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奇石是怎么样形成产业的呢?清江奇石这个行业开始只是零星的、分散的、个体的、自发的一些细微行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著名的文化人龚先生就邀约一些文化人,在清江河滩捡石头玩儿,后来得到曾获得联合国授予“石艺美术家”称号的来层林先生的鼓励,龚佬就带领一批文化人下河捡石头,随后又成立了奇石协会,一下子就有百余人开始捡石玩儿石了。不过,那时侯只是在文化圈子里做纯文化的收藏和自我赏析而已。再后来,闻讯到清江奇石获奖了并交易了,又看到柳州等外地人来清江河滩一车一车地把清江奇石往外运,迷雾数千年的金山人这才醒悟过来。此时的协会也就越来越庞大了,组织专人外出考察学习,号召村民参与并逐步发展到开始向外交易。向广大奇石爱好者传播信息和专业知识,使农民和职工快速致富。近几年来,协会以超越自身义务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一大批老领导和协会的组织者,深入到农村沿江一带,号召并组织帮助农民如何鉴赏、如何出售交流、如何整理奇石,并为他们提供全国、全世界及本地、外地的各种信息,凡外来客商和游人,协会都把他们带到农户家中购石,从而带动了专业市场的发展,使一批农民和居民因此致富,同时也调优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
有的村整村的人从事捡石头这个行当,使村民因此而致富了。县委县人民政府将此事提到了议事日程,因势利导推进清江奇石向产业方向发展。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制定专门政策,捆绑有关资金帮助建立清江奇石专业村和兴修公路、兴建大型交易市场清江奇石苑等。短短几年,上山的、下河的、请进来的、拉出去的等等,到处都是采石购石的,清江奇石这个行业便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并很快形成了一大新型的文化产业。现在清江奇石协会的拉动下,直接从事奇石产业的达一万多人,带动了相关行业三万多人,可以说有四万多人参与这个产业。仅清江奇石产业的年交易量就在亿万元以上。
清江奇石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一切存在都有信息。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然而,大量的信息是我们的五官不能直接感受的,人类正通过各种手段,发明各种仪器来感知它们,发现它们。如今的电子系统如通信、互联网等就是用来交流信息的。如何利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来为清江奇石产业造势和运作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