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孔明深知周瑜用心和计谋,周瑜越来越感到此人不可留,将来必是江东之大害,但若杀了孔明,又怕遭曹操耻笑,于是便想方设法要寻机除掉他。
一日,周瑜聚众将于帐下议事,问孔明道:“近几日就要同曹操交战了,水路交兵,应当先用什么兵器攻战?”
孔明道:“大江之上,应以弓箭为先。”
周瑜道:“先生之言,甚合我意。但是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督造十万支箭,以作应敌之用。这是公事,请先生不要推却。”
孔明道问:“这十万支箭不知道都督什么时候用呢?”
周瑜道:“十日之内,能办妥吗?”
孔明道:“曹操马上就要打过江来了,若等十天,必误大事。”
周瑜便问:“先生料几日能造完?”
孔明说:“只要三天,就可交上这十万支箭。”
周瑜一惊,道:“军中无戏言。”
孔明笑笑说:“愿立军令状,三天办不成,甘当受罚。来日造起,到第三天,都督可派五百人来江边搬箭。”
孔明走后,鲁肃对周瑜说道:“这个人莫非是在诈我们吧?”
周瑜摇摇头:“他自己送死,并不是我逼他。你可去探孔明的虚实,然后来告诉我。”
鲁肃来见孔明,孔明道:“子敬得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作幔,每船用束草千余个,分立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支箭。只是不能让公瑾知道,他若知道了,我的计策就会失败。”
鲁肃回报周瑜,果然不提借船之事,只说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等物,自有道理。周瑜大惑不解道:“看他三日后怎么交差!”
鲁肃将孔明所需之物都备齐了,只等候调用。第一天不见孔明动静,第二天亦然。直到第三日四更天时,孔明将鲁子敬秘密地请到自己船中,说:“请先生同我一道去取箭。”便下令二十只船用长长的绳索连接成一串,一直向北岸进发。
这天夜里大雾漫天,江上更是雾气重垂,人在对面都看不清。孔明督促船只前进,到五更时候,已接近曹操水寨。孔明让把船头冲西,船尾在东,一字摆开,军士皆藏身于青布幔中,然后下令擂鼓呐喊。鲁肃大惊道:“要是曹兵杀出来可如何是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