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23 日攻下巴勒莫以后,巴顿将军挥戈东进,于8 月16 日先于英军占领了西西里首府墨西拿城。第二天,8 月17 日上午10 时,最后一名德军已被驱逐出西西里。在这次攻占西西里的战役中,英、加、美官兵伤亡和失踪者共为31158 人,其中美军损失7445 人。意德军的损失共165000 人,其中被俘132000 人,逃亡意大利本土的有100000 人以上。
在巴顿进入墨西拿的当天,艾森豪威尔的军医递交给他一份医生的报告。报告说,一个星期前,巴顿在视察一所野战医院时,大发脾气。当时他看到一名青年士兵,显然没有病。巴顿想知道为什么他来住院。那个士兵回答说:“我神经有毛病。我再也受不了炮弹的爆炸声。”说完便哭泣起来。
巴顿又叫又骂,打了他两个耳光,骂他是胆小鬼,命令医生们不准他住院。
艾森豪威尔读了这份报告,给巴顿将军写了一封长信。他在信中开头就说:“我清楚地懂得,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有时采取坚定和断然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原谅粗暴,不能辱骂伤员,也不能在下级面前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艾森豪威尔命令巴顿写深刻的检查,并向挨打的士兵道歉,向医院里的护士和医生道歉。艾森豪威尔为了保护这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将医生的检举报告没有交军法部门,而保存在自己的秘密档案中。巴顿按照艾森豪威尔的要求道了歉,随后写信给艾森豪威尔:“我无法用言词来表达我使你很不愉快的悔恨和忧伤。你是我感激不尽的人,我心甘情愿为你献出我的生命。”
西西里战役结束后,在丘吉尔的要求下,接着向意大利本土进军,艾森豪威尔心想:进攻发动得越早越有利。按照和达尔朗达成的协议的方式,若预先和意大利作出安排,便可能减少、甚至不必经过艰苦的战斗。1942 年11 月,在“火炬”行动刚开始时,艾森豪威尔错过了不需要付出大的代价、趁热打铁攻占撒丁岛和突尼斯的机会。如果在意大利出现这种机会,他说他一定要抓住。
7 月19 日,盟军对罗马进行首次空袭,对其军事目标和铁路车站造成了严重破坏。本来,意大利在北非、地中海、西西里岛接二连三的惨败,就早已加深了墨索里尼政权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危机。这样一来,人心更加慌乱。
意军兵员缺乏,士气低落,兵力分散。在国内担任防御的47 个师战斗力很差。在苏德战场上作战的意军在第八集团军的22 万人,只剩下8 万人。在法国和巴尔干担任占领任务的意军,在当地游击队的打击下,已不能自拔。
它的“盟友”纳粹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惨败后,无力对意军进行大规模的支援,反而对意大利横征暴敛,意大利人民怨声载道。
由于连年战争,经济日益恶化,1942 年意大利的工农业生产分别比战前下降了35%和20%。进口额减少了78%。国债从1460 亿里拉增加到4050亿里拉。国家预算赤字大增。
1939 年是120 亿里拉,1943 年上升到870 亿里拉,收入只敷支出的36%。由于严格的控制,物价形式上只上涨了一倍,但全国各地黑市猖厥,食品匮乏,民不聊生。早在1943 年3 月,米兰、都灵等地的工人就举行了大罢工,参加者达30 万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身患胃溃疡病、性情暴躁且有神经质、意志颓丧、反应迟钝的“领袖”墨索里尼,还决定动员100 万人,强迫14 岁到70 岁的男子和14 岁到60 岁的妇女为国家服役。但人民厌倦了,军队士气涣散,反战情绪普遍增长。贫穷的意大利帝国已无法继续进行战争了。在这种形势下,意大利统治集团内部决定抛弃墨索里尼来摆脱危机,维护资产阶级政权。
早在1943 年5 月初,沉默寡言、谨小慎微的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尔就在估计形势,伺机行事。他暗自作了如下的笔记:“德国在进入战争的第五年时是疲倦而沮丧..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是军心颓丧..南斯拉夫处于全面暴动状态..丹麦和挪威的全体人民都是反德的..俄国看来很强大,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有很好的军事和民政领袖。”“盟国无疑是了解意大利军队的可怜状况的,除了几辆德国坦克以外,没有装甲部队。”他还说:“我们决不要忘记对英美政府领袖作出各种有礼貌的姿态。”现在国王觉得时机已到,便同总参谋长安布罗西奥将军和巴多格利奥元帅等人联系,成为酝酿推翻墨索里尼的政治势力的核心。同时,在法西斯党内,一些元老也对墨索里尼不满,准备召开从1939 年以来就一直没有举行过的法西斯党的决策机构——最高委员会会议,以此作为向他们的领袖提出最后通牒的手段。随着败局的发展,两个密谋集团加紧了他们推翻墨索里尼的活动。
