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同贝尔和泰恩特达成协议对于爱迪生来说是会有益的:协议会消除专利权的讼争,并可以马上在几个方面改进留声机。但爱迪生不肯做任何让步,并声明说,他将不把专利权讼争诉诸各级法院,他不需要这样干,因为他只要创造出一个更加完善的会讲话机器就可以把对手“置于死地”。由于爱迪生在试验工厂里所进行的两年顽强的劳动,制造出了十分完善的留声机类型。这无疑是一个重大成就。美术学院专家詹森教授指出说,爱迪生的留声机“解决了一个只有人类智慧才能提出的最困难的任务”。在爱迪生研究留声机这一重要阶段中,他到底创造了哪些新东西呢?爱迪生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改进录音本身,这一点在有了用比锡箔更适合的材料来制作辊子的条件下才会得以实现,然后又为广大消费者详细拟定了大量复制所录下的音的工艺规程和录音再放的过程。当时,规定出发展经售留声机这一商业活动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爱迪生在其1878年的第一份专利特许证中列举制造辊子的各种材料时,谈到了蜡的混合物。爱迪生在化学家艾尔斯活思的帮助下制出一种混合剂,并把这种混合剂往圆筒上涂上一层(厚6~7毫米)。在这种情况下,音槽就能分布得更密集。录音工具制造得很硬,这样就在音槽里留下了凸凹不平的痕迹。改进后的唱针装置(浮动针),也变得得可以伸缩自如了。同时,音槽中的录音深度不超过0.025毫米,刮去薄薄一层就可以进行新的录音,一个辊子就能多次使用。关于录音的复制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因为蜡层不导电,所以不能用伽伐尼方法由阴模来制作转录本。只是在许多年之后,在爱迪生的实验室里研究出一种在真空中把金属膜片沉入到蜡上去的方法。由于在旋转阴膜的那个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放出了高压电,金属分子便气化,并以均匀的薄膜形式下沉至旋转着的阴模上。在这一导电性能良好的薄膜上,已经可以用电镀方法使任何其他金属附着于其上。把蜡去掉后,就留下硬的底版印痕,而用这个底版就可以制出任何数量的留声片来。爱迪生改用电动机来带动留声机圆筒旋转。为了使这种旋转速度能达到最均匀的程度,在电动机和涂蜡圆筒的轴上,安装了一个离心式调节器。爱迪生所消除的缺点有:在录音时钢针摩擦所产生的叮叮声;一些音槽不当的变形;唱针的容易磨钝;电动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嗡嗡声。他消除了涂蜡圆筒上的刨屑的有害作用。到1888年末,爱迪生把留声机改进得相当完善了。爱迪生在伦敦的全权代表古罗,在水晶宫举办的博览会上展出了经过改进的留声机机样。古罗在博览会上,乘机把某些著名活动家的发言记录下来。威廉·尤瓦特·格莱斯顿,丁尼生和罗伯特·布朗宁的声音也被录制下来。爱迪生的工作很积极的全权代表,在德国向威廉二世演示了留声机;俾斯麦允许把他的简短发言录制到辊子上。这种留声机也在1889年的巴黎博览会上进行了展出,而且表明其性能良好。
四
