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章 拥抱自然(2/2)
    树林披上华衣,紫红和金光闪闪——

    在林荫里,凉风习习,树叶在喧响,

    天空笼罩着一层层轻纱似的幽暗,

    还有那稀见的阳光,寒霜初落:

    苍迈的冬天远远地送来了恫吓。

    ——《秋》

    湖水一片蔚蓝,广阔地展开

    在金黄的田野和绿草原之间;

    一个渔夫正划过莫测的水面,

    身后曳着一只破旧的渔网,

    在倾斜的湖岸上散布着

    一些村庄——村后是一个

    歪歪斜斜的磨坊,它那风车

    ——《我又造访了》

    这样较为精细的风物的描写在诗人早期的自然诗中是绝少见到的,它说明诗人向现实主义的转化(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向散文的转化)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过,在这些作品中,诗人的主体仍占主导地位,客观的描绘依然从属于诗人主观情感的表现,这与诗人的自然诗的基本特点是一致的。

    别林斯基曾把普希金的自然诗与歌德的自然诗作过一番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指普希金——笔者)异常忠实而生动地观察了自然,但并没有深入它的秘密的语言。因此,他只是刻画它,而没有冥想它。……

    在歌德看来,自然是一本打开的书,它的内容是思想;在普希金看来,自然是一幅生动的图画,充满了难以描述的、然而是沉默的美。”在普希金笔下,自然就是自然,它忠实地描绘出它的美,至多让人参入到其中,让自然世界与人的感情世界相互衬托,而无意像歌德那样去沉思它,“冥想”它。这之间无所谓高下和优劣之分,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艺术趣味和艺术个性。我们还可以把普希金的自然诗与另一位也是以描写大自然著称的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1803—1873)相比较,从而见出他的自然诗的特点。比如,两位诗人都以喷泉为题材各写过一首诗,普希金是这样写的:

    爱情的喷泉,鲜活的喷泉!

    这里是两朵玫瑰,我的礼物。

    我爱你的不停的絮语

    和你诗一般的泪珠。

    你喷出的银白色的水尘

    像寒露一样洒了我一身,

    啊,喷吧,畅快的水泉,

    淙淙地,把你的往事铺陈……

    ——普希金《致巴奇萨拉宫的喷泉》

    丘特切夫是这样写的:

    瞧,明亮的喷泉在飞腾,

    像一团活蹦乱跳的云团。

    它那湿漉漉的烟雾,

    在阳光中闪烁、飞舞。

    它的光一直向空中伸去,

    一旦触到那渴慕的高度,

    便又像五彩的尘埃一样

    注定要向大地上洒落。

    ——丘特切夫《喷泉》

    两首诗写到这里,初看起来并无本质的区别,在描绘自然界的喷泉时各有千秋。可是接下去区别就出来了:普希金的喷泉依然是大自然的喷泉,这“爱情的喷泉”使他想起古代的一个与这喷泉相关的爱情故事。而丘特切夫继续描写的却是另一种喷泉了:

    人的命定的思想的喷泉啊,

    你无穷无尽,永不枯竭!

    是什么样的不可解的法则

    使你奔涌,使你飞旋?

    你多么渴望冲向高天!

    可一张无形的宿命的巨手,

    却突然折断你执着的光芒,

    把你从高处打成水沫洒落。

    丘特切夫是在把人的思想的喷泉(说更准确些是思维的喷泉)和自然中的喷泉比照着加以描写,他的诗的重心在后面。换了歌德,说不定他要思索这奔涌不断的泉水中所蕴含的哲理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