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权限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世界各国的网络战部队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军队网络化的发展、战场网络化的形成,网络战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制网络权已成为夺取制信息权的核心。美国兰德公司认为,如果说工业时代的战略战是核战争,信息时代的战略战主要是网络战。

    首先,网络战是信息战的中心内容。信息战通常包括网络战、电子战、心理战等主要作战样式,而网络战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由于军队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在信息优势的夺取过程中不可或缺。如美军的“网络中心战”就是以网络为基础夺取信息优势实施协同作战的新理论。之所以说网络战是信息战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一是可靠的信息获取离不开网络。单一的传感器难以全时全天候全空间地获取信息,只有依赖网络将各个传感器联起来,才能实施全维全时全空间的侦察,获取可靠的信息。二是信息的传递更依赖网络。未来信息化战场,信息犹如洪流,传统的通信技术已难以适应大量信息的传输,只能依赖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化数字通信,而且数字化网络通信具有保密xìng好、不受距离限制等优点。三是信息的处理离不开网络。集侦察、监视、传递、处理信息于一体的c4i指挥自动化网络已成为军队的“神经中枢”。只有多台计算机联网分工合作,才能提高处理信息的速度,防止因信息洪流而造成信息阻塞。四是利用网络攻击敌信息系统可阻止敌信息优势的夺取。由于网络具有开放xìng,网络化程度越高,其节点越多,越容易遭到网络攻击。而且网络战可平战结合,军民结合,隐蔽xìng强,攻击面广,攻击手段多,如渗透xìng攻击、阻塞xìng攻击、肢解xìng攻击、“埋伏”与“遥控”xìng攻击等等。

    其次,网络是信息生成战斗力的“倍增器”。现代意义上的网络已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基础,用无线电、光纤、卫星等传输手段,把各种传感器、指挥控制中心、战斗单元和武器系统联结在一起的信息网络。它就像一张无形的立体交叉的“信息高速公路”网覆盖着整个战场,一条条“信息高速公路”延伸至战场的每个角落,向各用户输送实时的战场信息,协调作战力量的行动,从而使战斗力成几何级数上升,对敌信息系统实施攻击,同时保护己方信息系统的安全,夺取制信息权。

    再次,网络是指挥控制作战的命脉。随着c4i系统为中心的指挥自动化网的形成,作战指挥控制更加依赖于网络,离开网络将无法及时指挥与控制部队的行动。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国防部使用了自动数字网、国防通信网、国防数据网、国防卫星通信网、国防交换网、全球指挥与控制网,“42天的信息传输量比欧洲40年的总量还要多”。正是在这些网络的支持下,美军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军联合作战”的一体化组织指挥。毫无疑问,争夺网络,就是争夺信息命脉,就是争夺未来信息战的制胜权。可以预言,哪支军队最先认识到“制网络权”的重要xìng,并为争夺“制网络权”作出最有效的努力,哪支军队就能够在未来信息战中掌握主动。

    21世纪网络战:加紧准备

    在信息化社会里,一切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活动都将围绕网络这个中心来进行。在未来战争中,控制了网络空间,就意味着夺取了在陆、海、空、天多维空间里行动的zì yóu权。为了应对网络战的威胁,夺取制网络权,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备战网络战。

    美军正积极备战21世纪的计算机网络战争:一方面积极研发计算机网络防护技术,同时又注重增强自身的计算机网络攻击能力。美军为此采取了多种手段。

    一是大力开发计算机网络战武器。在软杀伤网络战武器方面,美军已经研制出2000多种计算机病毒武器;在硬杀伤网络战武器方面,美国正在发展或已开发出电磁脉冲弹、次声波武器、激光反卫星武器、动能拦截弹和高功率微波武器,可对别国网络的物理载体进行攻击。二是创建“黑客部队”。据悉,美军通过在国内外招募计算机高手,已经建立起一支“黑客部队”。三是组建信息网络战进攻部队。美国空军正在建立一支专门负责实施信息网络进攻的航空队———第8航空队。

    俄军将网络-信息战称为“第六代战争”,认为在未来战争中,要夺取并掌握制信息权和制电磁权,就必须打赢网络-信息战。

    为此,俄军加强了网络战理论研究,制定了网络安全法规,同时加强对网络的侦察与安全检查,如俄军组织力量对军事机关中进口的网络信息设备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改造,以找出并堵塞“安全漏洞”,发现并清除破坏xìng的病毒程序。