1889年的博览会对留声机的命运起了决定性作用。正如当时报纸所报道的那样,在所展出的留声机旁边“人山人海,乱哄哄的”。爱迪生的助手哈默在博览会上演示留声机,每天有三万人前来参观。听留声机录音的参加者中有法国总统卡诺及其全家,格莱斯顿及夫人,威尔士亲王(未来的国王爱德华七世),威尔士公主,莫纳克斯基公爵及其他王公大臣。而在博览会闭幕后,又在柏林专门为威廉二世和在那里做客的亚历山大三世演示了留声机。在维也纳又为法兰西士·约瑟夫皇帝表演了留声机。俾斯麦把留声机描述得也很有趣味,他说:“留声机对于外交家来说是一种危险物品,但如果外交家说实话的话,那它就会成为一件非常好的东西。”在1889年博览会之后,特别是由于录制出了供家庭和公共场所听的音乐录音之后,当时本可以指望在销售留声机方面取得成功,但爱迪生仍然坚持把留声机用于听录目的,并有意阻碍把它用于娱乐和播放音乐的发展方向。1888年,侨居美国的意大利军官贾·别季尔获得了录音和放音的机器即“微型留声机”的专利权。别季尔消除了蜡辊的缺陷和留声机所存在的严重缺点——采用橡皮听筒,结果只能几个人听放音。为了改进录音,他去掉了橡皮听筒,采用了带有交叉排列的唱针的云母膜片等装置,这些唱针被分散在云母膜片上的各个地方,而针尖却汇聚在一点上。也有同样数目的针在复制扩大机构中。别季尔在著名器乐家和歌唱家的演奏和演唱时组织了录音。随着岁月的推移,他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录了音的留声机辊子。可惜,这些珍贵的辊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都在法国毁掉了(因为别季尔当时迁居到了法国)。1945年,在墨西哥城的一个爱好者那里,偶然发现了别季尔所收集的录有音的留声机辊子,而这些收集品被一个美国古董商高价收买去了。与爱迪生相反,别季尔认为留声机主要应是播放音乐的工具。别季尔在开展留声机的用途上的作用是很大的。“北美留声机公司”的一些分公司,开始向爱迪生所反对的那个发展方向审慎地作了一些努力。如在公园、食品店和酒吧间等公共场合,为留声机安装了硬币自动投入装置,实际证明有利可图。自动留声机平均每星期的收入达到50美元,有时甚至收入125元。而当时昂贵的留声机,每台约150美元到200美元。由于群众的喜爱,无论是对庄重音乐的录音,还是对轻音乐的录音,需求都急剧增长,因而不得不组织生产有音乐录音的圆筒。爱迪生虽然对此很不满意,但已明白必须作出让步。他决定制造出一种美国中等家庭可以买得起的简易而廉价的留声机。在采取这一行动之前,爱迪生想把他看来不中用的商业组织“北美留声机公司”及其30个分公司关闭掉。1894年这个公司又破产了,爱迪生只好致力于这一公司的业务清理工作。根据美国法律,由于公司破产,爱迪生在两年内无权出售留声机,萧条时期到来了。1894年制造的“格兰德”型留声机只值75美元,而重建的“美国留声机公司”由于未遭受到爱迪生留声机所遭受到的限制,其商业活动就表现得很活跃。
留声机也逐渐占领了欧洲市场。在法国,查理和埃米利·帕捷兄弟开始使这一业务得到发展,到90年代末,已有200多名工人在他们的企业里做工。后来,德国和意大利也都办起了录音工业。1889年,布拉谟斯在维也纳演奏时录制了他的钢琴曲。在恩里科·卡罗苏演唱时,对其歌剧的独唱歌词的录制获得很大成功。
然而,对于留声机来说,新的试验时代又来到了。威胁爱迪生的危险是来自电话领域的年轻发明家埃米利·别尔利穆尔。1887年9月26日,别尔利穆尔递交了“平面唱片留声机”的专利申请。为了刻制录下的音版,别尔利穆尔开始使用了照相方法,但该方法在工艺上是复杂的,使人的声音失真。别尔利穆尔在专利申请中指出,留声机录音的刻制可以用纯化学方法来实现。他在1888年深入研究了这种方法,并在钢琴家、提琴家和歌唱家演出时录制了许多音乐作品。试验完全成功了。1888年5月16日,别尔利穆尔在富兰克林学院放了新旧录音,表明他获得的进步是巨大的。一年后,别尔利穆尔在德国演示了留声机;一个德国玩具工厂(瓦尔泰尔豪森市的“侍卫长和赖因加德”厂),开始生产使用小型赛璐珞唱片或胶木唱片的留声机。
