南山的刘雄,凉州的马超、韩遂、宋建。

    这些被夏侯渊击溃或消灭的人,情况各不相同:昌豨与雷绪,是地方上的领袖,受了刘备的策动而起兵兴汉讨曹的。徐和是黄巾小首领。商曜是什么样子的人,无考。杨秋,很像是马超的朋友。刘雄是地道的土匪,有人说他不叫做刘雄,而叫做“刘鸣雄”,鸣雄的意思,是喊叫起来像雄鸡;这两个字不是真名,而是“绰号”。马超、韩遂,毋庸介绍。宋建,是割据了“枹罕”一带三十几年,自称“河首平汉王”的一位土豪。枹罕,在今天甘肃省导河县。

    夏侯渊消灭宋建,是在建安十九年。次年,他带了凉州的将士与诸侯诸王,到一处叫做“休亭”的小地方,与曹操的大军会合,打平了张卫,收降了张鲁。

    曹操先后升他为“行都护将军”、“征西将军”,留他在汉中坐镇,总管一切,自己回了邺县。

    邺县属于冀州魏郡,本是袁绍大本营的所在地。曹操击溃袁绍,消灭袁尚以后,渐渐把这个邺县作为自己大本营的所在地,对许县不再重视。

    建安十八年五月,他以汉献帝的名义,封自己为魏公,划魏郡及冀州的其他九郡,为魏国的领土。

    这魏国与汉朝景帝以来,所有的诸侯国都不相同:魏国内部的行政,由魏公自己管,而不归汉朝的朝廷管。

    到了这一年(建安十八年)的十一月,曹操索性又在魏国的都城邺县,另设一个“魏国的朝廷”,有尚书令、侍中与六个卿。

    他早就目无汉室。汉朝自从汉高帝不许异姓为王以来,为“公”的只有一个王莽,这奸臣曾经逼了他的傀儡皇帝封他为“公”(安汉公)。曹操在“自封”为魏公之时,已经“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在历史上与王莽并列了(“公”有两种;有封邑的公,是诸侯;没有封邑,而只是在朝廷中官位甚高的三公之公,不是诸侯,没有封邑。三公在周朝是司徒、司马、司空,在汉朝初年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太师、太傅、太保,是“三孤”,比三公高)。

    曹操这一次收降了张鲁,并吞了汉中,不肯听司马懿的话,继续向南,越过大巴山,打刘备,而匆匆忙忙留下了夏侯渊,便回到魏郡的邺县去,为的是什么呢?

    为的是:把自己再升一格,由魏公升为魏王,他叫华歆等人准备了一番,在建安二十一年五月准备完成,用汉献帝的名义颁了一道诏书给他,说他“勤过(后)稷(大)禹,功侔伊(尹)周(公)”,不把他晋封为王,就不能够“答神祗”、“慰万民”。

    司马懿是司隶校尉部,河内郡、温县的人氏,这时候在曹操面前当“主簿”。司马懿认为,刘备用欺骗与武力胜了刘璋,蜀郡等地的人,心中不服。刘备自己又亲自带兵去了荆州;向孙权争夺江陵。曹操倘若在这个时候进攻,刘备的部队一定瓦解。

    曹操回答司马懿说:“人倘若不知足,便要吃苦。我已经得了陇,难道还希望有蜀吗?”

    曹操的另一位主簿刘晔,也劝曹操立刻进兵取蜀。曹操仍旧不听(主簿的职位,相当于秘书处处长,而并非完全相同于秘书处处长。主簿可以有两个或更多,而今日的秘书处处长只能肓一个,其余的只能称为副处长)。

    曹操把刘备的能力估计得不高(虽然当年曾经在许县为了拉拢刘备,说刘备是英雄,除他本人以外的唯一的英雄)。因此,曹操觉得留下了夏侯渊,加上张郃与杜袭,便足够对付刘备。

    杜袭是一个文人,出生在豫州颍川郡定陵县,这时候在曹操下面当丞相府长史(秘书长)。曹操给他以“驸马都尉”的官衔,叫他主持汉中三郡的政务。他待老百姓很宽厚。有八万多逃到了山里去的人听他的话,从山里面出来,搬家到洛阳与邺县去。

    张郃是冀州河间郡鄚县人,在冀州牧韩馥下面当“军司马”,打黄巾有功;其后在袁绍下面升到了“中郎将”一级,投降曹操,被曹操拜为“偏将军”,打了不少的仗,升为“平狄将军”。夏侯渊打马超与宋建,他是夏侯渊的得力帮手。

    曹操叫他也留在汉中,和夏侯渊在一起。他带兵越过大巴山,深入巴东、巴西二郡,用说服或胁迫的方法,搬出了几万人口,向汉中郡的方向移动,走到(今日四川渠县之东的)宕渠山,被张飞挡住。两军相持了五十多天,张飞获胜。张郃率领残部,回去了汉中郡的郡治南郑县。

    张飞在宕渠山的崖石上,留下了一块碑,字写得十分雄壮,文句也极其有力:“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宕渠,立马勒铭。”有人以为这是他的秘书写的。我认为,当秘书的先生们另有所长,写不出这样的碑,这样的碑,只有像张飞那样的大英雄,才写得出。

    曹操接到张郃吃败仗的报告,不仅不处罚他,反而升他为“荡寇将军”,使张郃感激得五体投地。

    此后,直至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大举向汉中进攻,曹、刘两军的接触不多。

    建安二十二年十一月,刘备先对曹军作试探性的攻击,派张飞屯驻在(甘肃成县之北的)固山,另派吴兰率兵屯驻在(成县之西的)下办等处。曹操也派了曹洪与曹休来对敌。曹洪这时候是“都护将军”,曹休是“骑都尉”、“参洪军事”。

    曹操吩咐曹休,“你虽然在名义上不过是曹洪的参军,实际上却是统帅。”曹洪知道了曹操有过如此吩咐,就索性让曹休主持一切。

    刘军扬言,张飞屯在固山的兵,是作为切断曹军后路之用的。曹休告诉曹洪,倘若刘军真想叫张飞切断曹操的后路,便不会大肆宣传。“我们只要先打败了吴兰,张飞就会放弃固山而走。”次年(建安二十三年)三月,曹洪、曹休击败了吴兰,张飞果然撤了固山之兵而去。吴兰达到氐人的部落里,破杀。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