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支退却部队几乎涌到设在亚历山大罗夫卡的司令部时,托洛茨基随即骑上身边的一匹马,把四周的部队往回驱赶。最初一片混乱,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些人还在继续后退。托洛茨基骑着马把他们一个个追回来。
这时他发现他的传令兵科兹洛夫,一个莫斯科郊区农民出身的老兵,一直紧跟在后面飞跑。他兴奋极了,手里举着左轮手枪,一边追赶散兵,一边重复着他的要求,大声喊道:
“不要怕,小伙子们,托洛茨基同志在指挥我们……”
人们开始前进了,其速度不亚于适才的退却。没有一个战士掉队。走了大约两俄里,子弹开始在人们耳边呼啸,有几个人倒下了。团长与先前退却时判若两人,哪里最危险、最慌乱,他就出现在哪里。当全团抵达原先阵地时,他的两腿都已挂了彩。托洛茨基乘一辆卡车返回司令部,一路上还收容了一些伤员。部队有了动力。托洛茨基深深地感到一定能守住彼得格勒。
不得不对屡屡造成失误的指挥队伍进行改组、更新和重建。政委也进行了大调整。所有部队都补充了员。新部队陆续抵达彼得格勒。军校学生也被派到前线来。频于瘫痪的后勤部门在2~3天内顿时振作起来。红军战士吃饱了肚子,换上了新衬衣和新鞋子,听了政治动员报告,士气大振,精神面貌完全变了样。
10月21日是关键的一天。部队退到了普尔科沃高地。再往后退就意味着战斗要在城内进行了。在这之前,白军的进攻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21日,红军在普尔科沃防线站住脚跟,并且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敌人进攻被扼制了。22日,红军转入反攻。尤登尼奇立即拉上后备部队,加强防线。战斗十分激烈。到了23日傍晚,红军收复巴甫洛夫斯克。与此同时,友邻的15军开始从南方向彼得格勒挺进,威胁白军的后方和右翼。于是战局出现转机。
那些匆忙后撤,由于一系列失利而憋着一肚子气的部队,如今开始以不怕牺牲精神和英雄主义行动与敌人展开较量。战斗打得很残酷,双方伤亡都很大。
白军指挥部声称红军的伤亡比他们大。也许是这样,因为他们武器精良,经验也丰富。然而战斗的精神优势则在红军这边。年轻的工人、农民和莫斯科、彼得格勒的军校学员们视死如归,毫不退缩。他们迎着机枪的扫射奋勇冲锋;举着手枪,扑向敌人的坦克。白军参谋部把这种场面称之为红军的“英勇的疯狂”。
前些日子基本上没有白军俘虏,连逃兵也寥寥无几。现在,白军俘虏和逃兵的数量猛增。考虑到战斗的残酷性,托洛茨基于10月24日发布命令:
“凡对放下武器的俘虏和逃兵施以暴虐者,将一律受到严厉惩处。”
红军大举反攻。无论爱沙尼亚还是芬兰都不再考虑干预的事了。白军节节败退,两个星期后逃至爱沙尼亚边界时已经溃不成军。爱沙尼亚政府在解除了他们的武装以后让他们跨过国界。无论是伦敦还是巴黎都顾不上他们了。昨天还是协约国的“西北军”,如今陷入在饥寒交迫的境地。后来这14000名白军官兵又染上斑疹伤寒,被送进了医院。于是,所谓“彼得格勒热世界周”就这样收场了。
2 一位白党部长的描述
几个月以后,有一次列宁打电话给托洛茨基,问道:
“读过基尔杰措夫写的书吗?”
托洛茨基感到这个名字很陌生。
“这是个白党,我们的敌人,写了尤登尼奇进攻彼得格勒的详细情况。”
列宁又补充说道。
顺便说一句,列宁比托洛茨基更注意白党方面的出版物。隔天,他又问托洛茨基:
“读了吗?”
“还没有读。”
“要读吗?我给你一本?”
他应当有这本书,因为柏林出版的新书,列宁和托洛茨基都会得到一份。
“你一定要读一读最后一章 。这是敌人对我们的评价,那上面还提到你呢……”
然而托洛茨基一直没有能抽空读读这本书。可是,说来也怪,不久以后他在君士坦丁堡却看到了这本书。他想起了列宁曾经一再要他读读最后一章的事。
下面就是曾经使列宁那么感兴趣的一个尤登尼奇的部长对彼得格勒保卫战的评价:
托洛茨基在10月 16日风尘仆仆地来到彼得格勒前线。他的雷厉风行的作风很快扫除了红军参谋部的混乱状态。在加特契纳失守前几小时,他还企图竭力阻止白军的进攻,眼看这已不可能以后,便匆匆离城赶往皇村,妄图在那里筑垒死守。大股增援部队尚未来到,但他已经把彼得格勒的军校学生集中起来,动员了全城所有男人,并且用机枪把红军赶回到自己阵地去。他以有力的措施建立起彼得格勒各要道口的防御系统……
托洛茨基成功地在彼得格勒组织了一支斗志昂扬的工人员队伍,并迅速地将其投入到斗争中心去。根据尤登尼奇参谋部人员证实,这些并非红军的队伍,同水兵及军校学员一起像狮子出山一样,猛冲猛打。他们成群地端着刺刀扑向坦克,尽管一排排地在钢铁怪物的死亡火舌下倒下,但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谁也没有用机枪驱赶战士,然而红军还是保卫住了彼得格勒。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