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担任军事首脑
由于国内敌人已经从阴谋活动转为组建军队和开辟战场,一场内战已不可避免。列宁希望托洛茨基担任军事部门的首脑。这回他得到了斯维尔德洛夫的支持。托洛茨基试图推辞,可是列宁反问道:
“那么你推举一个人。说吧!”
托洛茨基考虑了一阵以后,也就答应了。
托洛茨基是否对于搞军事工作有过一些准备呢?当然没有。他甚至没有在沙皇军队中服过役。在适合当兵的年岁里,他是在监狱、流放和国外流亡中度过的。1906年法庭剥夺了他的一切公民权利。托洛茨基只是在巴尔干战争中,在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以及后来在罗马尼亚待的那几个月,才对军事有过一些研究。不过这种研究本质上还是着眼于政治,并不是军事。
托洛茨基的工作调动正好与迁都发生在同一时间。中央政府决定迁往莫斯科这当然是对彼得格勒的一个打击,故而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带头的是季诺维耶夫,他刚好在这之前当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同他站在一起的还有卢那察尔斯基。卢那察尔斯基在革命胜利后不几天即辞去政府职务,理由是不愿意承担毁坏 (假想的)莫斯科圣巴兹尔教堂的责任。现在他回到 了岗位上,可是却又不愿意离开作为“革命象征”的斯莫尔尼了。另外一些人的理由比较实际。大多数人主要担心这会给彼得堡工人以不好的印象。敌人也放出谣言说,政府已暗中允诺将彼得格勒让给威廉①。而托洛茨基同列宁则认为,把政府迁往莫斯科不仅可以确保政府的安全,也可以确保彼得格勒的安全。能够一举占领革命首都,又可以消灭其政府,这对德国和协约国无论如何是一个很大的诱惑;而仅仅只占领一个没有中央政府的饥饿的彼得格勒,那可是另一码事了。
① 此处指德国皇帝兼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
2 迁都莫斯科
最后抵制终于失败,中央委员会大多数成员赞成迁都。于是3月12日(1918年)政府迁往莫斯科。为了减轻似乎正在贬低十月革命首都的印象,托洛茨基在彼得格勒多待了一个星期。离开彼得格勒时,铁路的行政事务使他在车站上耽搁了几个钟头,这时怠工现象已减少,但仍相当严重。他是在被任命为军事人民委员后的第二天才抵达莫斯科的。
带有中世纪城垛和众多金色圆顶的克里姆林宫现在成了革命专政的堡垒,这似乎有点怪诞离奇,不可思议。不过,斯莫尔尼从前是个贵族女子学校,也不是为了工农兵代表而兴建的呀。1918年3月以前,托洛茨基从来没到过克里姆林宫,对整个莫斯科(只有一个例外,这就是1898—1899年寒冬托洛茨基在那儿度过了6个月的布蒂尔斯基转运监狱)也不熟悉。如果作为一个参观者,倒可以静静地欣赏克里姆林宫的古迹。伊凡雷帝的宫殿和多棱宫,可是革命者却不得不在此长期住下去。相反的历史两极和两种不相容的文化每日每时互相撕摩,既令人惊异,又十分有趣。每次经过尼古拉耶夫宫旁的木块铺砌的通道时,托洛茨基总要朝那炮王和钟王瞟上一眼。透过钟缝和炮口可以看出当时莫斯科的野蛮和愚昧。要是哈姆雷特王子来到这里,他定会重复他那句台词:“时间的长线早已扯断,啊,为什么非要我来给它结上?”
游戏宫对面的骑兵楼,革命前是克里姆林宫官员的宿舍,整个底层全被一位品衔高的司令官占用。现在被分成几部分,列宁和托洛茨基分住在走廊两边,合用一个餐厅。当时克里姆林宫的伙食很差,没有鲜肉,只供应腌牛肉、面粉和带有砂粒的麦米,但红色的大马哈鱼子酱很丰富,因为它已经停止出口。大家都记得,一成不变的鱼子酱曾经大大丰富了革命初期的生活。
3 与列宁相处的日子
每天,托洛茨基同列宁都要在走廊里碰到好多次,不是列宁去找他商量事情,就是他找列宁,每次都要谈十来分钟,甚至一刻钟——这对他们来说已是很长时间了。列宁在这个时期很健谈,当然那是在他感兴趣的范围内。
新鲜事层出不穷,又有许多完全陌生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因而必须不断改造自己也改造别人,以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列宁对于托洛茨基和他的家庭非常亲切和关心。列宁常常在走廊上拉住托洛茨基的孩子,同他们一起嬉笑一番。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