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蒙巴顿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一章 事业顶峰(2/2)
    20多年来,蒙巴顿一直主张三军统一。还在大战期间,他就曾说过:“我个人认为,所有军官都应享有去各兵种服役的机会。他们应分别在达特默思、克兰威尔和桑赫斯特轮流服役,一年换一个地方。这样,他们既可受到一般的锻炼,还可学到特殊本领。”他还主张,军校学员通常可以选择自己的职业,学习参谋课程和战术课程应着眼于三个军种,某一军种的参谋应到其他两军种里工作一段时间。他在1941—1942年负责联合作战总部期间,便是这么做的。

    在领导机构的改革方面,他提出撤销各军种参谋部,而设立三军统一的联合计划参谋部,并由他来担任这个机构的常任主席。不过,由于遭到了各军种参谋长的消极抵制,这一目标没有在伦敦实现。蒙巴顿于是把它付诸实施于海外驻军,分别在塞浦路斯建立了近东联合司令部,在亚丁建立了中东联合司令部,在新加坡建立了远东联合司令部。这种新的指挥机构,在提高英军的快速反应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后来在1961年,伊拉克再次称科威特是它的一部分,并在科伊边境集结重兵,对科威特进行威胁。英国派“保垒”号航空母舰前往海湾地区,并答应科威特,如果它请求支援,英队24小时内即可采取行动,结果使伊拉克未敢轻举妄动。英国之所以能夺下海口,中东联合司令部的建立是原因之一。因为它能迅速协调和调动陆海空各部队,简化了工作程序,从而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英国驻中东地区司令埃尔沃西中将说,在那次联合行动中,联合司令部的作用是很大的,没有这样一个联合指挥机构,英国的干涉肯定不会那样顺利。

    然而,就在蒙巴顿在国防参谋长的显赫职位上,全力以赴地干自己的事业的时候,他的夫人埃德维娜却不幸病故了,终年仅59岁。

    埃德维娜是位很要强的女人,自战争期间她主管过圣约翰救护队以后,一直着迷于医疗救护事业。这几年,她每年都要花费数月时间去非洲和远东地区,帮助那里的红十字会工作。1956年,她的私人医生威尔克斯·哈维告诉她,如果她不大大减少自己的活动,3年之内死神就要夺去她的生命。埃德维娜对此忠告不但置若罔闻,反而似乎要与死神争夺时间拼命去工作。1960年1月,她代表圣约翰的海外野战救护旅去远东视察。事先被安排出来的视察日程甚至使她没有了上路的勇气,然而,生性好强的埃德维娜还是咬牙出发了。

    2月20日,她抵达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的亚比。之后她立即进行了一系列视察。路途中,伊丽莎白女王医院的护士长伯纳姆女士发现,她有时脚步踉跄,经常停下来欣赏周围景物,看上去已疲惫不堪。伯纳姆女士见她身体如此衰弱,就在当地医院里为她准备了一个房间,让她住进去以防不测。此时在伦敦,蒙巴顿忙完公务后于凌晨1时30分上床休息。刚入睡不久,便被叫醒,说婆罗洲的总督想和他通电话。一会儿,那边的电话打过来了,蒙巴顿从模糊不清的越洋电话中,终于听到了夫人去世的噩耗。

    刹那间,蒙巴顿悲痛欲绝。人们跑过来规劝他,他默不作声地淌着眼泪,望着埃德维娜的照片,在一张纸上不断拼写着“tragedy”(灾难)几个大写字母。少年夫妻,老来伴。蒙巴顿这年已60岁了,失去老伴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2月25日,皇家海军的“威克菲尔德”号驱逐舰在一艘印度军舰的护送下,把埃德维娜的遗体运回英国。蒙巴顿写信给尼赫鲁说:“帕特里夏、帕梅拉和她的丈夫,埃德维娜的妹妹玛丽和我都去了布罗德兰兹,在家门口等候她的遗体的到来。这是她最后一次回家。”然后,埃德维娜的遗体被送到罗姆西修道院,在那里,由8个人抬上了祭坛。13个小时后,按照她生前的遗嘱,遗体将要送入大海。在她的遗体被抬上船时,水兵们鸣笛为她的亡灵开道。在参加埃德维娜海葬的船只中,那艘印度军舰是尼赫鲁亲自派来的。这使人们感到他们之间的友情超乎寻常,连蒙巴顿本人也承认,“这真是一个令人注目的姿态,它给所有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会使亲爱的埃德维娜含笑九泉。”

    埃德维娜去世后,蒙巴顿陷于巨大的忧伤之中,他写道;“我太痛苦了,我过去从未意识到我是多么地爱她和她对我是何等重要。”丧偶的人都会有这种心情,但蒙巴顿比其他人都更吃惊地发现,他是那样地离不开埃德维娜。他和妻子过去经常分居,也时常吵嘴,加上他在事业上很充实,自以为没有妻子在身边,他也会生活得很好。现在他才感到以前的那种想法是错误的。过去他有时愿意和埃德维娜短期分居,但现在他永远失去了她,这使他悲痛欲绝。他如今形单影只,成了年逾花甲的单身汉。

