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巴顿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六章 西西里之夏(2/2)
    对于巴顿部队来说,12日是稳步进展的一天。日落前,第7集团军已经占领了科米索、比斯卡和蓬蒂·奥立佛三个机场,正在向滩头阵地所规定的最后目标前进。本来,巴顿的行动会更快一些,但他受到了亚历山大元帅的严格限制,亚历山大强调:巴顿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蒙哥马利的左翼。

    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在开战的第一天基本上没遇到什么抵抗,进展十分顺利。上午9时攻占了锡腊库扎,并占领了两座港口城市,从而建立起巩固的补给基地。但由于他优柔寡断,行动迟缓,很快就遇到了麻烦。轴心国调兵遣将,把德国戈林师、第1空降师和两个精锐的意大利装甲师调到埃特纳山西南,从卡塔尼亚至恩纳形成了一道截击蒙哥马利的坚固防线。这样一来,蒙哥马利不但不能实现他所鼓吹的“快速”前进的战略,甚至对突破敌人的防线也无计可施。为了实现英军在西西里战役中唱主角的构想,蒙哥马利突发奇想,决定进行一下冒险,把前进的重点转到了左翼的124号公路。但按计划规定,124号公路是美军的重要通道。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蒙哥马利决定先斩后奏,他在未同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擅自命令部队于13日上午开始沿124号公路前进。此后,他才把这一新计划上报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竟然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并当即把这一决定亲自通知了巴顿。可以想象,美军在得知这一消息时的情绪是多么愤怒。尤其是布莱德雷,此时他的第2军距124号公路已不足1000码了。这一做法更明确地表达了英方对美军作战能力的怀疑和轻蔑态度,它把美军排斥在主要作战行动之外,美军完全失去了夺取墨西拿的机会,其作用仅仅是掩护英军的后方和侧翼。这对美军简直是一种奇耻大辱。

    巴顿对此当然也十分恼火,但他却极为冷静地接受了这一既成事实。巴顿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亚历山大的敬重及维护盟国的团结;另一方面,他还有自己的考虑,他在这件糟糕事情的背后看到了自己的机遇:既然向北的通道丢失了,那么他就可以把主攻方向转向西线,这将有可能实现他攻占巴勒莫的愿望。而英军行动的迟缓还有可能使他获得更大的战果。所以尽管布维德雷等将领怒火冲天,而巴顿却一声不响地点上一支大雪茄,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胸有成竹。

    根据亚历山大的命令,美国第2军第45师被迫后撤,转到第1师的后面——等于从内地又退回到滩头,这纯属浪费时间。而就在这一天,希特勒做出决定:增援西西里,阻滞盟军的攻势,守住圣·斯特凡诺一埃特纳火山一卡塔尼亚一线。蒙哥马利的计划刚一出笼就遭到迎头一棒,轴心国利用盟军战略上的混乱调整了军队的部署,做好了防御的一切准备,而盟军坐失了良机。巴顿的传记作家h·埃塞姆对此评论道:“得出如下结论是正常的,即在此关键时刻巴顿的战术直感是正确的,而亚历山大则是错误的,如果他现在授予巴顿而不是蒙哥马利夺取重要的公路网的重任,那么西西里战役可以缩短几周。”而现在,蒙哥马利的右翼部队在卡塔尼亚遇到了更顽强的抵抗,恩纳方向的左翼部队也步履维艰。

    7月16日,亚历山大发来进一步的指令,明确规定:墨西拿是蒙哥马利的进攻目标,巴顿的任务是保护其侧翼和后方,使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致出现危险。对此,美事评论家做出了一致的评判:“蒙哥马利将获得一等奖——墨西拿,而美国人连安慰奖(巴勒莫)也被剥夺了。”但由于美方的强烈反应和巴顿的再三请求,为了缓和气氛,亚历山大准许巴顿夺取阿格里琴托和恩佩多克莱港。他还允诺,如果巴顿用有限的力量做到了这一点,仍可考虑让美国人承担更多的义务。这正中巴顿下怀。

