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七章 保卫列宁格勒
    1. 飞往“困城”

    1941年9月10日晨,天气阴沉、凉爽。朱可夫来到首都中央机场,准备飞往被围的列宁格勒。停在跑道上的飞机旁站着3个人,高个的是霍津中将和科科佩朱少将,稍矮一些的是费久宁斯基少将。根据朱可夫的请求经斯大林批准这三位将军与朱可夫同行,充当朱可夫的助手。

    机长报告说,全体机组人员已做好飞行准备。大家不约而同地看了看天空,心中暗自预测着航线上的天气。天空乌云密布,云层很低。

    机长微笑着对朱可夫说:“请您放心,我们能钻过去!在敌军上空飞行,这样的天气最合适。”

    飞机立即起飞。前面是列宁格勒,朱可夫的心早已飞到那里。当时他没有预料到,所去的城市,将是一个同敌人和饥饿进行900天无比英勇斗争的城市。

    朱可夫的座机向列宁格勒飞去。从莫斯科到拉多加湖一路上阴雨绵绵。云层低是一个逃避敌机的“良好”气象条件。这样的天气不便于敌人歼击机起飞,可以安心地无须掩护地飞行。但在飞抵拉多加湖附近时,天气转好了,因而不得不用一个歼击机中队掩护飞行。在湖的上空,朱可夫的座机遭到德军两架“麦塞什密特”式飞机的追击,因而采用超低空飞行。不久,该机在市内要塞机场安全着陆。当时没有时间去打听,为什么派出的掩护中队没有把敌机赶跑。他们急着赶往列宁格勒方面军军司令部所在地——斯莫尔尼宫。

    在斯莫尔尼宫进口处,门卫挡住朱可夫他们,索取通行证,朱可夫等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但也无用,公事公办嘛。说什么也不让进。

    “将军同志,您只好等一下。”卫兵说后去找卫队长。等了约一刻钟,司令部卫队长才允许他们进入斯莫尔尼宫。

    在门口,司令员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接待了他们。

    “伏罗希洛夫同志在哪里?”朱可夫问。

    “大将同志,他正在举行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会议。”

    “都有谁参加?”

    “几位集团军司令和兵种勤务主任、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以及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负责人。”

    朱可夫等三位将军走进二楼司令员办公室。在一间大屋里,十来个人坐在一张铺有红呢绒台布的桌旁。同伏罗希洛夫、a.a.日丹诺夫相互问候后,经允许他们列席会议。过了一会儿,朱可夫将斯大林的短信交给伏罗希洛夫。元帅默默地读完了信,轻轻点点头,将信递给a.a.日丹诺夫,继续开会。

    当时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提出的问题核心是放弃该城市应注意什么:一旦扼守不住列宁格勒,应采取哪些措施。大家简短而冷静地发表了意见。提出的措施,包括破坏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及其他目标。这些计划是难以置信的。而当时呢?当时局势危急,敌强我弱,有人认为根本守不住列宁格勒,但是,朱可夫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最后一致同意朱可夫的意见,决心保卫列宁格勒,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刻,大概每一个参加会议的人都特别强烈地感到,要胜利完成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和国防委员会赋予的任务,责任十分重大。

    朱可夫感到高兴,因为他同方面军、波罗的海舰队的许多指挥员、党政工作人员过去都共过事,了解应该派谁去干什么。特别令人兴奋的是,联共(布)党中央委员书记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日丹诺夫主持列宁格勒党的工作,并担任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他是一位深受列宁格勒人、方面军和舰队敬重的卓越组织家,一个可敬而热诚的人。

    9月10日晨,在没有公布正式命令以前,遵照最高统帅的亲笔信,朱可夫走马上任,当上了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

    9月10日晚上开始直到清晨,朱可夫同a.a.日丹诺夫、伏罗希洛夫、海军上将伊萨科夫、方面军参谋长和方面军各兵种司令商讨了局势和保卫列宁格勒的补充措施。

    朱可夫到达后,根据实际情况,立刻调整部署和武器装备,当他查明,在方面军各个地段上都感到反坦克炮严重缺乏时,他立刻决定用能穿透坦克装甲的高射炮兵代替反坦克炮。为此需要立即从城市防空部队中抽调部分高射炮,并将其配置到最危险的地段。

    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一致认为,必须在各个易受攻击的方向上立即组织纵深梯次配置的、健全的防御,在通向城市的要道上密集布雷,敷设部分带电网的障碍物,并特别注意普尔科沃高地。

    但是,需要火速予以加强的,首先是普尔科沃高地——乌里茨克地区的防御。为此,从卡累利阿地峡(芬军在这里受阻)抽调第23集团军的部分兵力给第42集团军。除方面军火器外,决定将波罗的海舰队所有的舰炮火力集中支援这里。

