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支援部队,霍奇斯手下哈格特的第29师掩护科利特向齐格菲防线猛攻。遭受反击后,又与柯林斯的第7军会合,于10月16日夷平了亚琛。在夺取亚琛过程中,霍布斯的第30师和许布纳的“大红一师”英勇善战。21日,一直很顽固的德军投降。第19军军长科利特因长期奋战,在亚琛战役中身体差点累垮,并变得脾气急躁,难以与人相处。布莱德雷于19日解除了他的职务,送他回国调养和检查身体。代之而起的是指挥过第90师的雷·麦克莱恩。
由于补给困难,天气恶劣,盟军进入10月份后已是寸步难行。布莱德雷对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也很失望,他估计要到1945年春才有机会发动进攻了。
10月6日,马歇尔前来欧洲正式巡视,与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霍奇斯、巴顿等人以及各位军长、身居一线的师长们交谈。马歇尔的到来犹如一股春风吹到了美军将领中。他乐观地看待时局,并督促制订11月份的进攻计划。他甚至希望圣诞节结束战争。布莱德雷不想扫兴,但还是向马歇尔阐述了后勤问题的严重性。他认为圣诞节能打到莱茵河就算胜利了。
10月8日,马歇尔在布莱德雷陪同下去蒙哥马利设在埃因霍温的前线司令部。蒙哥马利坚持要与马歇尔单独谈话,并趁机在马歇尔面前谴责艾森豪威尔指挥不力,部队失去了控制云云,并有意要求更换另一名地面部队司令官。马歇尔极力克制着自己,一言不发。后来,马歇尔承认自己差点失去身份与蒙哥马利争吵起来,他认为蒙哥马利表现得大利己主义,简直不近情理。
蒙哥马利并不知道自己犯了政治上的错误,他继续与艾森豪威尔争论。10月10日,他送给史密斯一份“西欧指挥要则”,强调目前西欧盟军内部的指挥不能令人满意。言下之意是说自从不再担任地面部队总司令以来事事不如意,应有另一名地面部队总司令来指挥夺取鲁尔区;而且要立即任命他本人来担任这一职务,或者将艾森豪威尔的战术司令部前移,由他或布莱德雷负责指挥地面部队。蒙哥马利还虚情假意地表示,若艾森豪威尔选择了布莱德雷,他愿意在“亲密朋友布莱德雷的领导下服务”。
艾森豪威尔被激怒了,他写了一封信,经过马歇尔允许,发给了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信中严肃地提出安特卫普港才是眼前的主要问题。马歇尔和布鲁克均有此共识,而安特卫普港根本不涉及指挥问题。艾森豪威尔尖锐指出:现在已不是诺曼底滩头,他的职责是督促各个战场,授予集团军群司令一定权力负责作战。如果蒙哥马利无力完成进攻安特卫普及鲁尔区的任务,则考虑由布莱德雷去完成,蒙哥马利本人可以提供援助。如果这样还不满意,则交给更高当局裁定。16日,蒙哥马利意识到争论指挥问题对他来说是多么过分,表示服从艾森豪威尔指挥,首先考虑安特卫普问题。
为了扫清斯凯尔德湾,蒙哥马利派登普西手下的第12军支援加拿大部队。布莱德雷也抽调第104步兵师参与作战,该师师长是在西西里战役中被解职的特里·艾伦。这样,包括第101、第82空降师和第7装甲师在内,蒙哥马利控制了美军4个师。11月8日,蒙哥马利的部队奋战了3个星期,才肃清斯凯尔德湾,盟军损失了共13000人。在回忆录中,蒙哥马利终于承认他低估了开通安特卫普港的困难,犯了错误。
布莱德雷9月22日提出的战略终于被艾森豪威尔采纳了,原因是蒙哥马利10月初进攻鲁尔区的失利以及马歇尔来访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10月18日,艾森豪威尔决定以布莱德雷的第12集团军群为主力兵分两路突击莱茵河,蒙哥马利自诺曼底登陆以来首次担任配角。布莱德雷计划派一支突击队从亚琛向科隆、波恩进攻;另一支从萨尔向法兰克福进攻,两支部队最后合围鲁尔区。由于后勤补给线开辟得过晚,布莱德雷只好11月初才实施自己的计划。
为防止蒙哥马利再借兵,布莱德雷把辛普森的第9集团军从比利时—卢森堡调往霍奇斯手下第19军控制的亚琛以北地区,隔断蒙哥马利和霍奇斯之间的原有接触。目的是保留第1集团军的人马,他们身经百战,反英情绪颇浓。而辛普森的部队不了解蒙哥马利的妄自尊大,辛普森也能较好地与蒙哥马利协调。私下里,布莱德雷舍不得柯林斯、杰罗、米德尔顿等爱将和老兵离开。
