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见法王
达·芬奇在罗马几陷困境的时候,米兰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佛朗泽斯克一世取得了对米兰的胜利。同时,他也战胜了教皇利奥十世。战斗十分残酷,战场上共伤亡16000多人。
一到米兰,佛朗泽斯克就像他的前任一样,首先造访了马利亚·德拉·格拉齐耶隐修道院。在那儿,他看到了杰作《最后的晚餐》。
他说,他想他的故乡应该有这幅画。但又无法把教堂搬去。
他要营造师和工程师好好想想,看有什么办法把它搬走。
二位技术师昼夜不眠,冥思苦想,终究没有想出什么妙法。
他们一时无计可施。
一世说,如果搬不走这幅画,那就把画家带走!
他向秘书发令:“立即向列奥纳多·达·芬奇先生去信,表达我们的祝福之情,和一定要在米兰看到他的愿望。”
而此时,达·芬奇正急于脱离罗马。他在学生陪同下,准备上路。
他只带去了麦尔兹和维拉尼斯两个学生。其他学生他要他们独立工作了。比如已表现出巨大天赋和熟练技能的学生波里特拉菲奥,他劝他独立工作,当画家去了。
法王决定和达·芬奇在巴维亚会面。
画家刚踏上巴维亚,市政权代表就向他请教,如何安排庆祝法王到来的节目。
在这里,艺术家达·芬奇第一次会见了佛朗泽斯克一世。
国王给他的印象是:气宇非凡,声音洪亮,举止庄重。
画家迅速地在自己的速写本里,画了狮子般的法王头部特写。这张特写,很快用于法王画像的订货,在庄严的庆典上,以统治者的形象出现在人民面前。画家作了精彩构思。
国王刚到广场,一个自己会动的狮子朝他走过来。狮子慢步移动,打开自己的胸膛,一束白色百合花落在法王脚上,花中有法国国徽。
国王满足地笑了。
2.他的速写
达·芬奇很受法王的尊敬。法王邀请他一起去博罗尼亚。在那儿,法王将等着接受利奥十世的投降,以及进行和平谈判。
终于,达·芬奇又看见了罗马教皇利奥十世孱弱、衰颓的身影。
不久前,他那么谦恭,巴结法王。他对法王又怕又恨。
他走到画家面前讨好。法王知道他的虚伪。在罗马,画家被轻视,故法王有意刺激他。法王对达·芬奇说:
“最敬爱的列奥纳多先生,伟大的大师……因为您的到来使我幸福,我想特别热烈的感谢陛下……”
教皇讨好地回答法王:“我十分荣幸和艺术家中这位最荣耀的交往,我总像爱护儿子一般地爱护他。”
虚伪极了!不久前,他还把艺术家贬到造币厂去服务。
画家尖刻地调侃说:“我没有忘记皇上的好处。”
教皇脸刷地红了,他紧紧咬住下唇。
达·芬奇研究着这幅脸。
可怜、恶毒、狡猾、孱弱、鼠目寸光、奴颜婢膝、假笑、疯狂,……
画家迅速把这一切都画进了速写本子里。
当教皇走远后,法王过来看这些速写。
这一面一面的速写,全部是教皇的头像,各式表情,好一个丑恶的、令人讨厌、同时用自己的恶行来进行引诱的形象!
在艺术家笔下,这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
一个残忍、疯狂的恶棍。
法王看罢,哈哈大笑,笑声如洪钟。
3.去法兰西
应法王的盛情邀请,达·芬奇和他的弟子到阿布阿兹国王的宫殿生活。国王和他的妻子,即后克罗特住在这儿。宫中18000匹马。国王喜好寻欢作乐,周围跟随他的人也和他寻开心。
达·芬奇是贵客,受到特级款待。
他已经是个老人了。但他气度高贵,外表庄重,仍然很引人注目。
年轻的宫廷贵族们效法他的习性、举止、言谈,甚至效法他的衣着。
裁缝店里堆满了要做成玫瑰色和暗红色、有扯条皱褶的斗篷。
广告词上写着:“国王画家达·芬奇先生的斗篷。”
宫廷女士们更是崇拜他的舞姿、仪表。说他是伟大的“邱比特”。
国王给了他100艾扣①的养老金,另外,还赠给他一个小城堡克鲁。
① 艾扣:法国14—17 世纪通用的金、银币。
达·芬奇决定在这个小城堡里度过余年。
他老了。体力日渐衰弱,且时常生病。
他已经功成名就。他是营造师,又是画家、室内装饰师、机械师。国王把他封为欧洲各地的楷模。
但是,年老的画家生活越来越变得忧郁了。
他显得异常孤独、寂寞。
他常常一个人坐在克鲁堡自己画室的窗前,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地看着窗外,那风景如画的平原、成行的杨树、新绿的葡萄。
他的学生弗朗西斯科尽量呆在他的身边,陪着他。
他在思索着人类与大自然。
他说:
人不是玩偶,大自然应该躺在他的脚下。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活——就是同大自然斗争,人得作很多努力,才能成为大自然的主人。而我的谜语预言——这是观察和探讨的结论。我是在社会之中和自然之中考察人。
4.乡愁悠悠
在达·芬奇的晚年那段时光,达·芬奇特别思念故乡。
他常常一个人沉思着,抚着长须,呆呆地望着窗外,望着远方。
“青松、山毛榉、月桂树,……”
他的学生用低沉的声音唱着。这是达·芬奇要他唱的,要他唱下去。
艺术家独处异乡为异客,晚景显得很凄凉。回忆童年,他浮想联翩,乡愁更浓。他的心是那样哀痛,他深深地怀念故乡。
他觉得很对不起故乡。
女学生 (也是达·芬奇惟一带的女学生)马久林娜从门外进来,她喊老师吃饭。
这位著名的艺术家晚年和他学生一起进餐。他的早餐是蔬菜、水果、乳制品和面食。他已经有几十年没有沾一点肉了。
他认为,吃大自然中的活物,这是暴行,他觉得残忍。
早饭后,他习惯地和麦尔兹一块儿散步。
他教诲麦尔兹:
如果你想做一个画家,丢弃一切的忧愁和操心,潜心艺术吧!让你的心灵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所有的物件的一切运动,而大自然的清泉又是多么各不相同!不仅仅是每一棵树,就是每一片叶子,都有特别的、独一无二的、在大自然中不可重复的形式,就像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脸貌一样。
他们走下了小山丘。
这时候,马久林娜壮实的身影快速晃动着,由远而近。她跑得气喘吁吁的,头上的白色头巾偏到一边了。
“先生,快点……故乡来了客人……”
画家脸上一下子放光了。他知道,故乡来客,这非同小可!