1893年,留声机的商业性经营已万事俱备。为制造模压唱片已研制出一种良好的化合物。为利用别尔利穆尔专利权,在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美国留声机公司”,吸收了大量艺术人才来录制音乐作品。该公司的活动开始只限于哥伦比亚州,但到1895年,在“美国留声机公司”那里得到了许可证的“柏林留声机公司”,开始在费拉德尔菲亚活动。从此,留声机开始在愈来愈大的范围内得到普及。同年,在柏林建立了一个“德国留声机公司”,该公司在奥地利和俄国都设有分公司。1899年,“法国留声机公司”开张营业,并在西班牙开设了分公司。1901年10月3日,建立了一个新公司“维克托留声机公司”,拥有专利特许证的埃·别尔利穆尔和制造留声机唱片所用化合物的专利权拥有者埃尔德里茨·约翰逊都加入了该公司。唱片直径增大到30厘米,可放4分钟,歌剧的歌词也能全部录制到唱片上,而用当时的辊子放音,却只能持续两分钟,因而放歌剧歌词录音的只好分两次听(由于换辊子而中断)。在1908年10月,爱迪生及其助手才研制出一种叫做“琥珀油”的制辊子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以在1英寸长的辊子上刻画出200(代替以前的100)个音槽,这就使放音也能延长到4分钟。爱迪生曾在巴黎歌剧院的演员和其他著名歌唱家演唱时,把许多歌词录制到涂有琥珀油的辊子上。爱迪生从1912年开始采用可以演奏到3000次的特别坚硬的无噪音的琥珀油辊子。用这样的圆筒和留声机,特别是用爱迪生所采用的金刚石唱针录出的音和放出的音,质量都特别好。爱迪生已做到了圆筒旋转速度完全固定不变,也消除了唱片中最常见的音槽内部损坏的现象。对于在声学上高要求的录音来说,他的唱针垂直移动的录音方法,要比别尔利穆尔的方法好。尽管作了这些改进,往辊子上录音的方法还是逐渐停止使用了。辊子的生产也逐渐停止了,唱片获得了胜利。在留声机设计中舍去了一个大管子,这样留声机就变得小巧玲珑。随着岁月的流逝,留声机就和无线电连接在一起,制造出了电唱收音两用机和电唱机。1928年,“维克托留声机公司”加入了一个无线电公司,即“美国无线电公司”,而在1929年,爱迪生由于明白这一机器昌盛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而停止生产留声机。用机械方法进行录音的发明优先权,公认属于爱迪生。他在1889年制造出了完善的留声机。所以瑞典科学院颁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以资奖励。留声机在录音和放音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以后,它应该让位给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更进步的方法和设计。爱迪生留声机的发展与他的其他电工技术发明起初并没有任何联系。把电动机用于留声机系统,就使留声机与电工技术有点接合了。在爱迪生的一些发明中,留声机是直接包括在电器系统之中,并构成了纯电工技术装置的极为重要的部件。在发明留声机和创造出第一个留声机模型后不久所制造成的电话录音机,就属于这种机器。正如名称所表明的那样,电话录音机乃是电话和留声机的一种组合体。在这一机器中,使膜片发生振动的不是人的声音或其他声音,而是来自送话台而又流经电磁铁绕组的电流的作用。电话记录器,就是把通话录制到留声机辊子上的机器(1914年)。
这种机器或是用来把全部交谈记录下来,或是用来在被呼叫的用户不在场时把对方电话通知记录下来。爱迪生获得了“爱迪风”专利特许证:这是办公用的口授机的变体(1914年),它可以对已录制下来的录音进行更正和增补,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装置。以上已对爱迪生的声动机作了描述,这个声动机中的口承和膜片同留声机一样,它可以用来测量声波。不仅爱迪生,而且其他著名的发明家,都产生了要把留声机同其他电信器械组合起来的想法。例如,俄国发明家帕·米·戈卢比茨基于1881年10月29日获得了电话-留声机专利权。