    重新修订计划并没有给蒙哥马利带来好运。仅转变行军路线就至少耗费了两天时间。行动完毕之后,蒙哥马利发现,他在两个方向上都陷入了困境:第13军在卡塔尼亚受阻,第30军在阿拉诺地区徘徊不前。蒙哥马利不得不从北非抽整兵力投入战斗。但是,德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又利用英军行动迟缓构筑了工事,使整个防线固若金汤。总之,蒙哥马利的修订计划遭到了彻底失败。而与此相反,巴顿部队却进展神速,很快就攻占了阿格里琴托和恩佩多克莱港。

    英军进攻严重受阻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东路美军的作用已经由助攻转变为主攻,巴顿认为,攻击的目标应该是巴勒莫。7月17日,巴顿亲自飞往北非亚历山大的司令部,他决心说服亚历山大,以改变整个战役的进程。他用坚定的语气对亚历山大说:“将军,鉴于形势的发展,我请求你把命令改成这样:第7集团军迅速向西北和北面挺进,攻占巴勒莫,并割裂敌军。”此时,亚历山大对战局已经有了正确的了解,他明白,蒙哥马利的修订计划是错误的,因此,他很有礼貌地同意了巴顿的请求,希望巴顿能够使盟军夺回主动权。

    束缚美军手脚的枷锁终于打开了,巴顿立即火速进行战斗部署。他把第3师、第82空降师和第2装甲师组成一个暂编军,由凯斯将军指挥,对巴勒莫进行决定性打击。同时,布莱德雷所属的第45师在西侧向北推进,切断海岸公路,与蒙哥马利的左翼部队保持同步。7月19日,巴顿下令,快速挺进,5天内拿下巴勒莫。暂编军立即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21日,占领了卡斯特尔维特拉诺。22日,抵达巴勒莫城下。美军闪电般地到达使巴勒莫守军惊慌失措,根本无法组织抵抗,只好束手待毙。同日,巴顿随第2装甲师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该市,在豪华的王宫中建立了他的司令部。23日,第45师进至泰尔米尼一伊梅雷塞以东海岸地带,从而将西西里岛一分为二,并获得了一个深水补给港。

    从战术上讲,攻克巴勒莫是机动战役的一个范例。美军冒着酷暑和敌人的抵抗,在4天内推进了200英里,伤亡仅300人,给敌人以重创,俘虏敌军53万人,击落敌机190架,缴获大炮67门。由于美军进展神速,致守巴勒莫城中的守军大部分未来得及逃跑而被俘,停泊在港口的大部分船只也被美军夺取。攻占巴勒莫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一胜利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反响,极大地鼓舞了同盟国的士气,并迫使墨索里尼于7月25日被迫辞职。对于巴顿在这次行动中的表现,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中评论道:“他的迅速行动很快使敌人只剩下墨西拿一个港口;它挫伤了庞大的意大利军队的士气,并且使巴顿的部队能够从西部进攻,以打破东线的僵持局面。”

    西西里东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地势崎岖不平,易守难攻。德意军队每撤退一步,战线就缩短一些,因此,只要部署少量守军就足以抵挡一阵。相反,盟军却无法发挥其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况且,德军利用盟军行动上的迟缓加强了防御,更增大了盟军进攻的困难。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被阻止在卡塔尼亚平原上,这里是瘟疫区,不少官兵因患疟疾而失去了战斗力。8月初,盟军发动了全线进攻:巴顿的两个军在左翼,英军第30军在中央,第13军在右翼的卡塔尼亚。由于德军的顽强抵抗,盟军仅取得了有限的进展。在特罗英纳发生的战斗最为激烈,敌人在这里实施了24次反攻,布莱德雷的第45师等部队进行了殊死的抵抗。

