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章 危机中的三位堂兄弟(2/2)
    后来,亨利上校对皮埃尔说,阿尔弗莱德起初的提议大家都不屑一顾,是很自然的。“当得知你和科里共同参加,这项提议就迥然不同了。因为这与由一个没有用自己经济条件作保证的人,一个处理事务能力和经验均未达到令人信服程度的人,一个没有任何表示如果自己获得这项财产将打算如何处理的人,不管以什么被认为是合理的价钱来购置这项产业是大不相同的。”

    2. 扶危济困的科里

    在三兄弟中科里排行老大,他们三人没有一个年满40岁的,皮埃尔最年轻,32岁。这是一个年富力强的、朝气勃勃的班子。

    托马斯·科里是杜邦家族在肯塔基一个支系的成员,是比德尔曼·杜邦的儿子,他是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高才生。科里身高六英尺四英寸,魁伟健壮,富有魅力。读大学时,他担任学院足球队和棒球队的领队,又是赛艇的尾桨手,短跑也很出色,在百码赛跑中只花了10秒钟就冲到终点。科里会喝酒、格斗,显露出一副英武豪壮气概。阿尔弗莱德和他是同班同学,他把科里视为导师和英雄,这在阿尔弗莱德的熟人中间是无与伦比的,崇拜得五体投地。在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毕业后,科里回到肯塔基州的圣特罗城。他父亲和叔叔在那里开了一些煤矿。他的一个伯父也是富甲一方,有权有势的人。

    科里在他父亲的煤矿里工作,开始负责煤炭运输的监督管理。从矿上到附近镇上,道路崎岖,坑洼不平,煤车经常陷进坑里。有一天下着雨,坑里积满水,无法通行,科里灵机一动,将一大车煤倒入坑中。其他运煤车顺利通过。这件事显示出他处事的大度和果断、那时矿里曾发生过几次罢工。由于科里平时和雇员及工人接触多,对他们比较了解和同情,因此他并不主张采取强硬手段。在这里他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管理思想,他认为宁愿用奖励促进优质工作,而不用处罚整治劣后工作。科里后来去干技术工作,并逐步上升,成为总工程师。但他不想在父亲庇荫下过日子,决心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于是他转移到宾夕法尼亚约翰斯敦,担任一家钢铁公司的总经理。不久,他发现那里的有轨电车行业很有发展潜力,但经营管理不善,濒临倒闭。他便给这家公司出主意,让他们印制新股票发行。科里本人买了 30%~ 30%的股票。结果取得了成功,公司经营效益大大提高。没过几年,科里已赚了近百万美元。随后,他在马里兰州和特拉华州购置了上千亩农田,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耕种。同时他还在威明顿搞起了地产投机买卖。他似乎无事不顺利,无处不成功。他还在布鲁姆大街购置了一栋大厦,并把它改建为供孩子和朋友们娱乐的城郊俱乐部。在那里科里每周举行舞会,灯红酒绿,笙歌曼舞,气派非凡。

    科里作为一位大企业家,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办事坚决、果断,很有魄力。在处置杜邦公司的问题上,从制定策略到最终达成协议,总共只花了大约两周时间。他认为购置公司不算是什么本事,有本事的是用别人的钱来办这事。按照他这个思想,他们三位伙伴向几位老合股人提出在新的公司中给他们股份总额的 28%,作为最终解决办法,老合股人自然爽快地同意了。

    他们迅速取得了成功,而且只花了一两千美元现金的手续费,就购置了一家大型的上千万美元资产的企业。

    接管了杜邦公司后,有的合股人提出要支付现款,这是一个大难题。每遇这样的事,科里总是带着理解、关心而风趣地与之交谈:“嗯,我理解你们的心情和你们的困难,但你们总不会希望我把我们的流动资本都取走吧?”

    接管工作完毕后,新的经营就开始了。他们在报纸上发布了一篇庆祝杜邦公司创业百年,迎接1902年7月美国独立日的广告,进行大肆宣传。

    这年12月,杜邦公司的总公司迁到了威明顿,设在一幢8层楼的大厦里,显现出大公司的辉煌气派。7月的独立纪念日中,杜邦公司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全家族全公司员工参加的庆祝会,邀请了特拉华州、威明顿政界、军界、商界知名人士参加。欢歌曼舞,深夜方散。