五
爱迪生在研究能使人看到运动着的图像装置的最初阶段就利用了留声机的原理。现在,这已成为一个广袤的领域,成为庞大的工业部门成为叫做电影业的重要文化和艺术的部门。托·阿·爱迪生就是电影摇篮的主人。确切地说,电影摇篮本身就是爱迪生制造的。主要是用他自己的劳动,还有其助手们的努力,才为这一新的事业奠定了基础。后来它吸引了许多人参加,开始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居于目前已经完全巩固起来的显著地位。据爱迪生自己说,由于他知道了戈尔诺尔于1833年所发明的活动画片玩具,他才产生了制造电影机的想法。这一装置是由一个圆筒组成,圆筒壁上刻有许多条与轴相平行的缝隙。圆筒内,缝隙的下面有一条纸带,纸带上绘有某一动作的连续图像。如果使圆筒往一个方向疾转,从缝隙里看对面绘有图像的纸带,看到的仿佛是运动的图像。这一装置是根据人的眼睛的视觉惯性对运动所造成的错觉。起初,活动画片玩具图像是用手绘制成的,到了70年代用照片代替了图片,获得了更加理想的效果。埃·日·默里在法国和埃·缪伊布里茨在美国,都做了使人产生图形在运动的印象的试验,这是很有意思的。缪伊布里茨沿着跑马场的跑道排列上几架照相机,于是就拍出了马奔驰的一系列连贯性照片。照相机快门是用电线连接在铺放在跑道上的木板上,跑来的马匹一踏上了木板,就把照相机快门打开了。当用具有相应的和均匀的移动速度的装置,把这一连串的(12张和更多的)连贯性照片投影到屏幕上时,屏幕上就出现了马奔驰的图像。1886年,缪伊布里茨拍摄了许多走动的马、狗、鸟等题材的照片。在此之前,他已改用一架装有同支撑轮一起转动的干底板照相机进行拍摄,1秒中拍摄了12张照片,这是一种明显的进步。这些试验使爱迪生很感兴趣,但试验结果还不太完善,所以他注意到的只有一点:一定可以利用视觉的惯性现象来获得活动物体的图像。
1887年,爱迪生在西奥伦治的实验室建筑已竣工。此时爱迪生在专心致力于留声机改进方面的研究:他正在紧张地对涂有蜡制混合物层的辊子进行试验。爱迪生无法亲自从事电影机的研究工作,但他也不想对这一问题置之不理。他的助手之一乌·迪克逊是一个很热心的摄影爱好者,所以爱迪生就委托他设计出一架拍摄活动目标的照相机。爱迪生对他作了具体指导。当时各种照相机差别不大,但仍可以挑选到最适合于这一目的的类型。迪克逊挑选了这一类型的照相机。1888年初,他拍摄了许多活动目标的照片,而且每一个“画面”的尺寸都不超过1/16×1/16英寸(约1.6×1.6毫米)。拍摄出来的这些画面是这样的:其总和应构成所拍摄物的动作的一个完整过程。这种解决方法爱迪生并不满意,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用快速拍照法来进行连续拍摄,这样就可以获得大量图像并应通过利用视觉惯性现象的装置来观看这些图像。虽然其他工作极其繁重,但爱迪生还是积极地着手研究这一问题。经过几个月的研究之后,爱迪生于1888年10月8日向专利局提出了这一初步装置的专利申请,他对这一装置的作用作了如下叙述:
我正在试验一种机器,这种机器可以为眼睛做出像留声机为耳朵做的事情;这种机器能拍摄活动物体并放映出来,而且其形式也是既经济、实用而又方便。我把这种机器叫做活动电影放映机,即激动景物机。
