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军各突击部队正陆续从四面包围紧逼过来,梅塞维少将向官兵们坚定地表示:他和自己的司令部就地坚持战斗——如果需要的话,将一直战斗到最后一把刺刀,最后一名士兵。破晓时分,晨雾开始从丛林里升腾而起,就在这时,日军高喊着“帮扎依”(日语“万岁”之意)冲了过来。由于双方混战一团,英国空军已无法提供火力支援。英印士兵杀退了从各个方向冲进师司令部的几十个敌兵。由于英军的顽强抵抗,又打退了对方的一次进攻。这时,日军调来了重型迫击炮和平射步兵炮,并在四周高地上架设了重机枪。天下起大雨,不久,丛林中的小道就变得泥泞溜滑,难于行走;同时,迷雾也使能见度减低了。
上午10时左右,日军的炮弹和重型迫击炮弹开始在英印军士兵中间落下。梅塞维此时认为,师司令部坚守原地的目的已经达到。在销毁了所有的文件和无线电装备之后,梅塞维少将率领身边的官兵一小批一小批地悄悄撤离,奔向师后勤补给地信兹维亚。由于梅塞维撤退前没有电告他的直接上级克里斯蒂森军长,后者以为他已经阵亡,并上报给第14集团军司令部。集团军军长斯利姆中将信以为真,立即将梅塞维少将阵亡的消息告诉了蒙巴顿,蒙巴顿却肯定地说:“他还活着。我不相信一个在埃塞俄比亚战场上的英雄,会被一名叫棚桥的日本大佐打败。”
信兹维亚在雅基都山口的东面,第7英印师的后勤掩蔽所建在这里一处丛林环绕的一片稻田开阔地上。该地是由杰弗里·埃文斯指挥的英第5师第9派负责防守,除步兵外,他还有一些李—格兰特式轻型坦克。埃文斯接管防务后发现:掩蔽所四周,陡峭的群山环抱,山上密林覆盖,如果日军来进攻,尽可以穿过密林直接潜行到稻田边缘而不致被人发觉;掩蔽所的中央是一座灌木覆盖的小山,如果部队被一批数量上占优势的强敌围困在这块地区内,那就无异是陷入了绝境。于是,他决定尽可能快地着手构筑一道防御圈,整个防线分派给各个单位防守,不论它是军需供应处保管大炮的仓库兵,还是指挥机构,都得负责防守一部分防线。尽管这样,兵力仍然不敷调用,防御圈的东沿和东北沿只好任其空着。指挥官们奉命带领各自的部下开始构筑工事,布设有刺铁丝网,并在丛林中设置一些障碍物。埃文斯旅长命令各部队应对后勤掩蔽所内自己防守的小掩蔽所负责。他们必须坚持战斗,直到援军赶来。而在平坦的稻田上,即掩蔽所的中心,埃文斯将他的那些坦克作环形部署,并派两连步兵掘壕守卫。
正当士兵们在奋力构筑工事的时候,一个满身泥污、衣衫褴楼但昂首挺胸的英官,从丛林里走了出来。他就是梅塞维少将,随同来到的还有师司令部的参谋们。接着,又有许多被打散的官兵陆陆续续穿过丛林来到了师长身边。梅塞维此时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他同意埃文斯的部署方案,并通过无线电指示自己下辖的另3个旅向这里靠拢。
日军以为攻陷了第7英印师的司令部,并完成了对该师各部队的深远包围以后,全歼这个师已指日可待。东京的报纸、电台大肆渲染,“向德里的进军已经开始!”“棚桥,若开的胜利者!”并造谣说,“英国斯利姆的第14集团军已全部就歼”。臭名昭著的“东京玫瑰”又用她那诱人的嗓音对印缅战场上的盟军士兵们广播说:“你们为什么不回家呢?缅甸已全完了!”日本的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还狂妄地在作战地图上标上记号,表明日第55师团各突击部队用不了一周就可以攻入印度的吉大港(现属于孟加拉国)。但是,蒙巴顿向伦敦发誓,这次战役一定要打胜,绝不会重演失败!同时要求驻印空军,只要气候条件允许,就必须勇敢地起飞,全力提供对地面部队的火力支援和向他们空投补给品。
2月7日上午,日军向信兹维亚一带的第7英印师各阵地发起进攻。但几次攻击,都被对方的坦克和大炮密集而猛烈的火力击退了。不久,一度是树木丛生的斜坡就成了一片布满断树残草和日军尸体的荒野。炮火轰击之后,英印步兵随即端起刺刀,勇猛地冲向敌人。随着越来越多的日军增援部队穿过丛林来参战,他们进攻的势头也日见凶猛。但日军的进攻总是一再被击退;日本兵身材矮小,在短兵相接、难解难分的格斗和拼刺时,往往败于那些身高体长的英印和廓尔喀旅士兵的手下。