    蒙巴顿担任印度总督时的主要助手伊斯梅写道:“埃德维娜的死恐怕给蒙巴顿的打击太大了。”他的部下们发现,他动辄发火训人。和以前相比,他变得优柔寡断;甚至在重要会议上,他也常常精神不集中,一阵阵地发愣。他过去给朋友写的信,总是热情洋溢、夸夸其谈,如今连给侄子——早已登基的伊丽莎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的信,“都语无伦次,不大动人”。总之,他似乎像变了一个人。

    有人开始劝他再婚,说这样做即使不是为了爱情,也是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些。据说有的名门闺秀也对做伯爵夫人和国防参谋长的夫人感兴趣。蒙巴顿或许曾多次产生过再婚的念头,但找个像埃德维娜那样的妻子如果不是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于是他索性告诉女儿帕特里夏说,他不打算再结婚了,因为再婚可能会使他有个儿子。那么,他要把爵位传给她的计划就会实现不了。帕特里夏自然听得出这是老父亲的幽默,但也确信蒙巴顿不会给她领来一位继母,为此她要加倍地关心和照顾他,减轻他的痛苦凄凉之感。

    在两个女儿的悉心关照下,蒙巴顿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终于重新振作起来。在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蒙巴顿和助手们对英国未来的防务结构提出供政府选择的3种方案:a.只对现行体制作些简单的修补;b.建立一个完全统一的和确能发挥作用的国防部;c.允许陆海空三军种各自的总部单独存在,但必须接受国防部的全面领导。其中,蒙巴顿认为最理想的方案是b方案。

    由于撤销三军种总部,会使许多将军的职位难保,麦克米伦首相犹豫不决,他想先选择c方案,然后为二三年内实行b方案打下基础。当他征求蒙巴顿的意见时,蒙巴顿回答说:“作为一种临时解决方案,我同意。”然而,出乎蒙巴顿所预料的是,麦克米伦首先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后毅然决定采用蒙巴顿他们提出的b方案。

    1964年2月24日,蒙巴顿率领英事代表团赴墨西哥访问,3月1日他在那里收到首相以个人名义发给他的一份电报。电报说,内阁就改组防务指挥系统开展的讨论进行得很顺利,在下次讨论会上就将发表一项声明。麦克米伦还说:“我们现在正就执行改组计划的最佳途径(即b方案)进行讨论。我想让您知道,我是多么地感激您。您辛辛苦苦制订的改组方案,如今正在开花结果。”几天以后,蒙巴顿的代表团抵智利访问时,英国内阁决定采用b方案来改组防务系统的喜讯果然传来了。3月5日,蒙巴顿在日记中写道:“《泰晤士报》航空版今天寄到了智利。该报以十分感人的笔调宣布,(英国)政府已原则上接受了我的建议,决定取消海军部、陆军部和空军部,重建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国防部。”

    多年的设想一朝实现,蒙巴顿感到自己几十年的军事事业达到了顶峰。此时他在英国武装力量中的地位仅次于文职的国防大臣,但在公众眼里,他比国防大臣重要得多,是整个英队的真正主宰。

    这期间,他还为加强英国与美国之间的防务合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尽管蒙巴顿希望英国的防务能够取得完全独立,但他知道,英国的安全与美国和其他欧洲盟友的安全有不解之缘。华盛顿的决策对英队产生的影响不亚于甚至大于白厅的决策。所以,蒙巴顿认为,保持同美国人的紧密联系至关重要。他任国防参谋长后,同美国人保持和发展关系不成问题,因为那里的许多军方领导人是他当年在战争时期的老战友和老朋友。

    还是在1963年2月,当他访问五角大楼时,蒙巴顿吃惊地发现,除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斯韦尔·泰勒之外,所有美军参谋长们都是他的旧交。空军参谋长柯蒂兹·莱·梅和陆军参谋长惠勒将军都曾在东南亚盟军司令部供过职,海军上将安德森同蒙巴顿相识得更早些。因而他们在交谈时,尽管存在着不少意见分歧,但都能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蒙巴顿在老朋友们面前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很少有顾虑,尽管他的意见有时让对方听起来很刺耳。譬如,美国当时正准备军事介入越南,蒙巴顿直言不讳地忠告说:“根据我在东南亚的经验,除了建立一个真正为人民所接受的民族政府之外,……靠外力维持统治的任何政权都不会成功。尽管我认为通过建立一个进步的民族政府,使南越自立于‘竹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污蔑——作者)之外非常重要,但我觉得以军事手段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美国后来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证实了蒙巴顿当时的预见。