布莱德雷十分喜欢辛普森。辛普森和福雷斯特·哈丁、巴顿、艾克尔伯格是1909届的西点同学。他少言寡语,意志坚强,富有幽默感。
在阿登山脉以北的辛普森和霍奇斯面临着复杂的地形,包括罗尔河及许尔特根森林南端德国人在罗尔河建筑的七个水坝。假如德军破坏水坝,将淹没河流下游,渡河难度加大或根本无法渡河。直到10月下旬,布莱德雷才意识到那些水坝所构成的威胁,直接命令诺曼·科塔率第28师于11月2日在炮兵、工兵支援下进攻施密特镇,试图及早控制水坝和溢洪道。德军依仗地形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加上美军的坦克无法在崎岖的地形上推进。此外,盟军因天气而不能从空中支援科塔的战斗。最后,科塔的第28师与德军新组建的第116装甲师和另两个王牌师激战,损失6000人,被迫撤退。
科塔的失利并没有影响布莱德雷的进攻决心,这是美军从参加欧洲战争以来第一次当主角,决不能放弃这样的机会。眼下,布莱德雷的第1、第3、第9集团军共有22个师,加上援军共约50万人。对美军来说,11月份是冬天来到前突破齐格菲防线的最后一次机会,艾森豪威尔已决定:假若布莱德雷1945年初还不能取得突破,第9集团军将交给蒙哥马利去北部执行新任务。巴顿对即将来临的进攻劲头十足,感到自己又“年轻了40岁”,他重读了隆美尔的《步兵攻击战》,以便更好地与德军作战。当然,巴顿也和布莱德雷、霍奇斯一样感到压力甚大。美军的成败、声誉压在他们三个主要将领身上。
11月8日,巴顿命令手下现有的2个军首先开始攻击。埃迪的第12军有5个师和许多附属的炮兵和特种部队;沃克的第20军也有4个师和附属部队,这2个军都扩大了规模。巴顿统辖的2个军共有9个师约22万人。布莱德雷把第83步兵师留下待命,以防万一。
巴顿的进攻是在恶劣的天气和几乎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进行的,天气寒冷,大雨倾盆,洪水泛滥。德军顽强抵抗,巴顿的部队在泥泞的道路上每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11月9日,沃克命部队进攻梅斯市,直到12月13日才肃清残敌。巴顿的整个部队经过3周的浴血奋战,杀开一条血路,推进了60~70公里。但是,巴顿被死死地阻挡在齐格菲防线前,寸步难进,他为此暴跳如雷。应埃迪的要求,巴顿解除了第4装甲师师长,他的好友约翰·伍德的职务。一到这个时候,巴顿就在日记中发泄对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布莱德雷的怒火。当布莱德雷拒绝动用第83师时,巴顿大骂布莱德雷是“天生的胆怯”、“精神的懦夫”。残酷的战斗使巴顿的部队损失了21000人,他无法突破齐格菲防线,这自然使他怒发冲冠,难以自制。布莱德雷仍然冷静地处置着一切,按预定方案努力。阿登山脉以北的进攻由辛普森、霍奇斯的部队实施。辛普森手下麦克莱恩的第19军、吉勒姆的第13军和霍奇斯手下柯林斯的第7军、杰罗的第5军向科隆和波恩攻击。布莱德雷命第7军和第19军为各自集团军的先锋。在攻击前,空军实施大规模轰炸。树林斯英勇善战,他手下有罗斯的第3装甲师,许布纳的“大红一师”、雷·巴顿的第4师、艾伦的第104师,还包括从杰罗第5军调来的第5装甲师的半个师。布莱德雷希望他像突破圣洛那样直抵莱茵河,为美军立下殊勋。
11月16日,一再因恶劣天气而推迟的攻击终于开始了。盟军2000架轰炸机在1000架战斗机的护航下实施了大规模轰炸,在前锋部队的刚面投下了共10000吨炸弹。1200门大炮接着向前沿德军阵地连续炮击。部队开始攻击后遇到了猛烈的抵抗。在许尔特根森林的复杂地形中,美军部队很快陷入了困境。在3个星期内,柯林斯的部队在森林中与德军展开了残酷的战斗,仅推进了共10公里。11月28日,麦克莱恩的部队到达罗尔河,杰罗随后跟到,柯林斯则在12月16日才到达罗尔河。但是,美军两个集团军付出了3.5万人的代价,仍然未能夺取罗尔河水坝。
布莱德雷指挥两支美军进攻莱茵河和包围鲁尔区的努力失败了。巴顿向萨尔推进了共60公里;辛普森和霍奇斯共推进11~16公里。两支部队均受到顽强抵抗,只好与德军展开消耗战,美军不得不在冬季中消耗力量。部队离莱茵河和鲁尔区还差得很远。
