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一章 妙计谋“霸王”
    1. 谁能横刀立马

    踌躇满志的蒙哥马利显然已经认识到自己将成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德国的英雄,但他这时可能还不知道自己与第21集团军群司令这一任命差一点擦肩而过。

    艾森豪威尔无可争辩地成为指挥“霸王”作战的最高统帅,但由谁来担任负责指挥具体作战的地面指挥官,却悬而未决。对于这一人选,英国陆军部曾正式向艾森豪威尔征询意见,希望他提名。艾森豪威尔与亚历山大在此前有过很好的合作,而多数美国将领也对亚历山大抱有好感,因此,艾森豪威尔从内心深处希望与亚历山大继续合作。出于某种考虑,艾森豪威尔觉得不便明说,于是,他委婉地提出:“我无权作出选择,但不妨维持现状。”

    英国内阁对人选问题有两种主要意见:一种主张选亚历山大,认为他不仅军事才能卓越,而且能够与美国人很好地合作,因为在一支联合军队中,合作好坏是至关紧要的。以总参谋长布鲁克和陆军大臣格里格爵士为主的人持另一种意见,主张选择更具作战才能的蒙哥马利,但这一主张招致了激烈的反对。

    多数批评者从蒙哥马利的为人处世方面挑刺,指责他为人冷淡,目中无人,极不受美国盟友欢迎。据说,一位美官曾经这样表达他对蒙哥马利的看法,这种看法在美官中很有普遍性:“他是一个混蛋,他是靠个人奋斗获得一点成功的。”不仅如此,他的英国同僚对他也颇有微辞。英国驻马耳他的总督曾对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比德尔·史密斯说:“与蒙哥马利打交道,你必须记住他不是一个真正体面的人。”就连曾与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有过良好合作的特德也这么说:“蒙哥马利是一个能力一般、无足轻重的小人,他自己大造舆论,认为自己是个拿破仑式的人物。遗憾的是,他根本不是。”出于对他树敌过多的考虑,这些人认为他不是担任“霸王”行动作战指挥官的人选。

    另外,也有一些人就蒙哥马利的军事才干表示怀疑。他们批评说:

    “蒙哥马利过于谨慎了,他总是行动缓慢。”有人甚至尖刻地说:“蒙哥马利为了证明自己是战无不胜的,总是让隆美尔的部队从他的手里溜掉。”

    此外,还有人指责他爱跟人唱反调,喜欢嘲笑别人,不体谅人等等。

    这些批评意见后来传到蒙哥马利耳里,他很为自己不平。他认为,为了以最小的代价战胜敌人,他必须得谨慎从事,作好充分准备后,才开始行动。他撤换不得力的部下,是为了避免用人不当而带来损失。他反对和嘲笑一些军官,是为了纠正其错误的思想,保证作战胜利。至于为人处世方面,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太过分的地方,即便有,为了战争胜利,这也只是不值得计较的区区小事。

    幸运的是,他有布鲁克和格里格这两位朋友的坚定不移的支持。他们坚持认为,在西欧登陆作战,事关紧要,必须选择一位像蒙哥马利那样精通战术并能激励士气的指挥官。他们的意见最后起了决定性作用,作战指挥官这一桂冠终于落在了蒙哥马利头上。

    事后,蒙哥马利得知这一切后,不胜感激地给老朋友布鲁克写了一封信,他说:“亲爱的布鲁克,我非常感激你提拔我为指挥官。这个职务很重要,我要尽全力来证明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1944年1月1日,蒙哥马利抵达马拉喀什后,立刻前往拜见正在养病的丘吉尔。丘吉尔正在病床上阅读一份文件,见到蒙哥马利后,他把文件递了过去,说:“你看看这份文件,有什么意见?这是‘霸王’行动计划草案,也就是俄国人已叫了两年的开辟第二战场计划。”蒙哥马利说:“我未曾看过这份计划,也根本未同海空军长官讨论过这个问题。而且,我也不是首相阁下您的军事顾问。”

    丘吉尔坚持要听听意见,蒙哥马利同意带回去先细细读一下。

    那天下午,艾森豪威尔也赶到了马拉喀什,与蒙哥马利作了短暂的交谈。他说:“据我掌握的情况,我不喜欢这个草案。”他授权蒙哥马利在他回欧洲以前,在伦敦作为他的全权代表,对该计划草案进行修改。

