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蒙巴顿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章 皇族子胃
    皇室渊源连全欧,王侯伯爵皆亲友;

    二代军旅功业建,陆将海帅显身手。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风云人物,路易斯·蒙巴顿勋爵是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名将。朱可夫、艾森豪威尔和隆美尔之所以声名显赫,不仅是由于杰出的帅才,也得益于令人钦敬地在没有任何世家基础和军界背景的情况下,从士兵走到军界的顶点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当然,出身显赫军人世家的巴顿将军和麦克阿瑟并不因家庭背景的关系而冲淡了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毕竟,人们看一个人,主要是看他本人的素质,看他在困难、危险境地的表现,对于一个军人,特别要看他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的作为。然而,对于蒙巴顿,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同。

    路易斯·蒙巴顿是巴登堡的路易斯亲王和维多利亚公主的第四子。皇室成员的出身给蒙巴顿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机会,比如说,在剑桥大学学习时,他可以随随便便地请丘吉尔到他所在的俱乐部里参加讲演;但是这一身份也给他带来了一种天然的阻力,他的每一步晋升都会招致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议论。那些久经风浪的皇家海军官兵们曾这样在背地里议论:“难道要把价值数千万英镑的战舰交给一个生下来就带有军官臂章的皇家小崽子吗?这太不可思议了!”蒙巴顿必须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不仅能够指挥一艘战舰,而且的确比其他皇家海军军官更优秀,因此可以超越他们而成为海军元帅。

    蒙巴顿做到了。他一向为自己的皇家血缘感到荣耀,难能可贵的是,他为英国皇室带来了更大的光荣。

    英国前内阁大臣亚特利伯爵曾这样评论:“蒙巴顿家族是皇室中唯一显示了伟大才干的成员。”显然亚特利可能对英国皇室不太友善,但这番评论对蒙巴顿家族却是完全正确的。蒙巴顿家族是英国最重要、最显赫的家族之一,这不是由于它与英国皇室的关系,而是由于蒙巴顿家族的两代人,路易斯亲王和蒙巴顿勋爵所拥有的智慧、雄心和能力。

    蒙巴顿家族也是英国最不受欢迎的家族之一。虽然他们在近100年的时间里为他们所选择的国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他们却并不讨人喜欢。部分原因是对传统的英国人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看到皇家成员表现出创造性这样的事更令人难以忍受了。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蒙巴顿勋爵一旦认为应该作某一件事,他就会不可阻挡地去干,不管这件事或者他做这件事的方式是否伤害了别人。

    不同的人对蒙巴顿持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蒙巴顿是个可恶的家伙,“能量巨大而又野心勃勃,是个非常危险的人物,他已经攫取了国防机构的控制权,正在向王位靠近,他实际上是个社会主义者”。然而,那些曾在他指挥的“凯利”号军舰上服过役的官兵,那些曾在东南亚和印度在他手下工作过的人员,他的侍从和得到他精心照顾过的人,对蒙巴顿持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看法。

    这两种看法都只在部分上是正确的。蒙巴顿傲慢自负,没有幽默感,极具野心,他内心燃烧着一团不可熄灭的复仇之火,即要为他父亲路易斯亲王所蒙受的痛苦讨回公道。他在追求一个目标时是冷酷无情的,虽然那些目标一般说来都是正当的。

    但是,蒙巴顿是卓越的领导者,忠诚、无畏、怜爱下属,尤为罕见的是他既是一个杰出的海军技术专家,同时又是一位富有远见和想象力的政治家,他具有令人目眩的创造力。他是一个虔诚的英国人,是个真正的男人。

    蒙巴顿家族几乎与欧洲每一国的皇室都有密切的血亲关系。在1958年私人出版的《蒙巴顿家谱》一书中,蒙巴顿认为自己是公元600年兴盛起来的法兰西贵族伊道夫公爵的第四十一代玄孙。他不厌其烦地从伊道夫公爵起将家谱推演到他本人。蒙巴顿的一位朋友说他“对祖先的兴趣就像集邮的人对邮票的兴趣一样”。

