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评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四、造就书圣的主要因素(2/2)

    "积学可以致远"是很有道理的,绘画基础对书法有促进作用,而绘画对书法的仰仗尤为重要,一幅意境隽永、高雅清新的中国画往往只因"狗爬田"的题字,而大煞风景,归于失败。

    王羲之在绘画上下了一番苦功,绘画训练达十五六年,作品有人物鸟鲁,特别擅长画鹅,具体作品有《对镜写真》,这可谓是最早的自画像了,可惜这些画作仅见于记载,今人无法一饱眼福了。画人最难,没有一定的造型写实功底是不敢染指的。书法绘画同属于造型艺术,它们有共同之点。正因为王羲之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年纪不大就很快熟悉传统的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王羲之在绘画初期受益于伯父王廖的辅导,王廙是西晋未东晋初著名书画家。唐张彦远说:"晋室过江,王廖书画为第一"。王廙在自己的绘画作品《孔子十弟子图》上题款赞扬王羲之:余兄于羲之幼而歧疑,必将隆余堂构。今始年十六,学艺之外,书画过目便能,就余请书画法,余画孔子十弟子以励之,嗟尔羲之,可不勖哉。

    同时他教导王羲之说:"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吾余事虽不足法,而书画固可法,欲汝学书,则知积学可以致远,学画可以知师弟子行己之道。"②王羲之遵循伯父的教导,在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别人的长处,不断地进行创造。

    王羲之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而且文学造诣很高,是一位文学家,他的《兰亭序》文采飞扬,是文学的经典之作,他的文学修养无疑是他成为书圣的重要条件。

    王羲之很晚进入仕途,后来又早早地辞官退隐,看似坏事,但正如老子② [唐]张怀瓘:《书断》。

    ① 沈柔坚主编:《中国美术辞典》,第76 页,"书画同源"条。台湾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 年第1版。

    ①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② 《中国美术辞典》王廙条。

    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便因祸得福,有更多的时间放浪山水,倾心钻研书法。郝经对王羲之作过这样的评论:"自放山水间,与物无竞,江左高人胜士鲜能及之,故其书法韵胜遒媚,出奇人胜,不失其正,高风逸迹,邈不可及,为古今第一。"③明代解缙书评:"大王如子之燕居,申申夭夭。"王羲之闲居后如孔子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王羲之辞官后神逸心旷,从容不迫,纵情山水,刻苦学习,效法张芝池水尽墨。他热爱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王羲之毅然变法,锐意创新,使他的书法艺术发生了飞跃,如果没有充裕的时间作保证,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王羲之天资聪颖,自小酷爱书法艺术,四、五岁未曾读书前就能写一手好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加痴迷书法,他的进步使他的老师都感到惊奇和激动。"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十九岁时就很受当时周顗、王导、王敦等名人高官的器重,他三十岁时社会上就出现了"王书热",足见他书法才智过人。历史常有这样的天才人物,青少年时代脱颖而出,才华横溢,以后便沾沾自喜、懈怠满足起来,故而昙花一现,以后便无声无息了。王羲之一生对艺术执著追求,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不断地创新改体,立志超越前人、超越同辈、超越自我。经过几十年奋斗与努力,他的书法艺术终于在东晋一枝独秀,在书法史上独领风骚。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