    晚宴后,蒙哥马利仔细阅读了这份计划。这份计划是在1943年8月的魁北克会议上经联合参谋委员会通过的。负责制订这一计划的是英国的弗雷德里克·摩根将军,他是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以后受领这项任务的。由于计划是建立在兵力兵器都不充足的基础上的,摩根本人对它也并不满意,他说:“这个计划是行不通的,但你还得把它好好搞出来。”

    根据新近在西西里和意大利获得的实战经验,蒙哥马利一眼就看出了该计划的问题所在。第二天一早,他便把一份报告交给了还没起床的丘吉尔。其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最初登陆的正面太窄,局限于过分狭窄的地带。

    此后将有更多的师不断向同一些滩头涌来。到进攻欧陆开始日后的第二十四天,在同一些滩头上登陆的兵力将达24个师之多。到那时,要管好这些登陆滩头将非常困难。混乱状况不会得到改善,而将日益恶化。

    我的初步印象是:这个计划行不通。”

    蒙哥马利的这个意见显示了他的高明之处。艾森豪威尔虽然对这个计划有保留意见,但他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不能指出哪些具体东西是错误的、不可行的。丘吉尔对蒙哥马利的意见很感兴趣,原来他也总觉得计划有点不对劲。现在,蒙哥马利为他作了分析,点出了其中要害,令他很是感激。他决定放手支持蒙哥马利和他的参谋班子对这一计划进行大幅度修改。在他心目中,蒙哥马利是堪当此重任的。

    2. “霸王”出世

    1944年元月2日,蒙哥马利由马拉喀什乘机返回伦敦。丘吉尔先生很担心他的蒙蒂会出什么意外,没有让他乘原来的飞机,改派了一架美制四引擎的c—54型飞机。蒙哥马利临行前,却不忘在他原来的座机里装满了桔子,让飞行员直飞英国。

    蒙哥马利返回英国时,德·甘冈等人已先他一天抵达了英国。他们就在蒙哥马利曾经就读过的圣保罗学校里,设立了第21集团军群司令部,蒙哥马利的办公室就是原校长办公室。蒙哥马利对此颇为得意,后来在《回忆录》中,他也不忘写上一笔:

    “当年我虽然在圣保罗学校里算是个人物,担任过第15橄榄球队、第11板球队和游泳队队长,但从未踏进过这个房间。好像一定要成为总司令才能跨进这门槛。”

    蒙哥马利并非把所有时间用来打赌。他明白自己所要指挥的这次联合作战,其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他可不敢掉以轻心。

    第21集团军群是由原英国本国部队统帅部组建的,建立已近4年。它是个没见过世面的部队,没去过海外,也没什么作战经验。多数高级军官长期泡机关,墨守成规成性。蒙哥马利对此依然采取了他毫不留情的铁腕做法,对参谋机构进行换血。他所带来的一些高级军官立即接管了一些部门的领导岗位。

    同时,他还向陆军部提出撤换高级指挥官事宜。经同意,他把登普西将军从意大利调回,任命他指挥第2集团军。

    集结在英国的美军组成了第1集团军,由布莱德雷指挥。他要接受蒙哥马利的领导,蒙哥马利则要听命于艾森豪威尔,人事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微妙。

    在对第21集团军群进行调整的同时,蒙哥马利加紧修订“霸王”计划。在他看来,“在何处登陆”比“用多少兵力登陆”更值得人深思熟虑。这个根本问题令人满意的答案只能是一系列次要问题的答案的总和,而每个次要问题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哪些港口可以夺取,以用来保障物资供应?什么地方可以肯定得到至关重要的战斗机的掩护?所建议的登陆滩头是否足够坚固,坡度是否适当?涨潮落潮的时间是否适当?如果登上了滩头,能够脱离开吗?海滩有没有出口?海滩后面是什么样的地带?海滩是否适于部队展开,以便扩大滩头堡并为增援部队腾出地方?前沿机场能够迅速建立起来吗?敌人部署在什么地方?敌人在当地可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有多少?有多大的增援能力?只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能得到明确的答案,才能最后选定登陆地点。