这时盟军的进攻和希特勒的要挟又加速了事态的发展。
1943 年7 月17 日,盟国飞机轰炸了罗马等城市,并散发传单,号召意大利人民抛弃法西斯和纳粹“领袖”,向盟军体面投降。7 月24 日下午5 时,法西斯最高委员会开会。这是一次与墨索里尼摊牌的会议。该党的元老、前外交部长和驻英大使迪诺·格兰迪提出了一项决议案,内容包括要恢复宪制,国王应掌握更大的权力,指挥军队;墨索里尼只是党的领袖,不应再主持国务等。经过激烈的讨论,7 月25 日凌晨2 时30 分通过了决议案,19 票赞成,8 票反对,1 票弃权。投赞成票的包括墨索里尼的女婿、外交部长齐亚诺。这时墨索里尼站起来说:“你们挑起了政权的危机。简直糟糕透了!”他愤怒地宣布会议到此结束。但是墨索里尼没有想到,不仅会议到此结束,他在意大利21 年的独裁统治也在这一天结束了。
7 月25 日下午5 时,国王埃曼努尔在萨沃伊宫接见了墨索里尼,宣布废黜他的一切军政职务,由巴多格利奥组织新政府。国王说:“事情再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军队反对你,阿尔卑斯山轻步兵在唱一支歌子,歌中说他们不再以墨索里尼的名义去打仗。”然后国玉继续说,在他看来,巴多格里奥可以应付局势,并将组成一个新的政府。墨索里尼争辩说,军队将在最后考验中支持他,他的去职将是“丘吉尔—斯大林集团的胜利”。但是,国王非常坚决,一再重复说:“我很遗憾,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只能如此。”墨索里尼就这样被拘禁了。虽说后来他被希特勒解救,当了一个时期的傀儡,但是大势已去,法西斯的末日就要到了。
次日,巴多格利奥在电台上宣布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并声明“战争在继续进行。意大利..信守它的诺言”。但是这一声明既不能使德国人也不能使盟国相信,只是把意大利人民弄糊涂了。大家都希望意大利脱离战争。
如何利用“意大利的背叛”成为艾森豪威尔将要考虑的问题。他想急于利用这一机会进行谈判,但是罗斯福不想采取主动。罗斯福电告丘吉尔,他认为应当使意大利人接受“尽可能接近无条件投降”的条款。如果这一方案起作用,就不会再有达尔朗协议,而已多格里奥是意大利的达尔朗,美国总统对英国首相说:“没有你和我的批准,我们的战场指挥官绝对不能规定任何一般性的条款。”丘吉尔倾向于不提任何条件与意大利谈判。他给罗斯福回电说:“现在墨索里尼已经垮台,我愿意与能履行诺言的非法西斯的意大利政府谈判。”但是他也坚持要限制艾森豪威尔的权力。7 月28 日,罗斯福在电台发表广播演说,强调说:“我们对意大利的条件仍同我们对德国和日本的条件一样不变,这就是无条件投降。我们将不同法西斯主义以任何形式打交道。”
就在罗斯福和丘吉尔商谈时,希特勒行动了。墨索里尼垮台的当天,德国人立即赶调部队进入意大利北部,其中包括从法国调来的两个师,计划占领罗马以甫的意大利。此间,艾森豪威尔也想立即采取行动,脑子里装满了计划和打算,要利用墨索里尼垮台所造成的有利局势。如果协议能帮助他迅速地、不付出多少代价就占领意大利半岛,他愿冒个人风险和另一名欧洲的反动将领再做一次交易。
在此之前,丘吉尔就抱怨他的进攻计划过于小心谨慎。“雪崩”行动(进攻的代号)计划在那不勒斯以南的萨莱诺登陆。丘吉尔希望更往北,更靠近罗马。艾森豪威尔曾向丘吉尔解释,进攻部队要有以陆地为基地的战斗机掩护,这是非常重要的,而萨莱诺是以西西里为基地的战斗机最大航程的极限。
艾森豪威尔向丘吉尔保证,他要避免零敲碎打,以便直接扑向敌人的要害,但是部队的上空必须要有战斗机。现在墨索里尼垮了台,只要能对意大利采取适当措施,使艾森豪威尔部队在德军大批部队进入“不朽之城”(罗马)
之前赶到那里,就使奔袭占领罗马有了可能。这将如八个半月前在突尼斯一样,又是一场竞赛。
