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保皇有功,但未能谋到一官半职,只好回乡。不久钻营了个下议员。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炮制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在普鲁士邦议会讨论。俾斯麦对这部宪法大肆攻击,他说:“凡是问到有关德意志统一,照这部宪法来看,我不想要;因为要了就会使几百年来用荣誉和爱国热忱建成的、完全用我们父辈的鲜血凝结起来的国家大厦遭到破坏。法兰克福的皇冠,也许十分光彩耀目,但要使光彩具有实际意义的黄金熔入普鲁士王冠后才能炼出来,我不相信用这部宪法会使改铸成功。”
俾斯麦这一席话引起激进派的诅咒,并把这个“反动观点大暴露”的讲话刊印了上万份到处散发,34岁的俾斯麦于是乎成了德国的新闻人物。不过这种名声却是大大的恶名。民主派似乎将他描绘成一个青面獠牙吃人不吐骨头的妖魔形象。国王解散了下议院,下令再行选举,并修改了选举法。新的选举法有利于贵族富翁。8月7日,国王亲自主持新议会会议,俾斯麦又稳稳当当地坐在他的议席上。
9月,黑森—卡塞尔选侯与百姓发生冲突而酿成动乱。奥地利和普鲁士都想在干涉黑森—卡塞尔的借口之下来决一雌雄以消除彼此的宿怨。俾斯麦开始也认为可利用这个危机同奥地利开仗。但是,陆军大臣认为普鲁士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对抗奥地利和巴伐利亚的联合力量。10月,国王的妹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邀请普鲁士和奥地利分别派代表到华沙接受他的仲裁。沙皇毫不留情地给普鲁士施加压力,甚至以战争相威胁。威廉四世只好屈服。10月29日,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曼托菲尔在摩拉维亚的奥尔米茨会见了奥地利的施瓦贝格首相,并签订了奥尔米茨草约。承认奥地利有权单方面干涉黑森问题,有权重新成立法兰克福邦联议会。
德国民众普遍认为草约的签订是普鲁士的耻辱,是投降。但俾斯麦认为只能如此。4月下旬,报纸透露了俾斯麦有可能赴法兰克福任普鲁士驻邦联议会大使。舆论普遍认为俾斯麦不是合适的人选,有的报纸还对俾斯麦进行挖苦讽刺。威廉四世于1850年4月23日召见俾斯麦,正式表明将委派他去法兰克福。
其实,俾斯麦这次能够得到初期薪俸就有3千塔勒的美差,主要是利奥波德·格拉赫在国王那儿活动的结果。格拉赫兄弟一直把俾斯麦当做他们的政治学徒。在波美拉尼亚的小圈子中他们就发觉俾斯麦既有些来历又有些政治天分,只要在宗教信仰等方面不胡言乱语,受些约束,再加上他的组织能力和知识谈吐,就可成为他们保守派的一员干将。国王任命他还有个心照不宣的原因,是俾斯麦从政以来,所有的言论都是维护普鲁士王室的。
在整个法语民族中,最强大的两个王室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室。德意志的统一是大势所趋,是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时情况下,普鲁士要完成统一大业,一是要将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二是要实行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也就是说由普鲁士王室、容克贵族领导,联合资产阶级进行的革命,而不能像自由派说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自下而上的民众的革命。应该说俾斯麦赴任之初清醒地看到了当时政治形势关键所在。此后,他为之奋斗的就是这一目标,虽然他要走的道路将是异常曲折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