    尽管巴登堡—蒙巴顿家系尊贵而久远,但是巴登堡这个名称本身却是蒙巴顿的祖父赫西和莱茵的亚历山大亲王于1851年创下的,巴登堡家族的起源相当浪漫。1841年春天,赫西和莱茵大公路易斯二世的长女玛丽公主与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长子订婚。为了减轻玛丽公主的寂寞,尼古拉沙皇邀请玛丽的二哥,也是他的教子亚历山大王子陪同玛丽公王从德国来到圣彼得堡。在圣彼得堡,玛丽公主与未来的俄皇亚历山大结婚。亚历山大王子留着一撮小胡子,打扮得像个花花公子,不过他的脸棱角分明。他身材不高,但却精神十足,向往军人的荣誉。尼古拉沙皇发现了这一点,于是把他的教子封为俄罗斯帝国的中尉。当亚历山大王子来到圣彼得堡时,他的教父又将他提拔为上校。旋即又提升为少将。

    很自然,亚历山大王子爱上了沙皇的女儿,但尼古拉一世却对他的女儿另有安排。因此,伤心的亚历山大离开了冬宫,作为志愿者上了战场。战争是对不成熟的少年之爱的一个很好的代替物,亚历山大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证明了自己是个男人,他因作战勇敢而荣获四等圣乔治勋章。回到圣彼得堡后,亚历山大王子发现她的妹妹多了一位迷人的女伴,波兰女伯爵朱丽·豪克。朱丽是个孤儿,她的贵族血统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亲豪克伯爵是位将军,为保卫尼古拉沙皇的弟弟、波兰的康斯坦了大公而死,于是沙皇将她收养在冬宫。

    朱丽长得非常美丽,聪慧善良,富有性格力量。亚历山大王子一见钟情。在近10年的时间里,亚历山大已接近了俄罗斯帝队的顶峰。在一幅于1851年绘制的油画描绘了他率领俄罗斯大军接受沙皇检阅的情景。尼克拉一世为了表示对亚历山大王子的钟爱,决定要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亚历山大表面唯唯诺诺地表示了对这个荣誉感激,暗地里却与朱丽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午夜狂奔出冬宫,先是骑马,后来坐火车,越过了俄国边界。1851年10月18日,他们于布来斯劳结婚。尼古拉一世闻此大怒,立即解除了亚历山大的将军职务,并将他开除出俄军。80年后,希特勒的特务头子希姆莱读了德国秘密警察保存的蒙巴顿及其家庭的档案后说:“这就是为什么蒙巴顿家族的行为举止总是有些与众不同的原因。”

    对于这位感情用事的年轻王子来说,幸运的是他严厉的父亲已于3年前去世,他哥哥路易斯三世大公执掌着赫西—达姆斯泰特。虽然对亚历山大的私奔很不满意,但路易斯三世是个和善的绅士,他决定把它变成一件好事。路易斯大公在文件里找到一个长期未用的头衔封给了他的弟妹,1851年11月5日,朱丽获得了巴登堡伯爵的称号,巴登堡是群山之中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镇。几年之后,朱丽生了一个女儿和几个漂亮的儿子,路易斯大公又将她提为巴登堡王妃,她的儿子由此成为王子。

    由于亚历山大作过俄军少将,因而他的表弟奥地利皇帝弗朗兹一约瑟夫任命他为奥军少将,统领骑兵旅。令人惊异的是,虽然命运总是把他放在失败者的一边,但亚历山大王子却在战争中显示出自己是个杰出的将军,为表彰他的战功,奥皇将他晋升为中将,并授予他奥地利最高荣誉勋章。1862年,亚历山大退休,带着他的一家人来到了斯洛斯·海利森堡。这是亚历山大在13岁时继承下的一块领地,它处于赫西一达姆斯泰特的中心。海利森堡坐落在长满松树的山谷里,空气清新,湖水清澈,宁静秀丽。这是朱丽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家。此时她与亚历山大已有5个孩子:1个女儿,4个儿子,蒙巴顿的父亲路易斯亲王是长子,于1854年出生于奥地利的格雷兹。虽然路易斯亲王后来成了英国人并改成了英国名,但他认为海利森堡是他的“家”。

    路易斯亲王8岁时来到海利森堡,在这一共住了6个夏天(冬天他全家到达姆斯泰特的亚历山大宫住),除了星期天在教堂的活动索然无味之外,其他的时间都快乐无忧。他们在自己家的森林里钓鱼、打猎、骑马。海利森堡宾客不断,来自奥地利和法国的大臣的孩子们和来自全欧各国皇室的表兄弟们在一块玩耍,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至少会三种语言,彼此之间用英语、法语或德语聊天。

