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散尽功显赫,威隆受命驻东德;著作甚丰论战术,严明治军传美名。
1945 年5 月9 日,红场的1000 门火炮齐鸣30 响,庆祝红军的胜利;法西斯德军的崩溃,5 月9 日也被宣布为苏联全民的节日——胜利日。
6 月24 日,苏联政府又举行了规模宏大的阅兵式。卫国战争期间,曾有200 多人担任过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司令员职务,66 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11 人获得两枚“金星”奖章,4 人成了苏联元帅。崔可夫作为这一群体中最杰出的代表,理所当然地参加了这一盛典。阅兵式结束后的第二天,苏联政府在大克里姆林宫为参加阅兵者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
在宴会上,与会者纷举酒杯庆贺红军战士和指挥员取得的辉煌胜利,并祭奠那些为争取胜利而牺牲的人。斯大林带着政府成员向各方面军首长、集团军司令员——祝酒。当举杯祝贺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元帅、索科洛夫斯基将军、崔可夫将军时,斯大林知道崔可夫的酒量惊人,便从崔可夫手中拿过小杯,对崔可夫说:您用这么秀气的小杯,哪能解渴!来,我给您换只大杯,我们碰一杯。崔可夫接过斯大林递过来的已斟满了酒的大杯子,与斯大林碰杯后,一饮而尽。宴会在欢快、隆重的气氛中一直进行到傍晚。崔可夫作为卫国战争中200 多名担任过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司令员的杰出代表,为能参加如此隆重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宴会而感到自豪。
德国投降后,纳粹党及其分支机构被粉碎,原国家行政机关也全部停止了活动。苏、美、英、法四国在这块土地上成立了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从国家最高领导机关到地方基层的德国全部公共权力。
管制委员会由各占领区总司令组成,下设一个协调委员会作为辅助机构,执行管制委员会的决定,并监督其执行。1945 年6 月10 日,驻德苏占区的苏军部队统编为苏军驻德占领军集群,朱可夫任总司令,崔可夫任副总司令。11 月,索科洛夫斯基接任了朱可大的职务,崔可夫升任第一副总司令。
在此期间,崔可夫协助朱可夫、索科洛夫斯基担负下列任务:守卫苏占区边界,落实苏联军管局制定的各项措施,解除德境苏占区的德军武装,取缔一切纳粹党团和准军事组织,逮捕、审判和严惩战犯及纳粹骨干分子,没收克虏伯、法本、弗利克等垄断大企业资产,对一些大银行、保险公司、煤钢和动力基础工业企业实行国有化以及建立各州、县、乡的行政机构,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
德国败降,其命运已掌握在苏、美、英、法四国手中,由于错综复杂的利益因素,各国各有所谋,德国将被肢解的前景已日益明朗。1946 年12 月,美、英“双占区”正式成立,德国的分裂已露征兆。1948 年2 月,西方三大国和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代表在伦敦会晤,法国同意把自己的占领区并入“双占区”而成立“三占区”。同年6 月通过伦敦议定书,决定建立独立的西德国家。
苏联政府对西方各国的这一举措,立即作出了反应。6 月18 日当晚,苏占区和西占区的全部客运列车及柏林至赫尔姆施泰特的公路交通都因“技术困难”而停驶。6 月19 日,索科洛夫斯基元帅宣布各占领区之间的贸易将作为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来管理。6 月23 日,中止了柏林和西占区之间的各种铁路交通。8 月4 日,停止公路和水路交通。这样,西方三大国与西柏林的联系只能单靠三条空中走廊来维持。到1948 年底,柏林已正式分裂为各有立法、行政系统和货币制度的两个城市。柏林分裂后,杜鲁门政府虽然十分清楚苏联不会为柏林问题打仗,但借机喧嚷,似乎战争将一触即发,极力渲染紧张气氛,以促使国会通过扩军预算,并把西欧各国拉到自己一边,加速建立西德政府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这种形势下,苏联政府决定改变策略,从1949 年初开始,采取步骤解决柏林封锁问题,并大力开展世界和平的宣传运动,并就解除柏林封锁开始秘密谈判。
由于形势和策略的变化,为表明苏联缓解“柏林危机”的姿态,1949 年3 月,苏联政府决定:索科洛夫斯基调任苏联武装部第一副部长,崔可夫接任索科洛夫斯基的职务,由苏军驻德占领军集群第一副总司令升任总司令,兼任驻德军管局总指挥。
苏、美、英、法四国经过数度周旋,终于达成协议。
1949 年5 月5 日,莫斯科、华盛顿、伦敦和巴黎同时发表关于解除德国各占领区和柏林之间限制的公报,宣布在5 月12 日结束“封锁”。5 月9 日,崔可夫颁布命令:取消自1948 年3 月1 日起施行的对柏林与西占区及德国东占区与西占区之间交通、运输、贸易的限制。命令主要有下列要求:
1.恢复行使有关柏林与德国西占区、德国东占区与西占区之间运输、交通与贸易的规定。
2.恢复柏林一马格德堡一赫姆斯特之间的铁路交通。
3.恢复柏林一杜肯多夫桥一赫姆斯特之间的汽车运输。
4.恢复行使有关美英法占领军的军事或非军事雇员在马林邦及、诺伐、未斯等管制站可以无须持通行证越过分界线,在其它管制站须持德境苏联军政府总部所发行之通行证的规章。
5.恢复德国苏占区与柏林之间的货物运输,并对一些物资实行免检。
6.载人及运货车辆可在规定的管制站穿过德境苏占区的分界线。
7.在柏林货币问题解决之前,仍可携带德国发行的银行马克、西德马克、外币以及其他货币通过分界线。
8.在规定的铁路线上,恢复柏林、苏占区及西部占领区之间的邮政寄送。
9.取消大柏林区内的区际警察哨所。
10. 改进柏林一赫姆斯特的服务站、加油站。
11. 发表技术性训令,保证对有关指令的监督执行。
5 月12 日零时,命令执行,历时一年的柏林危机顿时消解。但是,德国的分裂已成定局。崔可夫作为苏军驻德占领军集群总司令和军管局总指挥在制宪和选举,筹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9 月21 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成立。10 月7 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10 月10 日,威廉·皮克当选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统。
当天,崔可夫会见了临时人民议会主席团主席狄克曼、主席团全体人员及临时政府总理格罗提渥。狄克曼向崔可夫谈到人民议会成立的目的、经过和工作情况,以及人民议会通过的各项法律,希望人民议会的各项措施能获得苏联的支持。
崔可夫就德国人民委员会实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和在柏林建立德意志临时政府的决定发表了声明,声明指出:苏联政府认为,建立分立波恩政府是对波茨但决定的重大违反,是在加深德国的分裂。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决定支持德国人民委员会关于实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和成立临时政府的决定,并把属于苏联军政府的行政职权移交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
11 月6 日,崔可夫宣布成立德境管制委员会代替苏联军政府。苏联部长会议任命崔可夫上将任主席。11 日中午,崔可夫在会见格罗提渥、副总理乌布利希及各部长时,宣布将以前属于苏联军政府的行政权移交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撤销苏联军政府及其中央与地方机关,其职权移给德国的有关部门及其它德国权力机构。明确规定了新成立的苏联管制委员会的任务:
“苏联管制委员会的任务在于监督波茨但协定及四国间关于德国其它联合决议的执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