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沉,求主与我同居;
黑暗渐深,求主与我同居;
求助无门,安慰也无求处;
常助孤苦之神,与我同居。
……
在爱迪生发明“活动西洋镜”的前两年,也就是1889年4月16日夜晚8时,伦敦沃尔沃斯区一对年轻的喜剧演员家中添喜,娇小玲珑、能歌善舞的哈娜·希尔生下了一个男婴。身为父亲的卓别林先生,为孩子取名就叫查尔斯·卓别林,亲称查理,也跟做父亲的一样。
小查理睁眼看世界的时候,家境尚可。他父亲每周挣40个英镑,这在一般艺人中算高的了。一家人住了3间房子,还雇了一个女仆。
然而好景不长,他1岁时父母离婚。原因总有几条,其中父亲每日嗜酒如命是主要缘故。在当时的英国,歌舞剧演员不喝酒反而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雾都伦敦所特有的潮湿空气和较长时间的低温寒冷,使得酒业发达、酒馆林立。所有的戏院里都设有酒吧,演员们演完戏后总要习惯性地在酒吧里泡一泡才回家。戏院老板通过那发亮的三尺吧台,把塞进名角儿口袋里的包银,又名正言顺地掏出来不少。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酒精,使不少艺人沉醉上瘾而不能自拔。
卓别林先生是其中一位典型人物,连每天演出之前都不吃饭,只吞下红葡萄酒浸泡的几个生鸡蛋。卓别林先生外表潇洒、个性安静、喜欢沉思,他嗓门洪亮,被称作次中音,这些当然都遗传给了小查理。但他一沾杯中物,就如中了魔法似的暴躁易怒,有时甚至动武。每次因此而与妻子发生冲突,然后禁不住到街上酒馆举杯浇愁。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小查理满了1岁后,老查理搬出了这个舒适的家。
小查理的母亲哈娜活泼幽默,直率热情,充满爱心与责任感,同时敢作敢为。她的个性中有她母亲即卓别林外祖母的影响,秘密在于那个老人有一半吉卜赛人的血统。哈娜与卓别林先生分手后,勇敢地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大的叫雪尼,与查理同母异父。她甚至连查理的赡养费都没向法院申请要卓别林先生出。她那时很走红,每周可拿到25英镑包银;而且1先令和1便士也不送进酒馆酒吧,她对杯中物已深恶痛绝。
20多岁的哈娜·希尔常常在周末把雪尼、查理打扮起来;给雪尼穿上一套贵族公立学校——伊顿中学校服式样的学生套装,给小查理穿上一件蓝色天鹅绒外套,加一副蓝色手套,然后整洁精神地出门。秀发垂肩、年轻漂亮的少妇打着花伞,领着两个手拿风车、汽球、活泼可爱的孩子,沿着威斯敏斯特桥路漫步而游;那情景就像是一幅美术名作。
那是一些使小卓别林感到快乐开心的日子:跟着母亲乘坐游艇在泰晤士河上观光,走过古老的威斯敏斯特桥到水晶宫游乐场看杂耍。即使是搬到了兰贝斯区的肯宁顿路上,小卓别林的生活还是那么开心:可以去坎特伯雷杂剧场坐在红丝绒椅子上看表演,可以花6便士在娱乐场的木桶中摸彩。然后在夜色中坐着马车,在剧团乐手的号角和马蹄声、铃铛声还有大人们的嬉笑声中,回家做个甜蜜的好梦……那时,无忧无虑的小卓别林一身蓝天鹅绒衣的装束,能使人联想起18世纪英国著名画家庚斯博罗笔下的“蓝衣少年”。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