    1866年夏天,路易斯亲王12岁那年,海利森堡平静的生活被打断了一阵。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雄心勃发,对奥地利宣战。亚历山大奉命率领来自萨克森尼、汉若威和赫西的联合部队与普军作战。亚历山大很清楚自己所带的联军是拼凑起来的,根本不是训练有素的普军的对手。果不其然,亚历山大又一次光荣地战败而归,这次他彻底退休了。在军旅生活中,他的勇敢和才能至少赢得了25枚来自各欧洲国家的勋章。后来英国人认为巴登堡的路易斯亲王是必定亲德的,然而对路易斯亲王的童年生活构成了第一次威胁的却正是普鲁士。12岁的路易斯亲王已经很清楚自己将来的职业是什么,他的这一决定在当时的环境里是很不寻常的。路易斯亲王很喜欢他表哥的妻子,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二女儿艾丽丝公主。艾丽丝对他未来的职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每当在一起时,他们都用英语谈英国,艾丽丝认为皇家海军是世界上最荣耀的组织,路易斯常常痴迷在艾丽丝关于那些威武的战舰和勇敢的水兵的故事里,不知不觉中几小时就过去了。路易斯对艾丽丝的哥哥,艾登堡的阿尔弗雷德伯爵特别感兴趣,后者已决定加入皇家海军。不久,阿尔弗雷德来看望他的妹妹,路易斯第一次见到了一位标准的大不列颠水手:阿尔弗雷德身材高大,蜂腰阔背,身着蓝色的皇家海军制服,肩扛金黄色的上尉肩章,两只蓝眼睛炯炯有神。阿尔弗雷德向路易斯讲述了大海和战舰,舰炮的轰鸣和昔日的大海战,水手的传统和海上生活的乐趣与磨难,谈到了正在为维多利亚女王的海军建造的新型铁甲舰,以及作为皇家海军军官的荣誉。路易斯亲王听得如痴似醉,在阿尔弗雷德离开达姆斯特之前,他已决心要成为一名水手。

    虽然此时的路易斯亲王还是个举止文雅的小绅士,但他一旦决定要做什么,阻止他是不可能的。亚历山大和其他德国亲戚都觉得路易斯的这个决定荒唐可笑,劝他说整个德国就没有一支值得一提的海军,而德国陆军却是欧洲最精锐的,那才是他要去的地方。路易斯亲王不可动摇地再次表达了自己要在海上获得光荣的决心。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父亲亚历山大建议他加入奥地利海军,在那里,路易斯的伯父弗朗兹·约瑟夫皇帝会为他安排好一切。路易斯亲王干脆回答说,既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在英国,他为什么要去奥地利加入一个二流海军呢?亚历山大耐心地继续劝他:“这样的话你就得放弃德国国籍而成为一个英国人。”

    路易斯亲王恭敬地回答说:“先生,我正打算这么做。”

    1868年秋初,路易斯已14岁半,达到了进入皇家海军所需要的年龄。9月25日,他的父亲陪同他动身前往英格兰。在英国的一所预科学校里,教师对路易斯进行的考试表明,除了英语之外,路易斯在所有其他方面都超过了同龄英国学员。1868年10月14日,路易斯来到高斯普特在公证人前宣誓效忠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女王,成为英国公民。之后,巴登堡的路易斯亲王作为海军军校学员加入皇家海军,并被分到驻泊于朴茨茅斯的“胜利”号军舰。

    皇室血缘为路易斯的海军学员生涯打开了通路,最早的一个迹象是他被邀请至英国海军部办公大楼与舰队司令共进晚餐。不久,路易斯被提名为海军军官后补生至“艾亚尼”号军舰服役,陪同威尔逊亲王(下任英国国王)游历地中海。1869年5月“艾亚尼”号巡航结束返回英国,在这次出航中,路易斯初步领略了海上生活的艰辛,开阔了视野,雄心和梦想使他积极地克服了各方面的困难,适应老水手们津津乐道的那种生活,更有意义的是,威尔逊亲王非常喜欢他的这个亲戚,这对路易斯的前途产生了重大影响。休假回来后,路易斯被分配到皇家“艾尔弗雷德”号,这是当时英军舰队里最新的战舰之一。

    从路易斯亲王到蒙巴顿勋爵,蒙巴顿家族在皇家海军服役了近百年,在这期间海上战争发生了两次革命:父亲经历了第一次,无畏战舰取代了木制护卫舰;而儿子经历了第二次,航空母舰取代了无畏战舰。

