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评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节“经世”、“务实”学风(2/2)

    又赞白诗曰:

    海图题咏见忧思,浪搅天吴悔己迟。

    亦有刑天精卫句,千秋独诵白家诗。②

    另一方面,之洞又贬抑风格险怪、词句苦涩的李(贺)诗和贾(岛)诗:“李昌谷诗乃零句凑合者,见之本传,贾长江诗乃散联足成者,见之唐诗纪事。岂特去诗教太远,古来大家直无此作法,其险怪不平易、苦涩不条达,正其才短,非其格高也。”③他还批评黄庭坚:“黄诗多槎牙,吐语无平直,三反信难晓,读之鲠胸臆”④。

    张之洞论史学,亦多从切济时用着眼。“读史者贵能详考事迹古人作用言论,推求盛衰之倚伏、政治之沿革、时势之轻重、风气之变迁,为其可以益人神智,遇事见诸设施耳。”“诸史中体例文笔虽有高卞,而其有益实用处,并无轻重之别。盖一朝自有一朝之事迹,一朝之典制,无可轩轾,且时代愈近者,愈切于用。”①之洞认为,”全史浩繁”,而以“《史记》、《前汉》为尤要。其要如何,语其高则证经义,通史法;语其卑则古来词章无论骈散,凡雅词丽藻,大半皆出其中,文章之美,无待于言。”②“若意在经济,莫如《文献通考》,详博综贯,尤便于用。”③对于史论之作,之洞推崇唐刘知几“《史通》最为史学枢要,必当先读”④,又品评王夫之《通鉴论》、《宋论》“识多独到,而偏好翻案”⑤。他还批评“本朝史学家搜考亦极繁细,然亦稍有贪多识小之弊”⑥。

    相对而论,在诸多学术门类中,之洞于版本目录学见识为精,贡献尤大。

    光绪元年(1875年),张之洞任四川学政,“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之洞因作《书目答问》“以告初学”⑦。此书于中国版本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修成。七年之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告竣。《提要》对一万另二百五十四种古代典籍分类编排,并作出简要考订和评论。至今为止,它仍是最重要的问学门径之书,但其内容繁杂,不易为初学者掌握。而且,《提要》编成以后近百年内,又有大量学术著作问世,这就迫切需要有一部“以约驭繁”,且吸收最新学术成果的版本目录学著作来充当治学者的入门向导。

    《书目答问》便担负了这一任务。《书目答问》的最大特色是切于实用。张之洞在《略例》中标明著述宗旨: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其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此编所录,其原书为修四库书时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库虽有其书,而校本、汪本晚出者十之七八。)今为分别条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又于其中详分子目,以便类求。……凡所著录,并是要典雅记,各适其用。总期令初学者易买易读,不致迷罔眩惑而已。①《书目答问》的选录标准是:

    经部举学有家法实事求事者,史部举义例雅饬考证详核者,子部举近古及有实用者,集部举最著者。多传本者举善本,未见精本者举通行本,未见近刻者举今日见存明本。②《书目答问》共收录典籍二千二百余种,学术精要之作。基本网罗。又于每一种书目下列举若干重要的、通行的版本,加以简要切当的比较,以为初学者指点要津。

    由于《书目答问》具有简约、精要、实用的特点,素为学界所推重。梁启超回忆,他少年时代“得张南皮之《輶轩语》、《书目答问》,归而读之,始知天地间有所谓学问。”①任公此言,是当年士人的真切感受。对国粹派素持批评的鲁迅,于真正的中国学问仍深表敬意。1927年,他在抨击”整理国故”口号的同时,又告知青年:“我以为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②清末至民国间,求国学的入门之径者,莫不就教于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仅此一例,即可见张氏在中国近世学术史上的地位。

    ①《清代学术概论》二十。

    ②《庄子·天下》。

    ③《论语·子路》。

    ①《论语、述而》。

    ①《全集》,卷二百零四,《輶轩语》一,语行第一,讲求经济。

    ①《全集》,卷二百零四,《輶轩语》一,语学第二,读书宜读有用书。

    ②《劝学篇·内篇·守约第八》。

    ①《劝学篇·内篇·守约第八》。

    ①《清代学术概论》二十六。

    ①《全集》,卷二百零四,《輶轩语》一,语行第一,戒自居才子名士。

    ②《全集》,卷二百二十八,《抱冰堂弟子记》①《全集》,卷二百二十六诗集三《连珠诗》之二十二。

    ②《全集》,卷二百二十六,电牍五十七,致京张冶秋尚书。

    ③《全集》,卷二百零四,《輶轩语》一,语学第二,读书宜读有用书。

    ④《全集》,卷二百零四,《輶轩语》一,语学第二,宜学好墨卷,宜讲用意用笔。

    ⑤《全集》,卷二百零五,《輶轩语》二,语文第三。古文骈体文。

    ⑥《全集》,卷二百零五《輶轩语》二,语文第三,时文。

    ⑦《全集》,卷二百零五《輶轩语》,二,语文第三,古文骈体文。

    ⑧《全集》,卷二百零五《輶轩语》,二,语文第三,古文体诗。

    ⑨《全集》,卷二百零五《輶轩语》,二,语文第三,古文体诗。

    ①《全集》,卷二百零五《輶轩语》,二,语文第三,古文体诗。

    ②《全集》,卷二百二十七,诗集四,读史绝句二十一首。

    ③《全集》,卷二百零五,《輶轩语》二,语文第三,古今体诗。

    ④《全集》,卷二百二十六,诗集三,忆蜀游十一首之七,摩围阁。

    ①《全集》,卷二百○四,《輶轩语》一、语学第二,读史。

    ②③④《全集》,卷二百零四,《輶轩语》一,语学第二,读史。

    ⑤《劝学篇·内篇·守约第八》。

    ⑥《全集》,卷二百二十一,书札八,致宝竹坡。

    ⑦《全集》,卷二百零六,《书目答问》略例。

    ①《全集》,卷二百零六,《书目答问》略例。

    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19页。

    ②《而已集·读书杂谈》。《鲁迅全集》第三卷,第33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