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幕此情可待成追忆(1)
之一 他日扁舟有故人
在梓州的第五个年头里,柳仲郢因有佳绩,征为吏部侍郎,于是李商隐五年梓幕生涯结束了。
他以诗回忆了这五年的生活:“不拣花朝与雪朝,五年从事霍嫖姚。君缘接座交珠履,我为分行近翠翘。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
在此五度冬春,李商隐经常与同事一起参加筵席,看艺伎之舞。同事们皆有所托付,而李商隐只剩抱病之身,却再无风流心。独自长歌离开,李商隐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缕往事的云烟,只带得一身余香归去。
大约在855年,李商隐和柳仲郢起程了,这一年的暮春回到了长安。此时李商隐的人生只剩下最后的三年时光。
李商隐遇到了当年一同考中进士的李定言。李定言同样是早丧爱妻。想昔日曾与君携手花间,而如今却与君对泣春风,于是李商隐写诗感叹这迟暮之伤——“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卷枕江楼。莫惊五胜 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这旧游之地,碧草侵途,珠帘不卷,人去楼空。美人已沉水埋香骨,地下若知,也当伤春而白头。李商隐的人间路已是这般的野草侵道,而当他去访郑大隐居处时,看到了一条通天之路——“石梁高泻月,樵路细侵云”。他将沿着这条路回到自己的仙乡。
就在这时,朝廷任命柳仲郢硒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而后柳仲郢又奏任李商隐为盐铁推官。
李商隐将要再回江南,而后沿着送父亲魂魄归兮的那条路,又回郑州,然后在这里去世。
去之前,李商隐再次来到洛阳的崇让宅。这时妻子已去世六年,李商页负了太多的悲凄往事,来到这座荒凉的王家旧宅,念念不忘他的妻——“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李商隐推开了一扇扇尘封已久的门,随着吱嘎的声响,眼前出现了绿苔侵阶、曲折往回的幽暗长廊。荒宅里花月如有魂魄,废墟上浮荡着一层凄艳的精气,似乎一转身就能见到聂小倩前来。一只蝙蝠拂帘进来,一只小鼠翻窗逃去,让李商隐惊疑将有魂魄归来。等了半天,只有冷寂寂的风声拂过,想起与妻子背灯私语时,李商隐不禁悲从中来,起而夜歌。
李商隐一生的政治悲剧从遇见他的妻子开始,但他从不后悔与妻子携手的这短短时光。
经历着剧烈政治内耗的大唐,一个个文人志士都在逐渐丧失独立性,染上深入骨髓的飘零落寞。至于晚唐,更是黯然消沉,如南海睡莲,夜则花低入水。
这命运同样落到李商隐身上。他只不过是爱上了一个女子,便被放逐荒野。有人说他负了义,但他却是承了情,诗人在党争中势必是情义难两全的。他想独善其身而不能,只能在两党相争的刀锋上行走,且行且悲恸。
李商隐在857年来到了扬州,做他人生最后一个小官——盐铁推官。
来到此地,李商隐看着明媚江南,一时一颗愁云密布的沧桑心灵也涌入一点春光,于是写的诗也有了露珠一般短暂的熠熠光亮——“惊鱼拨剌燕翩翾,独自江东上钓船。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