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章
    蒙恬说错话的时候是跟着自己的老师王剪攻破楚国的时候,当时老师的白胡子都被染红了。enei。据说当时秦军杀了楚军百万之众,当然这里面有不少妇女儿童,这也没什么错,谁能保证他们以后或长大后不会成为暴乱分子。其实老师很有先见之明,只是不该当时让一个姓项的孩子漏了网。反正老师当时威风凛凛,是秦国最大的英雄,在那时英雄是有数量级的,以杀过多少人来衡量。“当你杀一个人时,你是罪犯,杀了百万人,你就是英雄”。这是几百年后一个欧洲人说的,但蒙恬还不知道,知道了他就不会在城破时柱着剑疲惫的说一句:没意思,我们最擅长的就是自相残杀。其实他说这句话时并没有对老师不恭敬的意思,老师教了他很多东西,可以说他后半生的许多所作所为,都带有老师王剪的影子。只是他当时太疲倦了,容易说错话。说错话也不要紧,老师也不会太在意,只是不该让别人听见,报告给了李斯和始皇。

    始皇当时只是笑笑,没和蒙恬认真,两人小时候拜过把子,说过不愿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的话。始皇不和他计较,一是因为不想蒙恬死得太早,以免誓言真的灵验,二是两人关系实在是好,不然后来始皇临死时也不会派使者千里迢迢奔赴渔阳邀请蒙恬喝药酒和他同登仙界。

    破楚之后也就等于一统了中原,一统之后自然要分封,大家都这么认为,但是可分的实在不多,但功臣实在不少,于是大家互相打小报告。这就和单位现在分房差不多,领导如果想知道谁背后都作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下个即将分房通知就行了,比东西二厂和血滴子还厉害。我估计始皇当时迟迟不分封也是这个意思,最后通过群众的眼睛发现蒙恬牢骚最多,虽然看在是兄弟的分上不好惩戒,但正好和匈奴有边境纠纷,派蒙恬去修长城正合适。一来蒙恬比较要面子,不至于太快就逃回来,二来他既然喜欢枪口对外,这也遂了他的心愿。这个惩罚明显不太合理,比如领导要惩罚我,绝不会让我做一个工程的负责人,否则人人都要争先恐后的犯错误了。

    不过秦朝时和现在情况不太一样,秦时渔阳一代是蛮荒之地,没有夜总会也没有洗头房。况且秦刚统一六国,有很多有油水的工程可做,犯不上争着到边境上冒险。只不过大家都没料到,始皇不打算分封。于是大家都不太高兴,因为即使功劳没有王剪、李斯那么大,封不到楚王、宋王,也差不多能封个卫侯、郑公之类,反正到时候山高皇帝远,即使仅仅做个乡王,也可以关起门来唯我独尊,多收点税款,泡几个小密什么的,也没人干涉。现在不分封了,实在令人失望。想不出什么原因,就都来找李斯。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