蒙哥马利很善于捕捉机会,他趁美军受挫,于11月17日又给布鲁克写信攻击艾森豪威尔。他抨击艾森豪威尔在军事生涯中从未指挥过任何部队,不宜直接指挥这么大规模的作战行动,而应任命一名独立统管地面部队的司令官。除此之外,集中兵力在北路一线突击才会形成“巨大爆破力”。
布鲁克持有同样观点,但他告诫蒙哥马利要隐瞒自己的观点,不再与艾森豪威尔争吵。由于美军人数占绝对优势,布鲁克并不指望蒙哥马利担任地面部队总司令,反而建议用布莱德雷。蒙哥马利则主张,要是这样,进攻分成南北两路,北路由他指挥,南路由布莱德雷指挥。但是,布鲁克认为这个方案不会被美国人接受。11月24日,布鲁克向蒙哥马利建议,任命布莱德雷为地面部队总司令,蒙哥马利本人负责北集群,巴顿负责南集群。11月26日,蒙哥马利去伦敦,同意这一建议的前半部分,即由布莱德雷担任地面部队总司令。但他建议将巴顿的第3集团军调归他统辖,南路大军由德弗斯指挥。11月27日和12月4日,布鲁克两次向丘吉尔提出上述建议,有意更换艾森豪威尔,但丘吉尔看重艾森豪威尔的合作精神,甚至是他的百依百顺,拒绝了任何建议。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权力之争告一段落。
对于布莱德雷的受挫,蒙哥马利形容是“战略挫折”,认为应该制定一个新的能取代“全线出击”战略的战略,集中人力物力在重点突击方向上突破。他一再提到布莱德雷不能任地面部队总司令之事,弄得艾森豪威尔沉默不语,或断然拒绝他的建议。
在艾森豪威尔面前碰了钉子,蒙哥马利又给布鲁克写信,认为布莱德雷作为地面战争的设计师,辜负了艾森豪威尔的期望,如此等等。实际上,艾森豪威尔在任何场合都未有过这样的想法,甚至在私人日记中也从未记载过这样的念头。在布莱德雷是否归蒙哥马利指挥这一点上,蒙哥马利又猜测艾森豪威尔的想法,并于11月30日武断地写信给艾森豪威尔,说明他与艾森豪威尔的共同想法。实际上这是一厢情愿。不过,蒙哥马利在信的末尾含糊其词,不敢直截了当提出让第12集团军群也归他指挥,只是说明他与布莱德雷合作得很好。
艾森豪威尔面对这一切,提出在马斯特里赫特辛普森的司令部召开高级将领会议,讨论和解决战略和指挥问题。蒙哥马利建议除参谋长外,其他人不允许发言。从11月28日起,布莱德雷因患重感冒躺倒了。艾森豪威尔只好于12月1日赶到卢森堡来看他,还带来一辆卡迪拉克轿车和与蒙哥马利会晤的信件。
在布莱德雷面前,艾森豪威尔毫无顾忌地对蒙哥马利表示愤慨,并口授一封措词严厉的信给蒙哥马利。信中表示,他对蒙哥马利认为的自诺曼底登陆以来事情就不顺利的事十分反感,而对布莱德雷的重大突破和扩大战果,甚至使部队横扫法国、比利时,几乎抵达莱茵河的功绩大加赞赏。信中强调了参谋长参加会议的问题,表示不愿侮辱自己的参谋长史密斯。
12月7日,马斯特里赫特会议召开,艾森豪威尔、特德、蒙哥马利、布莱德雷、霍奇斯、辛普森等都参加了会议。布莱德雷抱病与会,又听了一通蒙哥马利的狂言。蒙哥马利者调重弹,建议集中兵力于北面攻击鲁尔区,并由他指挥。而巴顿、德弗斯等集团军停止前进。最后,艾森豪威尔调和了蒙哥马利的方案,决定主攻方向在北面,由蒙哥马利指挥,辛普森的第9集团军支援;布莱德雷率巴顿和德弗斯两个集团军继续向德国攻击,夺取波恩、法兰克福后朝北向鲁尔区进攻。这一折衷方案,等于宣布了布莱德雷主攻的失败,他只能率军支援蒙哥马利了,因此布莱德雷心里很不痛快。
蒙哥马利的目的也未达到,大权仍在艾森豪威尔手中,美军仍可以进攻,不存在由他单独攻击鲁尔区、攻击柏林的计划。为此,蒙哥马利又写信给布鲁克,布鲁克企图说服丘吉尔与罗斯福等召开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会议。罗斯福听了马歇尔的建议,拒绝召开首脑会议。
12月12日,艾森豪威尔和特德应邀参加英军全体参谋长会议。会上,布鲁克抨击了艾森豪威尔的新作战计划和两路突击计划。可是,到最后,丘吉尔反而袒护艾森豪威尔,令布鲁克大吃一惊。丘吉尔私下承认,他这样做是因为艾森豪威尔是他的客人。
这正是:权力纷争旷日持久,盟军进攻力不从心;德军拼死固守寸土,意欲反扑驱逐盟军。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