爱迪生所运用的制作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呢?他的发明是把有连续性的一系列的图像,快速拍摄到位于圆筒(辊子)或扁平盘(薄片)上的呈连续不断的螺线状带上;这一过程与他所发明的用留声机进行录音的方法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圆筒的转动是断续的(每转到某一角度,都要停一次);当圆筒不动时再进行拍摄。圆筒表面应有一层感光层;圆筒的转动和停止都应与照相机快门的启闭同步,而且应当是自动的。在用固定不动的照相机的情况下,无论要使圆筒转动,还是要使圆筒作纵向位移,都要使用电动机操作,而不能用手操作。爱迪生在对这些器械继续进行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采用如留声机中那种能连续转动,而又能作连续纵向位移的圆筒是更加正确的;拍摄本身就应当是断续的,并且使用与人的眼睛的视觉惯性因素相一致的速度拍摄。我们看到,爱迪生采取了自己的独具一格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同时他也完全掌握了用以奠定留声机基础的那些原理。当时对人的一些生理方面的资料还未弄清,而这些生理方面的资料是确定人的视觉获得连续性印象,最低限度每秒钟需要更换多少张连续性的图像的依据。爱迪生最初认为,为了清楚录制图像,每秒钟大约应当拍摄40张照片。但用当时的照相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爱迪生就减少了每秒钟拍摄数。为了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爱迪生就转而采用了较大尺寸(1/4×1/4英寸即6.25×6.25毫米)的画面。画面可以用放大镜来看清楚,当时曾用感应线圈的火花放电来进行画面照明。使用放大镜观看,图像变得更为粗糙,部分轮廓失真,但总的说,无疑是一种进步。
六
当时,最困难的问题是不能不用玻璃底版拍摄照片(胶片当时还没有)。爱迪生开始寻找新的照相材料。1869年海耶特兄弟在美国发明了靠硝化纤维和樟脑相互作用提炼出来的赛璐珞,由于用蓖麻油来代替部分樟脑,赛璐珞就变得柔韧。1889年爱迪生试验了涂有照相乳胶的赛璐珞片,并看到了,用这种材料所制成的约有15英寸长的软胶片裹到留声机圆筒上,就可以拍制成更多的1/4×1/4英寸的照片。1889年末,他就转而采用适用于活动电影放映机的赛璐珞胶片。在使用胶片拍摄时,应创制出交替开关快门的装置来拍照一些彼此没有连接起来的画面。爱迪生和迪克逊制造了狭条赛璐珞胶片,赛璐珞胶片是他们用几个单独部分粘制成的,而且他们也规定,要进一步把画面尺寸加大到1/2×3/4英寸。于是胶片就开始在电影中使用了。
一个叫做乔治·伊斯门的美国人改进了胶片,他制作的胶片既轻软又透明。他开始把胶片用于他所发明的“柯达”轻便照相机。这种胶片很容易卷到轴上,这就可以缩小照相机或放映机的尺寸。爱迪生从伊斯门那里得到了50英尺(约有16米)长的赛璐珞胶片。试验进入了新的阶段。爱迪生设计了一种输送胶片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使速度发生变化,并能保证获取事先预定的每秒钟的画面数。为了输送胶卷和卷起胶卷,胶卷的边上打了孔。最初电影机很笨重,很不方便。输送齿轮的齿,极易把胶片的齿孔弄破。感光层当时都呈粗粒状。爱迪生在1889年夏天临去参加巴黎博览会前给他的助手留下一个课题,即弄清在电影放映机方面有哪些工作必须予以完成。迪克逊在爱迪生离开后拍摄了许多每秒速度为12张照片的影片;这些影片能连续一个接一个地放映,也就是说有些与我们称之为演电影的情况相似。1889年10月6日,爱迪生从欧洲回到西奥伦治。实验室的助手们是这样欢迎他的:银幕上出现了迪克逊的图像,并由留声机播送他的声音:“早晨好,爱迪生先生,您回来了我真高兴。我想您会对有声活动影像机感到满意。为向您表演声影同步化,我举起手并同时数到十。”表演证明了图像的稳定性,以及与声音的同步性。爱迪生清除了机器的机械方面的缺点,他力求做到随着音乐伴奏放映活动图像。为此就需要使图像和声音有更加精确的同步性,也就是使影片卷筒的旋转和留声机圆筒的旋转同步化。