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任师长创奇迹,大兵将军传美名;
北非战场军情急,孤身飞赴解燃眉。
布莱德雷以生性稳重、意志坚定并注重小节而闻名美界。他贫寒出身,与基层士兵能同甘苦、共患难,因而深受士兵的爱戴与尊敬,被称为“大兵的将军”。这一称号是新闻记者欧内斯特·派尔“创造”的,他在采访中发现布莱德雷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即“平凡的伟大”。这一称号贯穿于布莱德雷的一生,他手下的人深深感受到他的宽厚温情。
1942年2月底至3月初,布莱德雷及其部属在路易斯安那州红河畔亚历山大郊外的克莱博兵营逐步集结,这是美国陆军的新驻地。波普从总参谋部人事部到第82师来担任参谋长,帮助布莱德雷搭起了班子。主管拉丁美洲事务的专家马修·李奇微从作战计划部前来任第二把手——助理师长。布莱德雷早在本宁堡任教时就与他相熟,李奇微被他认为是“超群出众、年轻有为的卓越步兵专家之一”。对于师里的班子,布莱德雷启用了他熟悉的朋友和同学:铁面无私的纪律检查官约瑟夫·m·斯温任炮兵主任,他是布莱德雷的西点同学;副官和人事处长由1924届西点毕业生拉尔夫·p·伊顿担任,他是李奇微的密友;情报处长则由新退休的步兵司令的儿子乔治·e·林奇充当;作战与训练处长、民事处长则由威利斯·s·马修斯和塔比·索尔森担当,二人是布莱德雷在本宁堡的亲密同事,前者曾任布莱德雷的副官。布莱德雷还大胆启用了本宁堡预备军官学校的优秀学生。开始时,他选的随从副官刘易斯·d·布里奇便是其中之一。后来,预备军官学校校长推荐了另一名优秀学员切斯特·b·汉森前来任职,汉森巧于词令,是个演说家。
布莱德雷的家安顿在亚历山大租来的没有家具陈设的房子里,他拥有一辆新型别克牌轿车。公干时则乘坐一辆奇特的新型师指挥车,司机亚历克斯·斯托特是从本宁堡调来的22岁的中士。
第82师是后来被称为“全美第一师”的第82空降师的前身。该师始建于1917年8月25日,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过洛林战役、圣米耶尔战役和默兹一阿尔贡战役,功勋卓著。该师的阿尔文·c·约克中士曾在战斗中单枪匹马地击退德军一个营的兵力。(1941年,约克的事迹被拍成电影《约克中士》,令世人瞩目。)这个师在一战后被遣散,布莱德雷受命重建。
重建的第82师的部分人员是经过正规军或国民警卫师训练的。其中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兵来自第9师,人数占10%。1·6万余名新兵则刚从接待站接来。因此,一夜之间膨胀起来的第82师面临着许多问题。
布莱德雷以其独特的方式履行他的职责。
新兵刚离开家人来到孤寂、生疏的兵营,思乡情切。而部队的杂乱无章往往给新兵一种枯燥乏味感。这使新兵的意志消沉,士气低落。布莱德雷治军的第一招便是给新兵一个“家”的感觉。既对新兵严格管理,又用理智、人道、体谅的方法真诚地关心他们的生活与福利。
第82师的新兵大多来自佐治亚、阿拉巴马、密西西比和田纳西。布莱德雷让伊顿带人先期到新兵站迎接他们,根据他们入伍前的职业分类造册登记,分配到各小单位。铜管乐队吹吹打打,像欢迎英雄凯旋一样,让新兵产生一种新奇、兴奋感。之后,为新兵准备好帐篷,铺好被装及床上用品,食堂的饭菜热乎乎地等待新兵就餐。此外,布莱德雷还要求建立简易洗衣房,让远途而来者清洗弄脏的衣物。这些仁慈的小措施确实稳定了新兵的情绪,抹去了他们的思乡情绪。布莱德雷的举动惊动了麦克奈尔将军,他建议所有的师都采用布莱德雷的方法对待新兵。
在安宁舒适环境下长大的这批青年缺乏锻炼,有的新兵背上背包跑一英里便会趴下,大多数人身体虚胖,只有极少数人能应付起码的训练。布莱德雷把西点军校的体育气氛带到了师里,他制定严格的体育锻炼计划,每天做柔软体操,进行各项运动。此外还组织士兵翻高墙、越堑壕、跨高栏、过水道、荡秋千。全师官兵,包括布莱德雷都必须参加障碍锻炼。布莱德雷身先士卒,坚持与士兵同甘苦。就在他过完49岁生日后不久的一天,他荡秋千时滑了下来,摔进污水沟里,丑态百出。助理师长李奇微后来记述了这件小事:
“看到一位少将陷入这样的尴尬境地,对各级官兵来说,的确是一大趣事,这次事件成了训练阶段值得回忆的精彩场面。”
布莱德雷很清楚,这次“意外”的发生绝对是一大幸事,他感到官兵在大笑之后由衷地敬佩和拥戴他。他也是“大兵”!