    随之而来的是,新董事会对杜邦公司的整顿改组,建立了许多新颖的机制。其中有一条是科里提出的允许本公司主要雇员购买本公司股票。1904年,科里提出一项养老计划,解决雇员的切身利害关系。1905年又提出允许雇员购买以股息增长方式分配给他们的一定数量的股票。

    科里担任董事长初,取得成功的第一件事就是取得了对拉夫林·兰德公司的控制。兰德公司也是家族性质的,当时兰德公司与杜邦公司刚度过的危机一样,正处于经理人员出现断层后继无人的困难时期。科里得知这一情况,便请皮埃尔的舅舅贝林出面去同兰德公司交涉,因为此人曾经同该公司董事会有密切的交往。贝林马到成功,拉夫林的几位合股人同意由杜邦公司接管。

    随后,科里又同兰德公司进行了多次会谈,确定了报价。于是杜邦公司以45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拉夫林·兰德公司 54%的股份,而且没有支付一笔现金,全以印着特拉华投资公司和特拉华证券公司字样的票据和股票支付。

    拉夫林·兰德公司曾经是杜邦公司竞争的最大的对手,两家几乎是旗鼓相当,半年前杜邦家族的人曾打算将杜邦公司出售给它,而现在倒过来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科里吞并兰德公司,是他打算搞垮火药同业公会,把整个火药托拉斯并入杜邦公司计划的重要部分。

    科里控制的遍及全国的50家联号公司都各自有其独立制造、管理和销售系统。科里派人打入这些公司,瓦解了其独立系统,将其全部并入杜邦国际公司。

    然后,科里付出24万美元的代价,摆脱了价格及贸易协定的制约,轻而易举地退出了火药同业公会,于是这一组织变成了一个空壳。就这样,火药托拉斯一下子土崩瓦解,绝大部分落入了杜邦家族手中。随后,杜邦公司相继收购了皮埃尔的父亲拉蒙同拉夫林·兰德公司共同建立的雷伯诺化学公司和当时被称为最优良的火药公司的东方火药公司。

    至此,杜邦公司在火药市场上已拥有了75%的占有率,单黄色火药的占有率即达100%。科里花了约8500美元的现金,从发行股票中获取了3595.5万美元的新资产。当皮埃尔以及从俄亥俄州来的拉斯科布结算公司账目时,他们发现杜邦公司拥有二千四百多万美元的资产,因而总值共计5995.5万美元。

    如今杜邦帝国已经是举世瞩目,声名远扬了。

    这期间,杜邦家族做出了几件惊世骇俗的大事。一是:垄断了开凿巴拿马运河所需炸药的供销权。罗斯福总统为了使大西洋和太平洋联接为一体,想在巴拿马开凿一条运河。巴拿马位于南美和中美交结处,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巴拿马原先是哥伦比亚一个省。1903年美国在巴拿马导演了一次“革命”,使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联邦独立。同年美国强迫巴拿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从而取得在巴拿马开凿运河和占领运河区的100年租让权。此后美国开始开凿运河工程。这项工程,长81.3公里,宽91至304米,深13.5至26.5米。所需炸药量相当大。杜邦公司由于得到政府的照顾,独揽了这一笔生意。

    二是,为了进一步垄断火药市场,科里消灭了美国最后几家同他竞争的火药公司。美国火药公司、湖滨火药公司和伯顿火药公司在科里打击下先后破产。随后,克雷森纳和库内尔两家火药公司也相继瘫痪。科里甚至对他的亲戚、前杜邦公司总裁尤金的女儿安妮·杜邦下毒手,他买下了安妮的丈夫佩顿的化学公司6 500股份中的3 000股,并攫取了他的公司价值23万美元的证券。安妮对科里提出抗议,但科里无动于衷。随后,他买通法院获得了控制权。不久,安妮的丈夫佩顿失业了。

    三是,操纵参议院选举。1895年特拉华州进行新参议员选举。那时亨利·杜邦上校,已是特拉华州大名人,决定参加竞选。而另一个竞选者,阿迪克斯也是一位大人物,州内大名人,而且此人自视很高,扬言:“我不当选,谁当选?”然而他没料到他的竞选对手既比他更有名而且更有钱。这样俩人进行了长期的抗衡,致使特拉华州12年选不出一名参议员。到了1905年的选举期,杜邦公司的董事长科里出马为他的这位堂叔助威了。他的第一招就是在阿迪斯手下的喽罗中施展离间计;同时大量贿赂苏塞克斯县的共和党人,破坏他的竞选机器。然后他要乔治·凯南,原拉蒙·材邦的秘书,写了一篇指控阿迪克斯是“特拉华州的绊脚石”的文章,刊登在《展望》杂志上,引起了全特拉华州的轰动。阿迪克斯迅速陷入困境,在6月宣布,为了共和党的利益退出竞选。他对共和党控制12年,但在科里的打击下,一年之内便垮了。6月12日,共和党决策机构以20票对10票提名亨利为候选人。

