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在情爱之途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八章 困境(7)
    第八章  困境(7)

    还有一件好事,《中华新报》希望他们每天编一页文学副刊,编辑费每月一百元。郭沫若起初不太情愿,说好是好事,只是《中华新报》政治上的色彩不好。郁达夫却认为,编辑的权力在自己,他的色彩就沾染不到我们,反过来,我们的色彩要沾染他呢!并且有一百元编辑费,可以弥补一下开销。他们做了分工,郭沫若主管《创造周报》,郁达夫和成仿吾主要做日刊,日刊名就叫《创造日》。郁达夫特地写了一个“创造日宣言”,发表在创刊号上:

    “我们想以纯粹的学理和严正的言论来批评文艺政治经济,我们更想以唯真唯美的精神来创作文学、介绍文学。现代中国的的政治实际,与无聊的政党偏见,是我们所不能言、不屑言的。我们这一栏是世界人类共有的田园,无论任何人,只须有真诚的精神和美善的心意,都可以自由来开垦!”

    8

    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发行量逐期增加,特别是《创造周刊》,由于刊期短,尤其得到了读者的喜爱,最近一期竟达到了六千份。一天,郭沫若拉着郁达夫和成仿吾往各个门市部跑了一圈,发现许多店子里都脱销了。他们还听到一些读者的议论,说郭沫若拨动了他们的心弦,点燃了他们的热情之火,郁达夫则把他们心中的苦闷和愤懑无畏地叫了出来,对不合理的社会提出了控诉。三个人都为此非常兴奋,走在大街上,一个个都气宇轩昂的样子。郁达夫说:“沫若,还记得上次公说《创造》销路不好,我俩借酒浇愁的事么?”

    “哪能不记得?呵呵,我晓得,你酒兴又发了!今是个可喜可贺的日子,走,我们一起喝酒去!”郭沫若挽起郁达夫和成仿吾的手,“今天,我们找个高级饭店,好好地畅饮一番!”

    他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东亚大饭店,向着那扇吞吐着西装革履的先生和浓妆艳抹的女士的玻璃旋转门走去。然而刚踏上台阶,郭沫若就停住了脚步,苦笑道:“这样的高级饭店进去了不知出得来么,大家检查检查,看口袋里还有多少东西吧。”三人便各自摸自己的口袋。郁达夫浑身上下摸了个遍,才掏出一个银元,尴尬地:“我……只有一块钱了。”

    郭沫若从口袋里翻出一些纸钞和硬币来,看一眼,数都懒得数,便又塞回口袋里去,叹口气道:“看来,这不是我们来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