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章 革命·勤王·人父(2/2)
    俾斯麦想到国王的二弟卡尔亲王。卡尔当时47岁,遇事易冲动。卡尔认为以国王大弟的儿子弗里茨的名义接管政府是可行的。国王的大弟远在英国,弗里茨的母亲奥古斯特王妃便是关键人物。奥古斯特是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的曾孙女、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尼古拉一世的外甥女。她比俾斯麦大4岁。奥古斯特王妃的母亲帕夫洛夫娜于1804年嫁给魏玛的卡尔·腓特烈大公。她曾奖掖过歌德等文学家,是德国文学的促进者。奥古斯特的政治见解倾向于芬克等人的自由主义,所以她开头就对芬克的政敌俾斯麦抱有成见。她在自己佣人的房内接见了俾斯麦,结果是卡尔的方案被否决,奥古斯特对俾斯麦的成见加深。不但她自己,甚至她的儿子都认为俾斯麦是一个阴谋家。而俾斯麦后来在回忆录中说,这次未果的易主事件始作俑者是王妃本人,因为她否决这个动议,剖析了与其冒杀头之祸去抢班夺权,不如顺理成章按部就班地即位。王妃采纳了他的意见,却迁怒于他“知道得太多”。

    月底,国王任命自由派领袖康普豪申组阁。一度跑回了申豪森的俾斯麦,急忙在他33岁生日那天赶回柏林。新内阁马上与旧政府达成谅解,旧官僚制度原封未动,旧官员一个不裁,被革命撵走的贪官污吏纷纷复职。会议通过了选举法,还通过了致国王的感谢信。在通过感谢信时,俾斯麦发言,说:“大家要对国王的政治让步表示感谢,我却不知道有什么可谢的,过去的十来天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日子,当然,今天看来,过去是被埋葬了,但是我比你们在坐的人当中许多人更加痛心疾首地感到,当国王在自己的棺木上抛洒泥土时,竟没有一种力量甚至一个人来把他唤醒。”俾斯麦的发言不到5分钟,话还未说完他竟激动得泣不成声地离开了会场。会议结束,俾斯麦回申豪森去时,觉得像了却了一桩心愿似的轻松愉快。

    6月中,俾斯麦得知炮弹亲王已就道返乡,他守候在柏林以西100公里处的根廷车站,亲王乘坐的火车到根廷时,他登车找到亲王。俾斯麦发觉亲王很了解柏林情况,并感谢俾斯麦在柏林3月革命以来对他的忠诚。

    6月23日,俾斯麦受国王的邀请到无愁宫赴宴。这次谒见国王,他对国王之所以对自由派让步的苦衷有所理解。柏林3月革命后,各派报纸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自由派民主派的报纸有《柏林阅报室》《人民之友报》《火车头报》;科隆的“工人联合会”出版了《科隆工人同盟报》;马克思和恩格斯出版了《新莱茵报》。格拉赫兄弟和俾斯麦筹备的《新普鲁士报》也在这时问世,因这张报的报头有个醒目的黑色十字,人们便称报纸为《十字报》。俾斯麦经常为这报纸撰稿,这些报人被人们视为“宫廷党”。很显然,这个名称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们的政治倾向。“宫廷党”凭借其政治背景和个人实力,加上俾斯麦在柏林、波茨坦和易北河中游各城市间穿梭联络,逐渐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俾斯麦的政治羽毛也在不断丰满。路德维希·格拉赫认为俾斯麦是“我们‘宫廷党’总部中一位极为精明干练的副官。”不久,罗恩随“炮弹亲王”南征巴登镇压起义。

    1848年秋,欧洲革命相继失败。11月1日维也纳陷落,奥地利民众遭屠杀,哈布斯堡王朝又恢复了统治。格拉赫主张国王用兵驱散国民议会,俾斯麦担任联络往返于各地营房和指挥所。11月2日,普鲁士组成勃兰登堡伯爵内阁,九、十两日军方包围柏林,勃兰登堡宣布议会休会,会址必须迁至柏林以西20公里外的勃兰登堡市去。这一次兵不血刃控制柏林,俾斯麦的联络有汗马功劳。格拉赫上书国王,论功行赏应给俾斯麦赏个官当。国王未任命俾斯麦,但又于11月15日邀请他出席宫廷宴会。俾斯麦与格拉赫密谈,认为既然暂无法在京捞得一官半职,不如回乡待着,或可得个功成身退的名声。月底,俾斯麦便打道回府。

    12月5日,国王颁布新宪法,首先强调君权神授,同时也设置了一个议会。上议院由各州政府选出,下议院由男性选民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国王拥有对一切立法的否决权和通过紧急状态法干政的权力。俾斯麦想上层路线暂时不通,不妨参与基层竞选进入下议院也不坏。他马上动作,在约翰娜一个堂姐夫的活动下,俾斯麦被提名为勃兰登堡候选人参加竞选下议员的角逐。1849年2月26日,议会开幕,俾斯麦以下议员的身份出席。

    1848年至1849年两年,俾斯麦身处革命狂涛中,作为铁杆反革命周旋于王室、政客、军方之间。在这动荡的两年,俾斯麦也成了儿女双全的父亲。

    1848年8月21日早晨,约翰娜生了个女孩。俾斯麦便是为人之父了。为了纪念他与约翰娜共同的朋友,那位过早逝世的波美拉尼亚小圈子的核心人物玛丽·塔登,他们也将自己的孩子取名为玛丽。1849年12月,约翰娜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赫伯特。

    他现在过日子也知道要节俭了。除有时还有点贪杯外,平时再也不随便挥霍。在柏林他能在议员的薪俸中省出几个钱做家用时,也感到很高兴。俾斯麦以往耽于酒色,自从参加玛丽的小圈子,进而与约翰娜结婚生子后截然改了这些恶习。他疼爱妻子儿女,关心家庭。在离开妻室儿女住在柏林或申豪森的日子里,几乎天天都写信。他写给妻子的信件,成了德国历史的珍贵资料。有的信件文笔也颇为优美生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