抓住这个时机,艾森豪威尔想通过无线电直接地向意大利提出建议,答应让他们得到体面的和平,并强调盟军是作为解放者来到意大利,“使你们摆脱德国人,并从战争的恐怖中拯救出来”。在墨索里尼垮台的那天晚上,他起草的投降条款上,就“准许意大利得到和平,和允许萨沃伊王朝和巴多格利奥继续执政”。这些条款比无条件投降优厚得多。因此,所有艾森豪威尔的上级都不高兴,每一封电报都说艾森豪威尔必须在投降条件上增加这一条或那一条。麦克米伦指出:“可怜的艾森豪威尔在受到折磨。”夹在两国政府之间、左右为难的艾森豪威尔向玛咪承认:“在我年青的时候,我常常阅读关于军队将领们的书,我羡慕他们享有我以为是行动上和决策时的自由。多美的想法!而对我提出的这些必须予以满足的要求,使我成为奴隶而不是主人!”但是,等到艾森豪威尔拟订出他的上级可以接受的协定时,德军已把19 个师调进意大利。耽误战机的这笔帐,是用鲜血来偿付的。
艾森豪威尔原想利用意大利人的合作,加速战争的进程。9 月6 日他决定派第82 空降师司令泰勒少将秘密前往罗马,同巴多格·利奥作最后安排,视情况需要作些变动,并要巴多格利奥遵守诺言。后来,泰勒安全抵达罗马,结果发现意大利军队吓得要死。他们坚持认为,派来罗马的盟军力量太小,抵挡不住德军的进攻,意大利不能给盟军第82 空降师提供机场,他们也不能公开发表与盟军合作的声明。当艾森豪威尔看到这一电报时,非常愤怒。他满脸通红,嘴绷得紧紧的,两眼闪光,全身肌肉收紧。他抓起一支铅笔,把它折断,又拿起另一支,又折断。咒骂,喘了口气,接着开始口述给巴多格利奥的答复:“我要按原定时间广播停战协定。”这一时间就是当天晚上6 时30 分,离当时不到12 个小时。“如果你不能按原先同意的那样合作,我要向世界公布这件事情的全部记录。你们不执行已签署的协议所规定的全部任务,将对你们的国家造成最严重的后果。你们今后的任何行动都不能恢复对你们的信任,因而结果将是你们的政府和国家的解体。”
在晚上6 时30 分,艾森豪威尔按计划在阿尔及尔的无线电台上发表广播演说。“我是盟军总司令德怀特·d ·艾森豪威尔将军。意大利政府已经使它的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我以盟军总司令的身份,已批准军事停战协定。”
“停战立即生效。”他敦促意大利武装部队“帮助盟军把德国侵略者从意大利本上驱逐出去”。当他讲完后,在阿米尔卡的无线电技术人员立即收听罗马电台。巴多格利奥没有发表声明。过了十分钟后,艾森豪威尔将巴多格利奥声明全文通过阿尔及尔电台广播出去。声明命令意大利武装部队停止一切对盟军的敌对行动,敦促他们去同德国作战。一个小时后,巴多格利奥才被迫在罗马电台广播了同一内容的声明。艾森豪威尔才勉强感到满足。他“耍了一点手腕,可是他赢了”。但是,他不知道他赢了多少,因为没有人能说出意大利的帮助起多大作用。现在艾森豪威尔处于进攻前的等待时期,这是很使人恼火的时期,而他只能祈祷。
英美联军在向滩头阵地进发。德军准备控制罗马。9 月8 日,当盟军司令部和巴多格利奥政府公开发布停战宣言后,驻意大利的德军,奉希特勒的命令立即包围了罗马,解除了意军武装,占领了意大利大部分领土。意大利王室和巴多格利奥内阁阁员,仓皇乘坐两艘潜艇于9 月10 日清晨从罗马逃往布林的西避难。以后在盟军占领区成立了一个反法西斯的意大利政府机构。
10 月13 日,巴多格利奥政府对德宣战,同时英、美、苏三国政府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
由丘吉尔起草的后经罗斯福和斯大林同意的英美苏三国联合宣言如下:“英国、美国和苏联三国政府,承认巴多格利奥元帅所声明的意大利王国政府的立场,并且接受意大利国家和武装部队的积极合作,将它们看作在对德战争中的一个共同交战国。9 月8 日以来的军事事件,以及德国人对待意大利民众的残暴行为,终于导致了意大利对德国的宣战。事实上,这已经使得意大利成为一个共同的交战国。美、英、苏三国政府,将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同意大利政府一道工作。三国政府承认意大利政府关于把德国人驱逐出意大利以后,服从意大利人民的意志的诺言。不言而喻,意大利人民通过宪法手段,来决定他们最后所希望的民主形式的政府这一绝对的和充分自由的权利,决不容许遭到任何损害。
“意大利政府和联合国家各国政府之间的共同交战国关系,不能自行影响最近签订的条件,这些条件仍然保持充分的效力,而只能由盟国政府根据意大利政府对于联合国家的事业可能提供的援助,在彼此间取得协议后进行调整。”
墨索里尼的垮台和意大利退出战争并对德宣战,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的解体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又一伟大胜利。酝酿已久的横渡英吉利海峡的“霸王”行动(前称“围捕”)就要提到议事日程了。但就在这时候,艾森豪威尔的私生活引起了各种各样的议论。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