    蒙哥马利抵达伦敦后不久,便听取了摩根关于进攻欧陆的最新计划的汇报。这份新计划确定诺曼底以西的塞纳湾海岸为主突方向。蒙哥马利对此没有异议,于是,塞纳湾被确定下来,这一区域被称为“海王星”区域。“海王星”是进攻欧陆开始日的实际突击代号。

    不过,蒙哥马利认为这一计划还需修改。因为存在进攻正面太窄、突击力量太弱、指挥安排不妥三大问题。他提出对计划作出如下改动:

    首先需要扩大进攻欧陆开始日的进攻正面,以便能够从科唐坦半岛底部维尔河口以北区域延伸至奥恩河东侧。其次要由两个集团军并肩进攻,即第21集团军群在左面以3个师进攻,而美国的第1集团军则在右面以两个师进攻。原计划建议所有登陆部队均由一个军司令部或特遣部队司令部控制。经蒙哥马利修改的计划(包括在奥恩河另一边空降美国的第82和101空降师)则提供了一个更强有力的、更简单的指挥结构。力量增强是显而易见的,而指挥结构更加简单则是因为两个国家的军队都有自己的进攻和扩张战果的区域,因此供应物资和增援部队能够毫不混乱地进入各自的区域。该计划规定,为方便起见,美军应全部在右面登陆,因为美军部队都集结在联合王国的西部,而且直接从美国运来的人员和物资要在瑟堡(估计能在进攻初期夺取)卸载。此外,新计划的进攻方案能保证各个军控制自己的滩头区域,因而能使后续部队和增援部队的流动较为容易。最后,新的进攻方案还意味着,在蒙哥马利同各集团军司令官以及军和师之间有了正常的指挥系统。用蒙哥马利的话来说,就是“海王星”行动变得“干净利落”了。

    艾森豪威尔正式赶到伦敦就任最高统帅后,于1月21日批准了经蒙哥马利修改过的上述计划,于是“海王星”行动和“霸王”行动就显得更现实了。在伦敦郊外的布西公园里,设立了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一切都已显出走上正轨的样子。只是舰船严重短缺,这是件令人头疼的事。

    蒙哥马利在修改“霸王”计划时,已认识到盟军的成功有赖于把另一个代号为“铁砧”的军事行动降为仅起恫吓作用的军事行动,从而把节省下来的登陆舰艇调拨给“霸王”军事行动使用。“铁砧”是美国方面所要坚持的行动,通过在法国南部土伦以东地区的登陆行动,牵制德军,以有助于“霸王”军事行动。法国和苏联都支持这一计划,但英国却坚持认为这样的话,一会使他们在意大利的行动受到限制,二会让苏联人先进入维也纳,三是影响“霸王”计划。艾森豪威尔出于保证“霸王”作战成功的考虑,也同意把“铁砧”降为恫吓性的行动。同时,为解决登陆舰艇短缺问题,他还向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建议,将“霸王”行动也向后推迟1个月,他的建议被采纳了。

    蒙哥马利还要考虑的是一旦登陆成功,战事怎样展开。由于地面部队归他指挥,在他手下一共有4个集团军可供使用。根据情报,他得知德国人普遍认为英国人的战斗力比美国人强,于是,他想出了一条愚弄德国人的妙计,即把他的部队摆在左翼实施佯攻,以吸引德军主力,而让右翼的美军担任主攻,给德军出人意料的一拳。当然,这个方案对蒙哥马利自己来说,是痛苦的,因为它无疑会引起一些盲目的指责——这些人不明白他最初的战斗仅仅是佯攻,他会被指责为趑趄不前。但是为取得作战胜利,他不惜付出这种代价。

    到这时候,终于有了一个比较一致的方案。蒙哥马利再次运用了他那经过考验的方法:集中精力考虑主要问题,然后让他的参谋班子去制订细节计划。这样,他就有时间从事其他工作,做一些英国远征军以往的任何一位指挥官所不曾做过的事。