他连忙快步往回走。
5.故乡来人
来人是路易治·阿拉贡斯基和随从。
路易治是意大利红衣主教。他路过克鲁堡时,突然想去看看这位久负盛名的艺术家。他的到来,无疑地对正在思念故土的达·芬奇来说,宛若一阵春风。他仿佛年轻了10岁。他快步地去会见故乡来人。
路易治想来了解一下,是什么命运迫使著名画家达·芬奇丢下可爱的故乡,而把生命的最后乐章交给异国他邦。
他来到达·芬奇画室。
达·芬奇把他的作品一幅接一幅地让他观赏。
《施洗者约翰》,把自己的女儿玛利娅抱在膝上的《圣安娜》。还有许多各式草图,未完成的图画。
路易治目不暇接。
他赞美着,欣赏着。
他特别指出:有一幅肖像,故国人人倍加赞赏……
达·芬奇把他引到第三个画架上。他把绸布掀去。
啊!《蒙娜·丽莎》!
路易治立即被那微笑吸引住了。那是永久的微笑!
可是,画家却声音嘶哑了。
蒙娜·丽莎,他的画中人,在她如花的年龄时,她就死去了。她死得奇怪。而她的丈夫,佛朗切斯科·佐贡多,也在垂暮之年逝去。他们的后人,把这幅作品卖给了佛朗泽斯克一世。国王又把这幅作品交给达·芬奇去修复。他的心情是多么沉重!
往事如烟。多少美好的日子使他回忆。他回忆起初识蒙娜·丽莎的日子,回忆起给她作画的日子,回忆起音乐家奏妙曲,使她开心微笑,哦,那是充满激情的工作,那是令人难忘的日子!
多少年来,就是这美丽的微笑,把他那颗高傲的心俘虏了。每当曙光初照,他来到画室,就必然会依恋地看着这温柔的容颜。
艺术家痛心地想,她怎么会去得这么早?这么突然?也许,她爱上了他。他,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唤醒了这位消沉的美丽少妇的心灵,使她从银行账簿、高高账桌以及纸醉金谜的生活中醒悟过来。是他,唤起了一种要去过另一种生活,另一种更动人心弦的生活,而以无法实现,使她痛苦忧郁而死?谁也说不清了,这千古谜案。
达·芬奇终生不娶。
这位艺术家也许就是因为她的缘故。他觉得再也找不到这幅微笑!
他的学生麦尔兹看见,有一次老师夜不能眠,举着灯,走进画室,走到肖像前。他跟了进去。老师对他说:
“当夜不能寝的时候,什么样的念头都会来到我的脑海里……我们这儿老鼠多起来了……会不会把画咬坏……”
老师轻轻地告诉他,他画她的时候,他的手还没有毛病。
麦尔兹看得出,进入晚年的达·芬奇,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心中的她。
路易治又参观了他的实验室。
他说:“你怎么受得了这样的孤独?”
达·芬奇回答说:“这儿有我的事业,有我的学生,还有这些不会讲话的朋友。”他指着那些研究而成的东西,讲了一个寓言。
路易治观看着他的笔记本。
他觉得,达·芬奇应当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学者。
达·芬奇用一种通俗、准确的语言,概述他的思考。
路易治看见,在一幅“飞弹”平面图下,注有达·芬奇的思考小字。
人,正如一只伟大的鸟,会在那高贵的天鹅背上,作自己的第一次飞行,使整
个世界大吃一惊,让所有的书都在谈论自己,给自己的故乡带来永恒的荣誉。”
达·芬奇预见:
人,一定能掌握飞行的秘密。
路易治看到的还有:第一只温度计、测量空气温度的仪器、各种各样的唧筒、聚光灯镜头、潜水帽、飞弹、第一个救生圈、第一个降落伞、第一个照相机暗箱的设计草图……”
告别伟大的艺术家、发明家时,路易治眼圈红了:
“这是多么遗憾的损失!祖国失去了列奥纳多·达·芬奇这样一个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然而,达·芬奇却平静地回答他说:
“这个人很快就要彻底离别人世了!”
两人默默地并肩走了很远很远。
6.巨星陨落
路易治一走,达·芬奇就病倒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