    为了减轻布莱德雷的压力,巴顿连续实施了3次小规模的两栖跃进,每次有1至2个营的兵力登陆。西西里岛北海岸多是悬崖峭壁,敌军撤退时破坏了桥梁和道路,埋下数以万计的地雷,正面进攻困难重重。而巴顿组织的小规模两栖跃进充分利用了濒海翼侧,如进展顺利,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这些行动是由海军少校戴维森组织实施的,前两次收效不大,8月11日在布罗洛实施的第三次登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战斗中,巴顿部队的作风与英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像惠林顿一样,蒙哥马利对军容风纪等小节问题不屑一顾。所以,英军官兵的穿着和行动都很随便,整个第8集团军就像一个巨大的、移动中的吉普赛人的营地或迁徙中的部落。而巴顿则不同。不管天气多么炎热,也不管战斗多么紧张,他对军容风纪的要求毫不放松,全体官兵必须穿衬衫,打绑腿,戴钢盔,否则就以军纪论处。他本人始终是一身戎装,每天在前线跑来跑去,除了指挥作战外,还随时纠正违纪现象。与此同时,他还利用一切场合向部队灌输勇敢无畏和坚决的进攻精神。每当看到畏崽不前的军人他就怒不可遏,用一切污言秽语大声咒骂:“狗东西,你难道活腻了吗?”因此,他手下的官兵对他既尊敬也有几分害怕。据布莱德雷回忆:西西里时期的巴顿还没有像后来那样成为官兵心目中的偶像,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在这次战役中,他已经用自己的形象创造出了一支军队——它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具有勇敢无畏的进攻精神,过硬的军事技术以及争取胜利的钢铁意志。

    到8月17日凌晨,在盟军的强大压力下,轴心队全部被赶出了西西里岛。上午6时30分,美军的先遣队进入墨西拿。10时30分左右,巴顿凯旋入城。他胸前佩带着艾森豪威尔将军前一天授予他的第二枚优异服务十字勋章,身着漂亮的华达呢军服,乘着标有三颗银星的指挥车,以胜利者的姿态在墨西拿的大街上慢慢行驶。西西里战役结束了。

    从总体来看,西西里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打死打伤德意军队3.3万人,俘虏13.2万人,10多万人逃往意大利本土。盟军共损失3.1万人。盟军在38天的时间里到达了目标,解放了整个西西里岛,夺取了地中海的控制权。它还把德国的一部分军队吸引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苏德战场的压力。在这次战役中,美英军队再次大规模协同渡海作战,并首次尝试了两栖作战和大规模空降行动,为盟军以后的大规模登陆作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初出茅庐的美军再一次经历了现代化战争的考验和锻炼,其高层指挥官获得了宝贵的战场指挥经验,这注定他们必将在未来的战争中担任更重要的角色。更为重要的是,西西里战役的失利导致了墨索里尼的辞职,并迫使意大利最终退出战争,使同盟国与轴心国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加速了法西斯覆灭的进程。

    巴顿现在已经举世闻名了,他又打了一场大胜仗。在这次战役中,他的指挥艺术得到了充分发挥,使美军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它的巨大战斗潜力,美军再也不会被人看作二流军队了。巴顿把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的全体官兵,他在一个嘉奖令中写道:“第7集团军的军人们,你们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获得了胜利的荣耀。经过38天连续不断的战斗和辛劳,你们给战争史又增添了一个光辉的篇章……军中的每一个人都分享了荣誉。你们摧毁了敌人的荣耀,你们的威名将永世长存。”

    此时的巴顿豪情满怀,信心百倍,他知道,在与蒙哥马利的这场军事竞赛中,他是名副其实的优胜者,因此,他已经成为全军公认的最优秀、最有经验的将军。但他并不满足,他知道,距离军事艺术的最高殿堂还有一段路程,一个伟大的军人不仅“要打赢战役,而且要赢得和平”,他还要做进一步的努力。

    然而,正当他连创佳绩,踌躇满志之时,却马失前蹄,陷入窘境。而造成这场个人悲剧的主要责任者,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正是:建功立业傲群雄,切莫跋扈逞威风。好马失蹄前功弃,正是春风得意时。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