“心慈手软”的布莱德雷为了鼓舞士气,邀请第82师的英雄约克中士再次来访。临别时,约克中士对布莱德雷直言不讳地说:
“将军,你是个大好人。正因为如此,你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多大的作为。”
布莱德雷只是报之以微笑,一种充满自信的微笑。
此前,布莱德雷铺好红地毯,为约克中士举行了检阅全师的仪式。新兵们从约克中士身上看到了英雄的气概及第82师的光辉历史。约克谦逊而富有鼓动性的言词,给新闻界及全师官兵一种无穷的诱惑力。电视节目向全国直播了约克的来访,也把布莱德雷推向了前台。
布莱德雷从约克的作战经历了解到,在法国作战时,有效射击距离只有25至30码。受此启发,布莱德雷让手下开设了森林中的近距离射击课,用部分隐蔽的铁桶为目标进行射击训练。这种与标准距离不同的射击训练方法,深得布莱德雷的上级,第4军军长奥斯卡·w·格里斯沃尔德的赞许。
“这是谁的主意?”格里斯沃尔德观摩后兴奋地问布莱德雷的手下。
“将军,这是布莱德雷师长的主意。”
“我早该知道这种方法。”格里斯沃尔德在20年代就与布莱德雷在西点共事,但他仍深感遗憾,布莱德雷又抢在他的前面了。
肩负指挥全美部队训练任务的麦克奈尔将军,经常到第82师检查训练工作。结果,布莱德雷的训练超过了麦克奈尔制订的17周训练计划的目标。将军向马歇尔写了报告,对布莱德雷大加赞赏。
布莱德雷不像巴顿那样富有煽动性,巴顿对士兵既鼓动、训诫、赞扬,但常常也有粗鲁的责骂,他认为士兵训练的地狱生活是最大的仁慈。“一品脱美国人的汗水可以挽救美国人的一加仑鲜血”,这是巴顿的名言。巴顿喜欢以勇带兵,布莱德雷却喜欢以智带兵。
4个月后,布莱德雷正做着率部奔赴欧洲或太平洋参战的美梦。可是,麦克奈尔给他写了一封密信,告诉他马歇尔决定派他去国民警卫队第28师担任师长,那里“极需援助”。布莱德雷深感扫兴,哭笑不得,他的参战梦又破灭了。不过麦克奈尔劝慰他:“你的能力要在适当的时候才能得到大家的承认。”
布莱德雷把第82师交给了李奇微。不久,全师改为美国陆军的第一个空降师,前往布雷格堡进行特种训练。伞兵先驱巴德·米利任李奇微的助理师长。后来,第82空降师又抽部分军官去组建美国陆军的第二个空降师——第101师。后来,第82师及第101空降师在欧洲战场上屡立殊功,美名远扬。它们在战争中常作尖刀插向对方,显示出王牌师的威力。
国民警卫师是一块“硬骨头”。1940年秋,美国决定组建18个国民警卫师,训练则从1941年才开始。说它是“硬骨头”,是因为它的政治色彩极浓,其高级军官大多有政治背景,他们先在师里担任高官,然后便投机政治。在训练和纪律方面,该师混乱不堪,松松垮垮。马歇尔对此颇为不满,于1941年6月曾开门见山地批评国民警卫师的训练工作。麦克奈尔主管所有国民警卫师的训练工作,他不得不解除该师从少将到上校一级的所有军官的职务,那些人严重超龄,健康状况尤差。最致命的是他们对部队的训练、纪律、士气和组织指挥方面“毫无贡献”。
1942年6月。布莱德雷抵达路易斯安那的利文斯顿接手第28师。该师隶属第4军,但各方面与第82师相差甚远。1941年征集时,第28师仅进行过几个月的基础训练。首任师长是宾夕法尼亚州的政客爱德华·马丁,1942年1月他“超龄”退役一年后,当上了州长。麦克奈尔无奈,让巴顿的同学詹姆斯·g·奥德任第28师师长。可是,经过18个月训练后,全师竟然没有达到1/4的训练要求。马歇尔获知奥德在巴西只干过挂名职务,于是这次派布莱德雷取代了他。这可以说是临危受命,也是马歇尔对布莱德雷的信任。不过,布莱德雷内心相当不快。
马歇尔规定,为防止阻塞国民警卫队优秀士兵的晋升之路,正规陆军军官赴任时随员要作严格限制。1942年6月26日,布莱德雷带第82师波普参谋长、作战与训练处长马修斯、民事处长索尔森及两名副官、一名司机等6人赴任了。他把国民警卫队优秀军官肯尼思·布坎南提拔为助理师长。
在野外苦干了4周后,布莱德雷发现第28师真是问题成堆。全师人事制度混乱,参谋军官管理不善。1600名军士已去预备军官学校进修,之后将派往其他的师。一个105毫米炮兵连仅有一名军官,手下只有一名下士充当助手。原来的12名下士去了预备军官学校,第13位下士成了“头号人物”。
布莱德雷首先制止人员外流,并请求军长格里斯沃尔德从下一届预备军官学校中派出一些新军官来。接着,布莱德雷消除了该师的“家乡”观念,阻止他们从小集团利益出发拉帮结伙。布莱德雷对排斥他人的“家乡帮”来了一个突然袭击,宣布24小时内全体军官和士官都去新步兵连和野战炮兵连。结果,没有人敢抗命,一位基层军官对布莱德雷大刀阔斧的改革行动深表支持:
“将军,这是这个师所采取的最好的措施。”
为了改变全师的身体状况,布莱德雷又仿照第82师的模式开展各种体育训练活动。全师还强行进行25英里负重徒步行军的考核。开始走8英里,然后是12和16英里。布莱德雷不顾年事已高,拒绝副官的“保护”,亲自完成25英里徒步行军。在第109团,师长和机关人员一起行动。此前,布莱德雷告诫士兵们要节约用水。许多人不听,行军头一个小时即倒下,水也喝完了。有趣的是,有一位士兵对一位身穿运动服的“老兵”说:
“到底是谁下令搞这次行军的?”
“不知道,不过他们应当绞死这个混蛋。”布莱德雷没说自己就是那个“混蛋”。
最后,布莱德雷在路上仅喝了一杯咖啡,除膝盖隐隐作痛外,他一点不费力。到终点时,他还替人背了几个背包和一支步枪。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