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冈村宁次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九章 淞沪周旋(2/2)

    蒋介石有自己的盘算。他觉得太平没事的时候,各地方派系都忙于扩充自己的势力,变着法儿倒蒋。日本一来,他们在离日本远远的地方发通电,喊抗日,好像他们最爱国,唯独我蒋某人不抵抗。可要调他们一兵一卒,这些人就要钱、要械、要编制,不给,就说你不支持抗战。19路军是粤系部队,而曾逼他下野卷铺盖回奉化老家的正是这伙人。他们在上海打好了,落个名利双收,粤系的影响也会更大;看难以对付了,又把我往高处推,最后收拾残局还得我姓蒋的摸汤抓火,承担骂名,谁让我是最高领袖呢?所以,淞沪战火燃起后,蒋介石出山时一面决定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做出与入侵日军抵抗周旋到底的姿态,一面与日方暗中联络,压19路军早日停战。特别是在3月4日白川义则宣布日军停战后,蒋介石更加紧了与日本方面的谈判。

    中国方面的主要谈判代表是顾维钧,冈村宁次过去在北京和上海工作时就认识他,两人私交不错。白川大将令冈村多与顾在下面接触,摸一摸对方谈判时的底线。顾维钧是中国政界元老唐绍仪的门婿,年轻时从欧美留学归国后即做了袁世凯的外交秘书,袁病死后又长期主持北洋军阀政府的外交部,甚至一度代理过北洋政府的国务院总理。但此人无一定政见和操守,北洋政府垮台后,又投奔到南京效命。顾爱好洋玩艺儿,常光顾租界里的酒会、舞会、音乐会,而每逢他到场,从手下特务那里早已知其行踪的冈村宁次总会与之“巧遇”。顾的职业外交家毛病不少,他的信条是两国交兵,不碍交友。相比之下,军人出身又长期做过情报工作的冈村宁次,嘴巴可就严多了。结果,酒会上觥筹交错之时、舞会上轻歌曼舞之际,冈村从顾那里掏弄到了不少蒋介石有关谈判问题的真实想法。在中日双方正式商谈停战协议的条件时,心中有数的日方代表更居于主动地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日本人欢呼“又一次打败中队”的胜利、他们的谈判代表在谈判桌上咄咄威逼中方代表期间,侵略上海的日军首脑遭到了一次损失惨重的报应。

    原来19路军被迫撤离上海后,暂时驻扎在镇江一带。对蒋介石派人与日本人谈判,19路军领导人蒋光鼐、蔡廷锴表示反对,决计用炸弹暗杀日本在上海的军政要人,一则替死难的官兵报仇,二则阻止这次谈判。决心定下后,蔡廷锴命令该军驻沪办事处主任范志德具体组织实施。

    范志德接受任务后,觉得中日双方这次上海停战协定已快要完成了,直接由19路军的人出面搞,如果走漏了风声,不但会在外交上引起交涉,承担重新挑起事端的责任,而且让急于达成停战协定的蒋介石知道了,也吃罪不起。考虑再三,他决定还是由在沪的朝鲜志士出面干。

    暗杀的时间选择在4月29日。这一天是裕仁天皇的诞辰日,为日本国法定的“天长节”。白川义则等人宣布要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地点选在虹口公园广场。获悉了这个消息,范志德找来与朝鲜侨民素有联系的王亚樵筹划,之后,由王亚樵约见了拜把兄弟安昌浩,即流亡在上海的“韩国临时政府”总理,他欣然答应下来,并指派金九负责这次行动筹备和指挥。金九立即决定由朝鲜志士尹奉吉这一天混人会场,向大会主席投掷炸弹。

    4月29日,尹奉吉行前写了决死书,并照了决死像。他将一枚高爆炸力的炸弹巧妙地放在肩背的水壶中,顺利混入会场并靠近了主席台,这时正值大会开始。

    主席台上,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村井仓松、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白川大将、第9师团长植田中将、第3遣外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中将、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日本上海居留民团行政委员长河端贞次和书记长友野皮居等7人依次排开。肩佩少将军衔的冈村宁次,在主席台前第一排就座。

    大会正式开始前,先举行阅兵式。一排排头顶钢盔、手端刺刀枪的日本兵,迈着短小粗壮的双腿整齐地通过主席台,他们发出阵阵狼嚎般的口号声,令主席台上的人们露出得意的微笑。其实、这帮达官显贵的死期就要到了。

