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二十一 虫洞迁跃
    所谓的远航飞船,就能指能在以光年为单位的大尺度星际距离上,进行航行的宇宙飞船。

    它们基本是以类光速为常规巡航速度的,这就要求他们有更先进的动力方式。任何基于动量理论的飞船,是不可能轻松的达到类光速的。

    首先就有一个加速度的问题,加速度大了,飞船里的乘客受不了,肯定会被压成肉饼。要是小了,那要加速到近三十万公里每秒的类光速,几乎都必须以年为单位!

    而且更糟糕的是,在几乎没有阻力的宇宙真空中,他加速上去需要这么长时间。减速下来,也需要这么长时间。而且加速减速都必须消耗飞船的能量,这就使得能量的利用率平白无故的浪费了一半,最关键的是消耗的时间上让人难以接受。

    地球现在的远航飞船,都是基于大统一场理论中的对空间结构的解析原理来构建强大的推动力的,这解决了惯性力对乘客和飞船结构的压迫的问题,能在数小时间将飞船推上类光速,也能在数小时间将其减速下来。

    就像“三叉戟”号,在飞船上所有员工都安排就绪之后,便脱离了悬靠着的搭载平台,开始以反作用力的化学火箭将自己推离了地球近地空间。

    直到两个小时之后,三叉戟到达了地月系统的引力平衡点后,才开始了真正的加速。

    太空中,只看见这个十字圆环的一侧的空间开始了均匀的膨胀,而另一侧则同一时间开始了均匀的紧缩。

    圆环两侧的的空间势能开始出现了巨大的差距,表现在宏观上,就是一道道均匀穿过整个圆环十字面的的强大引力!

    这时的引力,便是三叉戟的推动力!这空间势能的变化,便是三叉戟飞船的能源核心所耗费的能量!

    这种因为空间曲率变化而带来的力量,是均匀的作用于整个飞船,包括飞船里的每一个乘客的。

    飞船的运动,就可以看作是沿着这些被飞船制造出来的引力线不断的作自由落体运动!

    所以,整艘飞船的人,会处于一种失重状态,即使这引力再庞大,他们也只是与不断加速而产生的惯性力对之进行抵消,作用不到乘客的身上去。

    三叉戟飞船上的空间引擎,将这种空间势能的落差拉到了极大的程度上,使得飞船就像被一颗黑洞吸引过去一样,加速度达到了极高的强度。

    一瞬间,原本处于地月引力平衡点的三叉戟号,便化作一条黑线,消逝在了远方。

    一个小时后,三叉戟号达到了类光速,空间引擎的输出功率立刻开始降低,降到一个非常低的,只有地球表面标准重力的程度,并且其作用范围缩小到了飞船之上。

    到了这个时候,三叉戟号上的乘客,也就从失重状态下开始恢复到了正常重力环境了。

    沐铭立刻感觉到了这一点,他长呼了口气。他的感觉实在太敏锐。刚才飞船加速的时候,在常人的感受中,只是平常的失重状态。

    但沐铭不是这个样子,他感觉飞船一直在坠落,坠落,而前方这是一处可怕的空间凹陷,似乎能吞噬毁灭一切。

    尽管沐铭知道这只是因为他的敏感而带来的错觉,并一再提醒自己,但没人会喜欢这种错觉的。

    沐铭打开了脑中的时间流逝感知功能。结果不出意料,显然,脑中的这个时间流逝感知器在没有参照系的情况下,无法判断此地真正的时间流逝速度,它显示的还是正常。

    但这是不可能的,类光速状态下,时间流速相对平直空间的标准时间,要慢得多的多。

    这里过去一天,或许地球时间就过去了几个月也说不定!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要去外太空去完成这次员工考核,似乎非常的不靠谱,因为据沐铭所知,太阳离它的比邻星,也有42光年。

    即使三叉戟的目的地是就是这个比邻星的行星系,那一来一回,都快要九年了,这怎么可能呢!

    飞船为每一个学员安排的房间都非常的小,大概只有三个平方米,里面除了一张床外,一个信息终端外,还有一个能看见星空的圆圆的弦窗。

    沐铭就看着飞船弦窗外的那一条条被拉成光柱状的恒星,陷入了沉思。

    他打开了林珊送给他的探测仪的另一个功能:星图比照。观测的结果是,三叉戟此刻在太阳系天球的一侧,几乎是以垂直与太阳黄道面的方向在飞。

    这让沐铭更加的疑惑了。他的知识面,让他无法猜测当前三叉戟所要去的目的行星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