    英国能拥有核潜艇,全靠美国的技术和财政的帮助,而这又是与蒙巴顿的个人努力分不开的。当美国的第一艘核潜艇于1955年下水时,曾拒绝包括英国人在内的一切外国人参观。后来,蒙巴顿亲自找到美国海军核项目负责人海曼·里科弗上将,请他帮助英国研制自己的核潜艇。由于美国政府作出了决定,加上“容易感情用事的”里科弗上将看在老朋友的份上,全力以赴帮助英国研制核潜艇。对此,蒙巴顿手下的参谋丹尼斯·怀亚特不无夸张地写道:“里科弗对英国是否能拥有核潜艇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蒙巴顿是否能有核潜艇。”

    生活在核武器时代,作为军事领导人的蒙巴顿,自然要对它有自己的看法。他曾参观过美国在范登堡的一个核基地,“我当时根本没有思想准备,所以看到大力神式导弹的洞穴时感到非常吃惊。洞穴直径为40英尺,深为165英尺,足可盛下一幢20层的摩天大楼。当上方沉重的洞门打开后,一辆巨型起重机将大力神导弹吊上来。整个建筑平均每英寸能抗100磅的压力。除非是被核武器直接击中外,其他任何力量都奈何它不得。”他担心,“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会使人类丧失理智。”然而他认为,核武器将存在下去。如果还来得及销毁世界武库中的核武器,他一定会这样做。然而现在为时已晚,即使核大国们同意销毁它们现有的核武器,也不能保证它们中间的任何一方或其他某些国家不会再秘密研制核武器。所以,人类强调的重点不是销毁核武器,而是限制和防止核扩散。

    到了1964年下半年,蒙巴顿有了告老还乡的念头。蒙哥马利知道老友的想法,转告首相说,“迪基不想再干了。”当时,英国首相和国防大臣分别是威尔逊、希利。

    希利曾就这件事征求过40名高级将领的意见,由于蒙巴顿在改组防务系统中坚持的那个b方案损害过他们的利益,他们大多同意蒙巴顿告老还乡。但是,威尔逊不同意,他认为蒙巴顿享有的独特地位不能白白浪费掉。内阁经济事务大臣乔治·布朗也很希望蒙巴顿继续干下去,他威胁那些将领们说,如果同意让蒙巴顿退休,那么国防参谋长一职,政府很可能要一位文职官员接任。然而,蒙巴顿确实有些年迈体衰了,在重要会议上常打瞌睡,需要作出紧急决定时,他却要出去散步。

    此时已64岁的蒙巴顿,自己也感到力不从心了。不过,像他那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即使比他年轻许多的人,也会被搞得精疲力竭的。以1965年2月1日至5日的日程为例:他于2月1日上午9点10分离开住所,10点30分到达办公室。到次日凌晨1点30分,除了吃饭之外,他一直都在工作。凌晨3点30分,他又得开始工作,一直到早晨5点。休息到9点30分时又爬起来工作。晚饭在家吃,然后一直工作到夜间11点30分。第3天,他5点45分开始工作。当晚有正式宴会,宴会后,他一直工作到凌晨3点。2月4日,一位海军上将9点来和他一起吃工作餐。中午休息片刻,然后又一直工作到凌晨3点。5日上午8点30分至晚上7点,除吃点儿东西外一直没有离开过办公室。甚至在节假日,他平均每天也要花五六个小时批阅文件。长期紧张的工作,使蒙巴顿患了失眠症,他曾写道:“总是睡了不到两个钟头就醒了。”他确实太累,身体被搞垮,有点儿干得厌烦了。

    6月底,蒙巴顿的退休申请获得了批准。30日,他在王宫侍从的引导下正式谒见他的侄媳——伊丽莎白女王陛下。当他来到白金汉宫的会见厅时,受到了女王的欢迎,女王说有件东西要赠送给他。蒙巴顿后来回忆说,“……接着,她(女王)递给我一枚功勋章。她这样做实在妙极了。只有24人曾得到了这种勋章,它往往只授予托马斯·哈迪那样的伟大作家和拉迪亚德·基普林那样的诗人以及拉瑟福那样的科学家。……据我所知,我是历史上得到这种勋章的第7位水兵。”

    次日,蒙巴顿就要最终告别49年的戎马生涯离开国防部了。消息不胫而走,许多记者和一些好奇的过路人,都纷纷前来围在国防部大门口,蒙巴顿下楼时从窗子里看到了外面的情景,高兴地说:“嗬!门口还有这么多人,真令人满意。”

    从他1916年由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毕业,成为一名正式军官算起,至今已将近半个世纪了。他要回到亡妻留下的遗产——埃德维娜祖上建造的布罗德兰兹庄园,度过他的晚年。正是:戎马倥偬五十载,退役归家理应该。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