    同时以波罗的海舰队水兵、列宁格勒各院校人员组建5至6个独立步兵旅,限6至8天内完成。

    朱可夫历来雷厉风行,处事果断,要求上述措施,从9月11日清晨开始执行。

    军事委员会的成员,除a.a.日丹诺夫、a.a.库兹涅佐夫和朱可夫外,还有列宁格勒州委书记什特科夫、州执行委员会主席索洛维约夫、市执行委员会主席波普科夫。这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工作很齐心协力,有创造性,干劲十足,从不计较时间和不顾疲劳,相互取长补短,决不相互掣肘。

    法西斯匪徒丧尽天良。他们丧心病狂地对重要目标——工厂、大专院校、车站、医院、中小学校、商业中心进行炮击和轰炸。法西斯匪徒不顾一切地进攻。敌人逼近到了列宁格勒城市附近。9月11日拂晓,敌人重新开始进攻,并且不断加强着自己的突击集团,终于在日终前占领了杜杰尔戈弗。

    次日,迫于敌人的兵力优势,苏军不得不放弃红谢洛。防守普希金城和斯卢茨克的部队也处境危急。

    形势要求采取有效而坚决的行动。哪怕有最小的可能性,也要日夜连续反击敌人、疲惫敌人,消耗其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其进攻措施。必须在部队中建立严格的秩序和纪律,大大改进军队指挥。9月11日,朱可夫将他挑选的两位战将安排在重要岗位上。m.c.霍津将军被任命为方面军参谋长,9月14日方面军事委员会任命费久宁斯基将军为第42集团军司令。

    稳定列宁格勒局势的措施,要在非常复杂的情况下实施。敌人不断施加压力。特别是在普尔科沃方向的第42集团军防御地带。不应当忽略其他方向——施吕瑟尔堡和奥拉宁包姆,尽管敌人在那里实施次要突击也不应当忽视,因为这样会使情况更加复杂。

    在防御战中空军司令诺维科夫上将,指挥舰队和方面军的航空兵有效地支援地面部队击退德军猛烈的攻击,做出了重大贡献。

    希特勒三令五申反复催促“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冯·莱布陆军元帅尽快夺取列宁格勒,好把第4坦克集群的机动兵团解脱出来,调给莫斯科方向的“中央”集团军群。

    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清楚地认识到,列宁格勒的防御形势非常危急。为了消除严重威胁,决心将方面军的最后一个预备队——步兵第10师投入战斗。这是最后一个了!决心本身含有巨大的冒险性,但当时,朱可夫深知舍此别无他法。

    9月14日晨,在短促而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步兵第10师与友邻兵团协同,在航空兵支援下,对敌人实施迅猛的突击。紧张战斗的结果,使防线恢复了原来的态势,敌人遭到重大损失,放弃了索斯诺夫卡和芬兰科伊诺沃。

    朱可夫将军分析研究了当时的情况,力求首先查明敌人的可能动向,摸清其统帅部的意图,判明包围列宁格勒的敌军的强点和弱点。必须确定用多大兵力、兵器和何种作战方法抗击突向列宁格勒的敌人,粉碎其企图。

    在考虑保卫列宁格勒的计划时,朱可夫首先注意到敌人在进攻中已处于被动,部队在宽大正面格勒上分成3个集团。主要兵力——坦克和步兵从南面指向列宁城。诚然,冯·莱布深信,正是在这时他可以从战线中央一举突入列宁格勒。然而,由于郊区建筑物密集并有大片森林,敌人只能沿道路进攻。苏联红军可以利用这一情况,用炮兵和迫击炮火力严密封锁所有道路;以航空兵的轰炸破坏道路;用工程障碍物加强防御,以此阻止敌人前进。朱可夫集中精力抓住了两个极重要的问题;坚定军民的必胜信念,以及建立预备队,以增大方面军防御纵深。以第8集团军的兵力对德军实施的突然突击应立见成效。

    他清楚地认识到,应特别重视处于最危险方向的第42集团军。规定在这里组织的防御要能粉碎敌人以正面突击夺取列宁格勒的一切企图。他认为舰队和海岸炮兵的行动具有很大作用,占线愈靠近海,他们的行动就愈加重要。

    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这一计划是行之有效的。

    从9月14日起,朱可夫通过电报同沙波什尼科夫交谈当时列宁格勒的概况和商讨组织防御所采取的措施。

    沙波什尼科夫询问朱可夫采取了什么措施。

    朱可夫:“今日日终前,我们在敌人前进道路上组织了炮兵(其中包括海军炮、高射炮及其他种类炮兵)的火力配系。我们正在集中迫击炮,我想,拂晓时我们能够在主要方向上准备密集的拦阻火力,以便同日终前已部署在上述地区的步兵协同行动。我们将动用方面军波罗的海舰队的全部航空兵。此外,还部署上百辆坦克。

    我们把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部队的一个师直接展开在列宁格勒南郊的米亚索科姆比纳特—雷巴茨科耶—莫尔斯克港一线。先给该师加强100门火炮,我们计算过,能够紧接着集中的就是100多门火炮。关于列宁城的情况目前我能报告的就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