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一级支流,古名夷水,亦名水。因河水清澈而得名。始见于《禹贡》,详记于《水经注》。《水经注》云:“夷水,即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位于长江南岸,是长江中游在湖北省境内仅次于汉水的第二大支流。
传说是廪君蛮巴人繁衍并向外开拓之发祥地。“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
她发源于利川与重庆市交界之齐岳山龙洞沟,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在宜都市所在地之陆城注入长江。全长4公里,有“八百里清江美如画”“土家族的母亲河”的盛誉。
清江流域山明水秀,主要是土、汉、苗三族混居地。流经长阳的清江水域长约148公里,有“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是画廊”之说。主要包括白玉湖、花桥水库、平洛湖、柏园岛、柏竹岛、武落钟离山、隔河岩等景点。在县城龙舟坪西11公里处的清江上有隔河岩大坝,大坝长165米,高150米。大坝既能发电,又可以防洪蓄水,在1998年长江遭遇百年大洪水时,隔河岩大坝为蓄水分洪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大坝下游1公里处有亚洲最长的铁索桥,桥长303米,完全由固定于两岸的铁索承载,桥面铺有结实的大木板,总承载量达80吨,可通行机动车辆。铁索桥是为了隔河岩工程而修建,后来清江上建成清江大桥,铁索桥便成为一处供游人观光的景观。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