为开始在商业上出售这一发明,就应当制造正像胶片,并保证可以从孔洞式镜头里观看到胶片。爱迪生把这种仪器叫做原始活动电影放映机。原始活动电影放映机在当时已有的观看移动图像的机器中,究竟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呢?所有这些机器中,其中包括爱迪生的原始活动电影放映机,都属于所谓的频闪观测器。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形式:圆盘式的、镜式的、鼓形的和笔记本式的。所有这些机器,就像爱迪生的原始活动电影放映机一样,只能供一个人观看。原始活动电影放映机为胶片电影机开辟了道路。在爱迪生之后,这种电影就得到了最迅速的发展,并成为现代电影的主要形式。
为放映有声电影片,爱迪生及其助手们于1890年制造了一个经过改进的电影摄影机,供拍摄放映配有音响的宽为13英寸的影片,影片上每8一画面为3/4英寸×1英寸,以保证有供输送胶片用的良好孔洞。这种胶片宽度(35毫米)在实践中固定下来并成为一种标准。爱迪生只是在1891年7月末才取得了在电影方面的发明专利权(专利特许证号码是493426号和589168号)。上述专利特许证并没有包括他所进行的各种改进。
七
人们长时间含糊其词地传闻着爱迪生的原始活动电影放映机。报纸发表了一些偶然的和不十分准确的消息。对这种机器的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可以开始进行固定拍摄,并可以在商业中举办这一发明的展览。
1893年爱迪生建筑了第一座电影摄影棚,即助手们称之为“黑马利亚”
的电影制片厂。电影制片厂的四壁上都涂上了黑颜色,因为当时人们错误地认为,在拍摄时必须消除其他光源的影响。该电影制片厂从1893年到1894年,曾把女舞蹈家、技巧运动家、杂技演员和驯化动物等拍制成影片。1894年根据爱迪生的发明,美国成立了一个在商业方面进行研究的“活动电影放映公司”。是于1894年4月14日在纽约百老汇大街开幕的。各地都建立了“活动电影沙龙”。所有这些活动电影机,都装有硬币自动投放装置。
为使影片内容多样化,也不应只限于看半分钟影片。1894年夏季,“黑马利亚”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拳术家利奥纳尔德和库申格的比赛,这就使用了350多米胶片。影片分四部来放映,每一部都可以由单独的活动电影放映机来放映。百老汇大街的活动电影放映机馆门口人山人海,只好请警察来维持秩序。这个影片的放映促使活动电影放映机的普及化,从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活动电影放映机公司”把放映拳术家比赛的影片许可证发给了莱瑟姆兄弟。他们想到要改进放映条件,在大教室里制造一种放映银幕,来取代供一个人观看的箱子。爱迪生在其专利特许证中,没有规定放映到银幕上。他主张用带有硬币自动收费机的单个的放映机。此外,爱迪生没有获得国外原始活动电影放映机的专利权,这就为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但在国外可以生产电影设备,甚至可以把它输入到美国去,也可以在外国进行某些改进和获得专利权。由于没有获得爱迪生同意制造电影放映机,莱瑟姆兄弟及其父亲(化学教授),就只好暗中制造这种电影放映机,并详细研究把电影放映到银幕上的问题。而在国外,这些都可以公开进行研究,并已开始进行大量有关制造电影设备和银幕的研究工作。法国和英国就产生出了很不错的电影设备。1895年初,柳米耶尔兄弟开始拍摄了第一批影片并进行了放映。这就产生了现代电影机。同年乌·莱瑟姆制造了一个“望远显微两用镜”装置,这就使爱迪生的原始电影放映机增添了一个往银幕上放映的设备,但这一装置中没有间歇运动的跳跃机构。