    皇家“艾尔弗雷德”号原设计是木制舰,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在美国内战中铁甲舰显示出了优越性和威力,并受法国铁甲舰的威慑,改装为铁甲舰。1869年,它成为不列颠分舰队的旗舰。路易斯在皇家“艾尔弗雷德”号上服役了4年又7个月,在4年的海上生活中,他熟悉舰上的各种装备,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摸熟了大海和战舰的脾气,这些经历使他在成为高级军官后,能像一个老练的骑手凭着直觉判断其坐骑的能力一样,很好地把握住其舰队的状态。就这样,通过实践,通过尝试和失败,经过总结,路易斯学会了在巨浪里控制住八桨鲸形船,学会了在危机中控制别人,更重要的是知道了怎样在各种环境中控制自己。

    皇家海军的生活不全是劳累和辛苦,也充满了乐趣。在皇家“艾尔弗雷德”号上,路易斯交了许多终生的朋友,他得到了昵称“p·l·”,这个昵称一直陪他度过了整个海军生涯。路易斯在舰上作了许多画,这些画反映了水兵的生活,水平非常高;他还用钢琴给尼克尔森上校伴奏,上校洪亮的声音总是吓跑附近的海鸥。在舰上他的级别很低,在岸上则是尊贵的王子。巴巴道斯的一份报纸曾作过这样的报道:“巴登堡的路易斯王子,奥地利和俄国皇帝的兄弟,正在旗舰上作军官候补生。”1872年9月,路易斯与他的同伴开车游历了美国,最西到达了圣路易斯。这次旅行对他很重要,因为当时的许多英国高级官员不信任并讨厌美国。

    1874年1月,路易斯回到达姆斯泰特,家人几乎认不出这个高大的年轻人。返回英国后,他被分到“威灵顿”号港口护卫舰上服役一个月,为晋升作准备,不久即以该舰历史上最好的成绩通过了考试,舰队司令对他所作的非常专业的航海日志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由此,路易斯亲王成为海军中尉。

    在英国停留期间,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增添了路易斯的生活经验,他爱上了一位伯爵的女儿,一个真正的爱尔兰美人怀特小姐。路易斯向怀特小姐求婚,怀特小姐很痛快地答应了,她也爱上了英姿勃勃、前程无量的路易斯中尉。路易斯在求婚这件事上没有征求家人的意见,因为他一向对皇室之间的联系漫不经心,他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海军中尉,也希望别人这么看他。所以,当他得知家人和那些皇室宗亲激烈的反对意见时,大吃一惊,反对这件婚事的人包括威尔士亲王和维多利亚女王。没有资料来说明这段恋情是如何结束的,不过性格因素是找到答案的关键。路易斯是个具有高度的忠诚和荣誉感的人,他根本不会顾及出身的差异,并且还非常倔强,很难想象他会屈服于这些压力。合理的推断是怀特小姐主动解除了婚约,因为爱尔兰高傲而敏感,特别是当涉及到它所屈就的英格兰时,会特别的敏感。英国皇室的反对深深地伤害了怀特小姐的自尊心。

    为了奖励路易斯在炮兵学校的优异表现并使他摆脱各种诱惑,威尔士亲王命令路易斯中尉陪同他游历印度。在此期间,路易斯的绘画作品在报上发表,他由此挣了一笔钱并成为水彩画协会的荣誉成员。1876年5月,他拒绝了威尔士亲王的再次邀请,并拒绝了普鲁士议会给他的一个王位,奉命前往“塞莱比斯”号军舰,因为“英舰的甲板就是他的家”。同年5月,路易斯晋升为海军上尉,7月,转役于地中海舰队的“撒尔坦”号军舰。1877年,沙皇为争夺不冻港并取得地中海的出海口对土耳其宣战,路易斯随地中海舰队一道经历了战争的边缘,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氛。1880—1883年,路易斯随舰队远航到远东、南美和非洲,5年的海上生活使路易斯获得了关于人、军舰、强权政治和在外国领土的丰富经验。

    1884年4月30日,路易斯亲王与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维多利亚公主结婚。这是个盛大的婚礼,欧洲每国的皇室亲戚都有人来,特别是正在成为“欧洲祖母”,的维多利亚女王也带着她最小的女儿来了。在这次婚礼上,路易斯的弟弟亨利与女王的小女儿一见钟情,并于1885年7月23日结婚,这又是一个盛大的典礼,仅英国的政府官员和贵族就来了200多人。路易斯的母亲朱丽深深地为两个儿子的婚事感到骄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