    上午10时左右,河端贞次上前一步,宣布庆祝会正式开始,由村井仓松发表向天皇的“祝辞”,随后放起了日本国歌《君之代》。

    这时,天空中下起了小雨,台下的人群开始有些骚动。

    机会来了,尹奉吉装着喝水,将水壶盖打开的同时拉启了炸弹的雷管,迅速投上台去,炸弹正好落在白川与河端贞次之间。

    “炸弹!”站在白川大将不远处的冈村宁次看到一个“嗞嗞”冒着白烟的黑东西抛上台来,又一次大喊了一声“炸弹!”但台上的人文风不动。因为日本人唱国歌时是不允许乱动的。他们继续唱着。这时“轰隆”一声巨响,主席台上烟雾弥漫……

    刹时,整个会场乱成一团。作为现场没有受伤的军阶最高的指挥官,冈村赶紧跑出来指挥抢救伤员、封锁会场。可结果是:白川与河端贞次丧命;植田与重光葵各断了一条腿;村井腿部重伤;野村瞎了一只眼。先前,重光葵受日本陆军的压力,还不肯在《淞沪停战协定》上签字,想索要更高的价码,而重伤后,在临手术前答应了。

    5月5日下午1时半,中日双方在英、美、法、意公使或代表的列席下,举行了停战协定的签字仪式。该协定规定:中队“留驻其现在地位”;日本军队撤退至“公共租界及虹口方面之越界筑路,一如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以前之原状”。此外,未公布的协定“附件”规定日本军队可以使用淞沪铁路。其实质是允许日军留驻吴淞和江湾。并且,日方要求在浦东地区、苏州河南部地区“不驻扎中队”。国民政府代表接受了,但要求日方对这一条款“绝对保密”。

    冈村宁次对协定的内容并不完全满意,认为对中国“让步”太多。但日本政府鉴于国际压力,向上海派遣军发来内部通知,下令撤销派遣军司令部,并且归还事变后扩占的地区。冈村在日记里埋怨道:“打开通知,一切计划和一切预定的事都要立刻停止,兵营的建设也要马上停下来,感到40天的停战交涉中的苦心都白费了。”

    5月15日晚,冈村与几个同僚在租界内的“六三饭店”聚餐。席间,他们从无线电广播里听到了正在东京发生的暴动。

    日本海军的一批青年军官决心进行所谓“国家改造”,尤其不满意5月5日签订的《沪停战协定》。为此,他们催促陆军也起来跟他们闹事,但陆军的资深军官认为时机尚早,拒绝了。然而,一伙陆军士官候补生决意参加。这天,海军的三上卓中尉带入冲进了首相官邸,枪杀了犬养毅首相,同时还袭击了牧野内府官邸、警视厅、日本银行、三菱银行等。

    这就是1932年日本法西斯青年军人制造的“五一五事件”。

    次日,一时不摸要领的冈村宁次,登上了才驶进黄浦江的海军“薄”号驱逐舰,向舰长佐佐木丙二大尉打听事件的详情。听了他的介绍后,冈村对“以豪迈严正的大丈夫气概实行恐怖活动的海军青年才俊”,表示由衷地“钦佩”。恨不得自己也插翅回国,跟着大干一场。

    6月1日,冈村启程回国,3日,转乘火车抵东京,“在东京车站受到内山大将、真崎中将及200余名军官和四谷在乡军人会、青少年团的欢迎,欢呼他们由上海凯旋而归”。接着,派遣军的陆海军将领一级军官又去集体参拜皇宫,裕仁天皇不知为何没有露面,而由良子皇后出面慰勉:“诸将军辛苦凯旋,可喜可贺。”

    皇后也是金口玉言,简短赐言毕,慰问仪式也就算收场了。

    从6月5日开始,冈村宁次少将又得每日去陆军省撞钟,但没什么具体事务可办。这样混了一个来月,整日去饭店酒馆与酒友们打发时光。到了7月份,日军的定期人事调整开始了,在真崎中将的保举下,冈村得到了关东军副参谋长的空缺,时隔不久又将再返中国,欲知这次他去东北干了些什么勾当,且听了章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