    1906年6月13日,他当选为美国参议员。

    3. 锐志改革的皮埃尔

    杜邦公司新董事会的三位伙伴中皮埃尔是一位童年经历很不幸的人。他是杜邦家族第三代拉蒙·杜邦的儿子。14岁那年,他父亲在一场爆炸中被炸死,小小年纪就扶助母亲撑持着有九个弟妹的家庭。

    中学毕业后,皮埃尔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化学专业。那时,杜邦公司的总经理是他父亲拉蒙实验室的助手尤金。他毕业回来后,尤金安排他在公司搞化学研究工作,并获得了制造无烟火药的两项专利。但尤金的作法专横,压制年轻人,在他把公司改为股份制以后,却把他昔日恩人之子皮埃尔排斥在外。皮埃尔一气之下便辞去公司职务,先到俄亥俄州,后来又到堂兄科里的肯塔基公司做事。

    皮埃尔性格内向,外貌温和,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露出智慧的光芒,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给人一种自然的亲切感。但在他温和之中蕴藏着一种特殊的魔力,就像柔韧的蛛丝,让对手不知不觉中动弹不得。

    皮埃尔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青年人,而且热爱杜邦家族。皮埃尔后来回忆说:“那时我渴望得到进一步施展抱负的机会,而这在卡尼斯波因特看来是不可能的。要是聘请我去公司总部任职,我会乐意接受的,但没有发出任何这样的聘请。”机会终于来了。当阿尔弗莱德邀请他一起购买杜邦公司时,他爽快地答应了,并积极献策,那个不花钱接管公司的聪明点子,是他首先提出的。现在他和科里、阿尔弗莱德三位堂兄弟抱成一团,去为新的人生目标拼搏。皮埃尔还从肯塔基乡下带来了23岁的能说会道的青年约翰·i.拉科斯布,配合他做财务管理工作。

    当接手杜邦公司的财务管理后,皮埃尔就在拉科斯布协助下,查阅分析杜邦公司的财产目录。他们发现杜邦公司的资产实际上有1400万美元,而不是 1200万美元。而且皮埃尔发现杜邦公司内部还大有潜力可挖,提出和制定了提高利润的明确办法。由于公司总部对许多拥有独立经营权的企业,毫无约束,这种分散经营使经济效益受到不少影响,于是将各类经营业务合并集中归一家公司控制。这样不久就见成效了。

    皮埃尔全面摸清公司内部管理的情况,就把工作重点放在企业内部改革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机制。他重新划分业务销售、黑色火药、无烟火药和黄色炸药四大部门,对旧有的权力界定不明确的组织重新组合规划,使之各有所司,职责分明,避免了职责不清,或互相交叉的现象。

    皮埃尔认为企业经营不单要推销自己的产品,材料采购的计划对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关系也极大,因此他增设了材料采购部门。

    为了加速公司的现代化,皮埃尔又特别增加一个新的部门——研究部门,这是极有远见的创新之举。皮埃尔尤其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合理使用,他对天才的拉斯科布非常器重。为了让他充分发挥才能,他给予拉斯科布掌管财务的权力。而且,皮埃尔任人唯贤,对非本家族的优秀的青年人,他也大力提拔。他还从哈佛、耶鲁、宾夕法尼亚大学乃至他的母校——麻省理工学院引进了许多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安排在他的研究部门中,让这些人秘密地研究开发火药行业以外的新产品。杜邦公司之所以称霸火药市场,也与研究部不断出台新产品有举足轻重的关系。

    科里对皮埃尔很了解又很信任,公司的整顿改组全都依赖于他。而科里则主要盘算如何垄断火药市场。科里曾对他一个侄儿说:“如果我们想使公司长期存在,我们就还需要像皮埃尔那样愿意忙于办公事务的人。我需要他简直就像一台现金出纳机一样。阿尔弗莱德也决不是个内向性格的人,何况他当时又是生产负责人。我们需要一个无论我去何方,他都能够可靠地坚守在大本营的人。皮埃尔就能做到这点。”科里可谓既知人又善任人,因而他们早期的工作配合得十分默契。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