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一向喜爱马谡,但这次无奈,挥泪斩之,后写下《论斩马谡》、《街亭自贬疏》等文。
却说东吴派使臣到蜀中来致书,请求出兵共讨魏国,并述说东吴不久前大破曹军之事,一来,显示自己的威风,二者,表示与蜀国和好。后主大喜,令人持这份使书到汉中,报知孔明。
孔明如今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正准备再次出师,收到后主书信,立即设宴大会诸侯。宴席间,忽然刮起一阵大风,竟将庭院前的一棵松树吹折了,众人都大吃一惊。忽报赵云将军昨夜病重而死。孔明大声道:“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啊!”众将无不挥泪泣颜。孔明命子龙二子到成都去面见后主报丧。
后主听说赵云死,放声大哭,道:“想当年,先父携民渡江,遭敌兵追截,朕尚年幼,要不是子龙将军单骑拼死相救,朕早就死在乱军之中了!”立即下诏,敕厚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可四时享受祭祠。子龙二子谢辞而去。
后主身边的大臣这时上奏说:“诸葛丞相将军马分拨已定,即日就将出师伐魏了。丞相派杨仪带《出师表》来到成都,呈交御览。”
后主接表拆开阅道: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敦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故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鲧、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权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前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