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六不总理,围棋功臣(2)
李鸿章得知指挥员是安徽老乡,其祖父等家族成员都曾是自己手下的淮军官兵,非常高兴。接着又当面考了一些军事试题,段都对答如流。李鸿章兴奋得击节称赞,当即表扬段祺瑞是“熟知军事,俾易造就”,是可用之才。
1887年夏季,李鸿章亲赴天津武备学堂主持第一届学员的毕业考试,段祺瑞以最优等的成绩毕业。李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赞扬段祺瑞等学生“各项操法,一律娴熟,试以炮台工程做法及测绘,无不洞悉要领……”
1888年冬天,五位赴德国留学生的学员名单呈送到李鸿章的手中审批。可是,李在这份留学德国的学生名单里,竟然看不到段祺瑞的名字。李鸿章认真审视了片刻,大笔一挥,将其中一名山东籍学生的名字划掉,换上了段祺瑞。
1889年春天,段祺瑞告别妻子和仅有一周岁的儿子,和其他四个同学来到德国柏林陆军学院,学习军事理论和各种操练课程。一年后,他们又奉命到鲁尔区埃森克虏伯兵工厂,进行火炮实习。
克虏伯兵工厂生产的各种威力巨大的先进火炮,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师夷长技”的魅力。为了使自己的国家摆脱落后挨打、备受屈辱的局面,他们拼命用功学习。
弗里茨·克虏伯从留德督学荫昌转交的李鸿章的信函里,知道这批学生是中国的精英。但因为忙于公务,始终无法抽身前往探望。当他知道这些学生的聪颖与吃苦精神事迹后,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前往梅喷射击场教授课程。
1890年春天,清廷特使洪春代表皇帝前往德国埃森探望留学生。段祺瑞及其同学以娴熟的技术操演了各种口径的克虏伯大炮,并以优秀的测距、瞄准、射击成绩,获得洪春和弗里茨·克虏伯的赞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