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章 故土血案
    1.关于美第奇

    佛罗伦萨著名的银行家老科西莫,是一个颇有学问的地方执行长官。达·芬奇童年时代,就是他在任的时代。前面已经提到过,由于他的资助,他的身边集中了一批科学家和艺术家。为获取稀有的绘画、雕塑作品,他不惜钱财。尤其是对那些备受赞扬的名声在外的大艺术家们。

    时光如流,老银行家死后,他的孙子洛伦佐·美第奇一家,仍然统治着佛罗伦萨。不久,他们便成了共和国的实际统治者。这个对古籍崇拜的继承者便是科西莫的孙子洛伦佐·美第奇。

    美第奇具有较强的外交手腕,生活奢糜,挥霍钱财。他大卖土地,变卖家产,负债累累。他不惜钱财,去获得稀有的古代塑像和浮雕。他特别喜欢御用学者,以及宫廷艺术家。

    这样,达·芬奇这位久负盛名的艺术家,便成了他重点邀请的对象。

    他把达·芬奇看成是平庸的艺术家,希望他迎合他的客人,帮他开心。为此,他常在宫廷外举行奢华的、场面浩大的骑士比武。

    他的兄弟参加了大比武。其名叫朱里安诺。此人灵巧、机敏、仪表堂堂、智慧过人。他给达·芬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达·芬奇的速写本上,他描出了这样一些形象:

    众多的贵族看客,包厢,鲜花,宫廷装饰物。

    武士的战马,身披盔甲的朱里安诺,刀具。

    洛伦佐·美第奇头盔上插着黑色羽毛,骑一匹黑马驰奔而来。

    欢呼的看客。

    洛伦佐在佛罗伦萨人们的传闻中,成了一个“暴君”。

    2.弥撒血案

    暴君对人民的欺压,引起了人民极大的愤慨。

    1478年,由于暴君对不满者的镇压,爆发了第一件流血事件。史称“弥撒血案①” 。

    ① 参见《在大时代前面》(辽宁美术出版社)《故乡的悲剧》一节。

    这一血案轰动一时。

    佛罗伦萨的名门大姓之间,为争占上风不断争斗。巴茨家族实力雄厚,密谋要打垮对手美第奇家族。他们利用祈祷式,一剑刺死了朱里安诺·美第奇。受伤的洛伦佐藏了起来。最后,美弟奇家族奋起反击,成了这场械斗的胜利者。巴茨被处死。

    达·芬奇目睹了这场惨剧。

    血淋淋的尸首,马路上到处都是。不少人吊死在绞架上。四百多人被判处死刑。

    艺术家浑身颤栗了。

    他觉得佛罗伦萨已经不适合艺术家的生存。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这里都会遭到摧残了。他该动身了。

    可是,何处是他的栖身之地?

    3.重返芬奇镇

    达·芬奇在动荡的政局中越来越痛苦。洛伦佐虽然仍然很看重这些名艺术家,但那只是为了给他取乐解闷。宫廷的气氛令人窒息。达·芬奇简直就成了洛伦佐的异想天开的工具。这常常使达·芬奇苦恼不已,感到十分悲哀。他是个自由人,他希望像鸟儿一样,飞向自由的蓝天大海。

    达·芬奇清醒地分析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在科学上,没有得力的人来扶持,他将一事无成;在艺术方面,他需要更广阔的生活广场,需要更广泛的生验,他需要自由,需要激情,需要实践。然而,目前的环境,使他的所有构想都无法实现。

    在苦闷中,达·芬奇回到了芬奇镇。

    这里是他童年欢乐的摇篮。或许这本乡本土,这故乡人情风俗,这山河会给他做出决策:今欲向何方?出路在哪里?

    家中老屋,立于小街一隅。由于时光流逝,新花园不再新,新篱笆不再新,而是抹上了岁月的痕迹,一片斑驳的绿色,木桩也歪歪斜斜。但这更显得深沉,艺术化了似的。达·芬奇在故园徘徊。

    一别故土就是十余年。他还记得当年自己在梧桐树下,用小刀刻过的异想天开的图形。他在寻找着。他仿佛失落了什么。

    达·芬奇跟父亲似乎是两种血性的人。父亲年轻时爱美色,而他对于美色,则无动于衷。他年已而立,也没有恋人。

    父亲似乎衰老多了。他坐在石板长凳上,身子佝偻,艰难地用昏浊的目光,迎接有名望的儿子的到来。

    “父亲!”达·芬奇羞愧地喊了一声。

    父亲老泪滚动。他望着远去的儿子今日终于归来,十分激动,而又担心。他担心儿子不能接受他的新老婆。他羞愧地说:“自你后妈走后,我老了,不中用了,就自己找了个帮手。哦,她叫卢克列茨亚,她就是你的母亲了……”

    公证人新娶的妻子,不善于料理家务。但年轻,相貌也可以。老公证人担心她与外界接触,竟然把她锁在储藏室中。每到吃饭、收拾橱柜,或睡觉时,才把她放出来。他真的有点像金屋藏娇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