    俄军同时也在研制自己的网络-信息战武器。另外,rì本、韩国、英国、印度也都在为打网络战作准备。目前,印军正拟组建网络战部队,以打响虚拟空间的争夺战即网络战。

    10月9rì,华盛顿艳阳高照,风和rì丽,但在白宫附近国家新闻俱乐部一间小小的会议室里,却是杀气腾腾,寒意四起。

    这场由美国空军协会主办的“网战必胜”小组讨论会,集中了当今美国鼓吹网络战的主要人物:主管空军网络作战事务的第八航空队司令埃尔德中将、前空军参谋长江普、前空中机动司令部副司令贝克以及网络战理论家、空军智库埃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格兰特女士。

    网络战司令部一年后运营

    “电脑网络是自陆、海、空、太空之后第五作战领域,我们一定要掌握网络战争的主导权,而且出手必胜。这是事关美国能否继续保持超级大国地位的头等大事。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网络战司令部。”埃尔德的开场白说得直言不讳。

    9月18rì,美国空军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成立临时网络战司令部,为2009年10月网络战司令部全面正式运营作准备。未来的网络战司令部最终将与空军作战司令部、空军航天司令部平起平坐,由一名四星上将领导,直接向空军参谋长迈克尔·莫斯利和空军部长迈克尔·温汇报。埃尔德透露,目前美军有大约4万人从事与网络战相关的工作,网络战司令部将领导这支庞大的“网军”。

    据格兰特介绍,美国的网络作战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物理打击。指的是空投“聪明炸弹”或者炭丝武器切断敌方电脑网络的电源或使其部分瘫痪,其结果是造成对方网络暂时或永久xìng关闭。二是虚拟打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黑客攻击”,通过向敌方网络发动病毒攻击,干扰和破坏敌方网络cāo作系统,使其出现故障或死机。三是认识打击,也就是俗话说的“欺骗战术”,通过网络制造出一些虚拟信号和影像欺骗和误导对方的网络cāo作,使其指挥失灵。她宣称,美国发动网络打击的目标不是通常的国际互联网,而将是敌方的内部安全网络。

    中俄是重点防范对象

    美国前空军参谋长江普和前空中机动司令部副司令贝克则告诉与会者,美国“网军”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拥有了丰富的实战经验。除1999年的美军空袭南联盟和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让美国“网军”小试牛刀外,伊拉克战争成了“网军”真正的试验场,据称网战在伊拉克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超过了原先的预想。

    埃尔德在讨论会上还提出了“同等竞争者”的概念,指的是在网战方面拥有一定的实力的其他大国。他认为,这些竞争者对美国网络的威胁,比恐怖分子要大得多。当台下有人问他终究有何所指时,他故意避重就轻。“任何一个你能想到的有威胁美国潜力的国家都是竞争者,他们都在窥探我们的网络。”

    而格兰特的发言则说出了目标:美**方已经把网战潜在对手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普通的黑客,他们单独行动,而且多数没有政治目的。第二级是拥有一定实力但还不是国家级对手的一些实体。第三级就是一些拥有网战资源和实力的国家,包括俄罗斯、中国、英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

    鼓吹“进攻优先”

    10月9rì的讨论会,是近来美**方、特别是空军为准备网战进行舆论造势的一部分。9月24rì至26rì,美国空军借60周年庆典之机,曾在华盛顿举办了盛大的全球空军参谋长会议,来自84个国家和地区的军方代表出席。网络作战成为这次大会的重要议程。

    据美国媒体统计,在会议开幕式上,美国空军部长迈克尔·温和空军参谋长莫斯利多次提到“网络”这个词,各不下10次。

    而美国空军参谋长的网战特别助理、有“网战教母”之称的拉尼·卡斯则作了关于网络战的主题演讲。她一语道破了美国积极打造“网军”的天机:“就像空战一样,网络空间,作为一个新的作战领域,当然是进攻优先。如果仍然采取守势,则为时太晚。如果不能统治网络,也就不能统治其他作战领域。”(中国新闻网)

    因搬迁苏军解放塔林纪念碑而导致与俄罗斯关系紧张之后,爱沙尼亚从4月底到5月中旬连续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zhèng fǔ部门、主要政党、媒体、银行和各大公司的网站都陷入瘫痪。而在西方一片指责俄罗斯发动“网络战”的声音背后,美国空军网络战司令部已经在5月悄然形成战斗力,并将最终升格为一个由四星空军上将领导的一级司令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