日军继续发动进攻,其凶猛的势头始终有增无减。日本人未料到在丛林中会遇到英军的坦克,由于树枝和树叶的阻挡,火炮无法击毁它们,许多日本士兵竟身上绑上炸药去扑坦克,结果却死伤累累、收效甚微。激战两天后,一向妄自尊大的日本人终于意识到:战局的发展不尽符合自己的如愿算盘,英国人既没有惊慌失措,也不打算撤逃,而是坚毅果断地在进行抵抗。
一次次攻击失败,使樱井省三中将明白:除非他能拔掉对手的一些丛林掩蔽所,特别是摧毁掉第7英印师的后勤掩蔽所及其重要的补给仓库,否则,他的进攻必定会失败。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中,他把所有在若开的部队,除了那个在加叻丹山谷包围非洲士兵的骑兵联队以外,全都用来攻打信兹维亚战场边缘四周那些薄弱的环形防御阵地。樱井省三中将还把其第54师团的大部调来,以作增援或乘胜追击之用。
日军各突击部队不顾一切地从四面八方攻打后勤掩蔽所,而且攻势一次比一次更凶猛。日本飞机的轰炸和扫射,使这块地方化成了一片令人窒息的火海,但是,蒙巴顿的空军出色地顶住了日本空军,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掌握住了这一地区的制空权,使日机不敢再进一步肆虐。到2月11日,争夺后勤掩蔽所的激战已持续了5天5夜。按照樱井省三这次发动进攻前的要求,5天之内就要把第7英印师消灭掉。但到这时,7天已经过去了,梅塞维出色地抗击着敌军。与此同时,仅带着7天给养的各支日本突击部队,则处于缺粮少弹的困境,他们之所以一心要拿下信兹维亚的英军后勤掩蔽所,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为了缴获英军的军需物资来补充自己的补给。
日方对自己的胜利仍深信不疑,东京电台一直在按照原计划进行广播。它每天都要报道英军在若开被歼的最新消息。有一次战斗间歇期间,梅塞维在自己的帐篷里竟然收听到这样一条日本的英语广播新闻,这条新闻编造了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详尽描述了第7英印师的覆灭经过,以及师长梅塞维如何丢掉部下,只顾自己逃命的情形。梅塞维听罢,嘿嘿一笑。
蒙巴顿电告梅塞维:“只要坚守住你们就可以创造历史,就可以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他和吉法德上将、斯利姆中将一起会商增援问题。2月13日,英军第5师的一个前卫旅开始打进雅基都山口;北面,英印第26师是斯利姆直辖的集团军总预备队,这时也奉蒙巴顿的命令派2个旅从吉大港向前线进发。见增援部队就要陆续开到,梅塞维命令手下各旅从其各自的掩蔽所开始一步步地反击。埃文斯旅的坦克首先向雅基都山口开进,企图与正在攻击山口的英军第5师取得联系,但由于道路正被日军破坏,加上日本官兵的拼死阻击,不得不退了回来。梅塞维少将为了加强他那里的反击力量,又从所辖第89旅掩蔽所调来一个苏格兰营。这时,他自己的指挥所已被日军的炮火炸成一片废墟,他不停地转移着自己的指挥位置,手下的参谋们也死伤不少。梅塞维这个非洲战场上的英雄,开始感到有些精疲力竭了。而就在这时,他听到从北面和西面不断传来隆隆炮声,这说明第26师和第5师的增援部队离这里越来越靠近了。2月17日,情况已相当清楚,这一阵阵从远处传来的隆隆炮声,对日军来说乃是一种预兆不祥的信息:英军的策略是,让第7英印师作为一只铁砧顽强固守,而让后备部队像铁锤一样把对方击碎。蒙巴顿后来宣布:“我是这种策略的发明者,并要把这种方法推广开来。”日军感到自己的两个师团有遭到反包围的危险,从17日起逐步分批撤退,虽然开始时还几乎难以觉察。
