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戴云山所属的德化县市面开始繁荣起来南来北往的人员到处都是杂得很。许汉青微微摇了摇头自从戴云山的琉璃工艺成熟以后再加上经常推出的一些新奇物品如小铁炉、手摇风轮、火柴等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商家在促进了福建的经济的同时也给戴云山的保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现在戴云山的常驻军已经达到了四千人敌情司常驻的人员也达到了二百这样还不时有北元的间谍被抓获。
为了更好地防止泄密借着这次的巡视许汉青准备把戴云山的工匠迁走一批迁到泉州城外的新工厂去将军工与民用进行剥离戴云山科技司以后研制的民用物品都将在新工厂中进行生产。
精致的木盒中躺着一根漆黑的火枪。管子内外壁都磨打得极其光滑许汉青细细地抚摸着就象看着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
看来钢铁的质量还是有差距火枪的管壁较粗稍有些沉重但整体结构主要是参照的狙击步枪闭锁很好应该不漏气。虽然还是前装枪但由于采用了纸壳子弹在装弹步骤上大大节省了时间。(它是一个纸制弹筒外面覆有油脂里面有定量的火药和2o-3o克重的一颗弹丸。使用的时候枪手只需用牙把弹筒咬开把里面的火药倒一部分到火池里再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用通条塞到枪管里就行了。)使用纸壳子弹的燧枪兵射能够达到每分钟2-3甚至更多这使他们能够打出足够密集的弹雨即使面对骑兵的冲锋也不再是软弱无力的了何况枪上还配有卡座式刺刀。
“那个您送来的那个步枪我们也仿制出来了虽然质量稍差点也没有膛线但也能射子弹。”科技司许青山不好意思地说道:“只是那个子弹的仿制碰到了问题用水力锻压机倒是造出了铜壳但火帽怎么也造不出来。”
许汉青点了点头化学工业的落后他也是无能为力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摸索了。
“很好你们做得已经很好了。”许汉青由衷地夸奖道这种火枪已经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跨越了历史上什么马达法、火绳枪等阶段即使是明朝末年的火枪也远远比不上这个先进。
“装备一代展一代研制一代。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你们也不要着急。”许汉青继续安慰道。
“大人说得有理其实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人。”许青山笑着说道:“拉式手雷的引火装置和延迟引线都研制成功了比原来的要好现在已经开始照此生产了。”
“好啊!”许汉青接过一张简要的设计图。图中的拉火管组件改成了用一根铜管内装玻璃粉将一拉毛铜丝卷成团放在玻璃粉内铜丝一端接拉火绳、另一端通延时引线和硫磺。使用时打开木柄后盖用力抽拉拉火绳利用铜丝与玻璃粉的磨擦火点燃导火索和硫磺导火索引爆弹体内的主装药这种结构工艺十分简单便于大量生产而且作用安全可靠不会出现意外火和早炸事故。
“这是谁搞出来的要重奖。”许汉青高兴地说道。
“还有谁?是刘国栋那小子和陈先生的姑娘陈亚茹一起搞出来的。”许青山用带着暧昧的语气说道。
“哦他们俩呀?”许汉青笑着点了点头平常这个小舅子没少写信询问自己一些问题他总是尽自己所能希望能给刘国栋一些提示看来这个小舅子还真有成为明家的潜质得大力培养啊!
“刘国栋单独有一个研究室谁也不让进去我偶尔进去过一回瓶瓶罐罐摆得到处都是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也不知道在鼓捣什么呢?”许青山继续汇报道。
“呆会我去看看这个小子。”许汉青说道:“这次我来还有些事情要办先和你商量一下你看如何处理比较好。”
许汉青招呼许青山坐下开始就军工民用剥离的事情进行仔细的商议。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