1896年,有个叫托马斯·阿尔马特的美国人,制造了一个大型的早期电影放映机“维太放映机”。爱迪生开始筹办一个配有银幕和阿尔马特放映机的影剧院。银幕的尺寸是4×7米。第一次给报社记者放映电影是在1896年早春,而从4月23日起就开始在先驱广场的音乐厅里公演。从此,爱迪生和阿尔马特的协同研究工作走上了轨道。在布朗克斯(纽约的一个区)建设了一个大型电影制片厂,爱迪生在以后几年中也就成了美国最大的电影和电影设备生产者。1907年以后,美国成立了一个“电影专利有限公司”,该有限公司承认爱迪生的所有专利权,并加以使用。
八
1912年2月7日,爱迪生在纽约放映了有留声机配音的有声电影。经过改进的留声机有一个用琥珀油制成的圆筒,它出色地给由莎士比亚的悲剧《裘力斯·恺撒》改编的电影片断配了音。“会说话的”影片持续时间不超过7~8分钟。所以这种有声电影的放映在持续不少于一个小时的一场放映时间内只能是一个插入节目。
爱迪生费了很大力气来专门研究电影,因为他一开始就认识到电影在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一定会具有的巨大意义。爱迪生认为,电影将会被广泛地用于教育目的。1923年爱迪生说,用不了20年,我们就可以用电影,而不是用书本来给儿童讲课。他不主张完全或部分取消课本和学校的教学形式,但他深信,引人入胜的直观电影教学会使学生最好地掌握知识。爱迪生没有把创造电影方面的巨大功绩归于自己。1924年2月15日,爱迪生向电影工业的代表们说:“不管我在建立电影这一有组织的工业部门中有多少功劳,我还是始终不渝地力求对电影进行技术改进。”因此,1961年亨德里克斯在洛杉矶以《爱迪生电影机的神话》这个耸人听闻的书名出版的小册子,不能不使人们持谨慎的态度。作者的目的是要读者相信,好像归功于爱迪生的大部分发明都是他的助手迪克逊的工作成果。迪克逊从来都没有提出过这种问题(他比爱迪生多活了4年),并且令人百思不解的是,为什么在两位发明家死后30年又突然出现了这一问题。爱迪生实验室的档案大概可以查证,在爱迪生的这些研究工作中迪克逊做了哪些工作。可以认为,迪克逊在这些工作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功绩,但不管怎样,毫无疑问的是,爱迪生的原始活动电影放映机的制造(1891年—1894年)是创造电影机道路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爱迪生的发明之后,接踵而来的是美国的日·阿·勒鲁瓦于1894年;美国的乌·莱瑟姆于1895年;英国的弗·乌·波尔于1895年,发明了放映机。俄国的约·安·季姆琴科于1893年;法国的日·杰梅尼于1893年—1894年;德国的奥·梅斯捷尔于1896年,发明了图像间歇的跳跃机构。电影机的所有组成部分,在1896年以前都发明出来了。奥久斯特兄弟和路易·柳米耶尔在电工设计家日·卡尔潘季耶的直接参与下,制造了第一台在技术上令人满意的电影摄影机。虽然柳米耶尔兄弟的劳动具有巨大的意义,但绝没有认为他们是惟一的电影机发明家。电影机就是那些有充分根据可以称之为国际间共同努力的综合发明之一。爱迪生不是电影机的发明家,但他却以其对原始活动电影放映机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使人们对这一新事业更加感兴趣,并促进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的发展。而这一研究工作,最终也就导致制造出了广泛用于文化、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的放映活动物体图像的机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