2月24日,英军第5师终于完全占领了雅基都山口,彻底解除了日军对梅塞维部队的包围。樱井省三中将不得不承认,这次若开战役日军失败了。日军第55师团和第54师团经过20来天的战斗,此时已伤亡惨重,实力大大减少。由于蒙巴顿直辖的第21、第224英国飞行团,对地面的火力攻击愈来愈猛烈,樱井省三被迫把大部队分散成一股股小部队,试图穿过丛林逃跑。久保突击部队在撤退时,遭到冲杀出来的第7英印师和向南进逼的英印第26师以及第36师的夹击,全部被歼。投入对梅塞维部队主阵地进攻的7000名日军官兵,至少有5000人死在丛林里,其中有些是饿死或是病死的。
在争夺信兹维亚英军后勤掩蔽所的战斗中,日军先后将其第28军的两个师团投了进去,担任主攻或增援、掩护的任务,占其发动若开战役总兵力的2/3强。因此,这一战斗结束后,若开战役实际上也随之告终了。整个战役中,梅塞维的第7英印师蒙受了二三千人的伤亡,但是,他们在各路援军的配合下,总共击毙了7000名日军官兵;陆续生俘了500余名日本兵(这在缅甸战场确是闻所未闻的)。英国的、印度的、非洲的及廓尔喀族士兵,为了自己的生存和打败日本人,进行了殊死的战斗,表现了顽强的意志。战役结束后,蒙巴顿给妻子埃德维娜写信,告诉她胜利的消息,他说:“这要归功于我们的军人的高昂士气和勇敢精神。在几乎同样的情况下,他们以前曾狼狈而逃,因此我认为东南亚盟军总部已经证明了它的存在的必要性。”为了鼓舞士气,在作战人员中树立英雄主义的榜样,蒙巴顿还利用他与王室的特殊关系,使国王批准了向10多位参战有功人员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在一次战役中,有这么多的人获得这一殊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在任何其他战区都没有过先例的。
在相隔着半个地球的英国伦敦,当丘吉尔首先闻知胜利的消息后,兴奋地拟就了一份贺电。他给蒙巴顿的电文说:“我对你和第14集团军在着开与日军进行的一系列的作战中所取得的胜利战果,表示衷心的祝贺。在缅甸的丛林战中,日本军队受到挑战并被击败。他们大言不惭的自吹自擂,这回可得到了有力的揭露——这对于从事于我们共同事业的各阶层人士、各民族人民来说,都必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白厅的高级将领们也纷纷打来电报,向蒙巴顿、斯利姆和克里斯蒂森等人表示祝贺。
战役结束后,蒙巴顿立即召集总部的参谋们总结了作战经验。他指出:这次若开战役和上一次韦维尔进行的那场战役相比较,关键的区别是,第二次着开战役中己方的空中力量特别是在后期得到了很大加强,正是由于如此,才使处于敌后的部队能够得到支持。同时,英印军队的士气经过整饬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点,从日本著名战史专家桑田悦和前原透合著的《简明日本战》中,也能得到相似的结论:“1944年2月,日军在若开方向发起了攻势,以利于英帕尔作战的实施。突击部队穿过东部山脉,插到敌人侧后,同正面攻击的部队一起在辛遮瓦盆地包围了英印第7师主力。眼看就要获胜,但英印部队依靠坦克的环形防御阻止进攻,并从空中得到支援和补充给养进行抗击。轻装的日军无力攻破环形阵地,不断变更攻击部署,26日解除包围后撤。随着盟军空中优势的扩大,不得不中止作战。”
正当英军陶醉在着开战役的辉煌胜利之中时,蒙巴顿司令部的情报机构发现了阿萨姆边境地区的一些不祥迹象:日军正在缅甸一侧集结重兵,发起的攻势将比若开攻势的规模更大。虽然蒙巴顿料到日本人在那里会挑起战端,但没有想到进攻会来得那样迅猛。若开地区的战火刚刚平息10余天,3月8日,日军第15军所属的3个师团及配署部队的近10万法西斯官兵开始越过亲敦江攻入印度境内,揭开了英帕尔战役的战幕。这是战争后期,英日双方在东南亚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较量,究竟孰胜?孰败?且看下章细说。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