    3. 宣传家蒙哥马利

    1944年春,蒙哥马利乘坐武装力量总司令曾经使用过的“轻剑”号专列,不拘形式地访问了将要参加“霸王”行动的每一支部队,以此来达到鼓舞士气和相互团结信任的目的。

    每天,蒙哥马利都要进行两到三次检阅,每次万把人或更多些。受阅部队一律排成整齐的方阵。每次他都要同各部队的指挥官进行个别谈话,然后命令部队向内,他缓步通过行列,以使每个人都能看见他。在他检阅时,他对士兵的要求很松,他们可以采取任何站姿,不需要收腹挺胸,身子也可转动,这样可以一直瞧着他。最后,他站在吉普车头上,让士兵们围在他的周围,用朴素、简单的话语告诉他们将干什么,为什么要干;告诉他们德军是怎样打仗的,我们怎么打仗;还告诉他们经过检阅,他对他的士兵们已有了绝对的信心,希望他们对他亦有信心。通过这种方式,到5月中旬,蒙哥马利差不多检阅了100多万部队,其中不仅有英国人和加拿大人,还有美国人、流亡者、自由法国人、波兰人以及比利时人。同时,他也被他们“检阅”。

    蒙哥马利这种兴师动众的行为,在一些要人中引起了忧虑,人们都交头接耳地议论这件事。一些政客已经在怀疑一个潜在的竞争者正在忙着为自己未来的事业构筑讲坛。最后,连丘吉尔也坐不住了,在发给伊斯梅将军的备忘录中,他称:“现在似乎该就发表演说这件事向将军们和其他高级指挥官重新发一个通知了……近来,演说和会见搞得太多了。”这显然是多虑了。

    蒙哥马利的检阅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他得到了士兵们的普遍欢迎,甚至还赢得了美军士兵的尊敬和爱戴。对此,他不无得意地在他的《回忆录》里全文收录了比德尔·史密斯寄给他的一封信:

    亲爱的将军:

    我刚从一个最可靠的消息灵通人士方面,接到一份关于战斗中的美国部队的态度和思想状况的报告。其看法完全是公正的。他的报告有如下的段落,我希望你读后也会同我一样感到高兴:

    对于最高指挥官的信心,堪称空前。登船待发的大批战士异口同声地把蒙哥马利将军当做英雄来崇拜。他们一致认为,除了他友好、真挚的感情和朴实的作风吸引着全体官兵外,最使他们感动的是(据我所知,这近乎传奇),将军看望了部队的每个战士,告诉他们说,他比谁都急于早日结束战争,让大家回家团聚。这留下了热情而难忘的印象。

    以上是逐字逐句的引语。我同美国士兵相处多年,深知他们天生地对一切外国东西不信任,我较你更能体会到。由于你领导有方,激励了人们的感情与信心。

    你忠诚的

    比德尔

    1944年6月22日

    除了鼓舞军队以外,还要鼓舞人民,长时期和平使人们对军队的尊敬淡漠了,战争初期的许多惨败使得这种淡漠情绪发展到了极点。阿拉曼战役以及非洲、西西里和意大利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胜利的信心,但重振军队在公众中威信的工作仍刻不容缓。盟军方面其实已经在考虑宣传和士气问题,曾建议“尽早任命一批多才多艺的人物在驻英格兰的英军中担任职务,这样他们可以把人民当中所十分缺乏的活力通过军队传给人民”。没想到,蒙哥马利以他的方式贯彻了这一要求。

    蒙哥马利认为,要使他的战士的战斗意志不因大后方人民的淡漠无情或怀疑态度而遭削弱,要使今后战争的物资供应和弹药不因工业人员倦怠而受到限制,就必须对已经精疲力竭、对战争感到厌倦的公民进行鼓舞。因此,在军需部的帮助下,他走访了许多工厂,尤其是那些加班加点生产“霸王”军事行动所急需装备的工厂。

    这些访问使蒙哥马利广泛接触了军队以外的广大民众。对他们的演讲,他始终扣着这一主题:“不论是在前线作战的士兵,还是国内生产线上的工人,我们都属于一支伟大的军队。工人们的工作同我们的工作一样重要。我们的共同任务是把工人与士兵连成一个整体,打败企图统治欧洲与世界的德国。”

    蒙哥马利的宣传活动,把他引到了对一个军人来说是奇怪的讲坛上。1944年2月22日,他向全英铁路工人领袖发表演讲,赢得了工人领袖们的全力支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